近日,南京的一位单身妈妈引起了众多关注,这位离异不久的张女士向当地媒体求助,希望为儿子招聘一个“爸爸”。该女士今年3月离异后,前夫就再也没回来看过儿子,但是儿子贝贝对父爱的渴望却一直没有消减。事业有成的张女士对婚姻已经丧失兴趣,于是她想到了给儿子“招聘”一个“爸爸”。消息出来后,应聘者如潮,其中不少家庭和睦的“爸爸”甚至都不要酬金。
给孩子招聘一个“爸爸”,你对这事怎么看?招聘来的“爸爸”能让孩子感受到切实的父爱吗?
招聘“爸爸”,简直是天方夜谭!真正的父爱岂能通过“招聘”得到?这个妈妈的做法,从表面上看,给了儿子一个“爸爸”,可是她并没有顾及孩子的感受。
在孩子的眼里,爸爸和妈妈是不可以分开的,好像我儿子,有时候我会跟他开玩笑,“喜欢爸爸还是喜欢妈妈”,他从来都是两者全选,因为在他眼里无论如何爸爸妈妈都是一体的、唯一的、没法替代的。
小孩子毕竟是小孩子,要他立刻理解爸爸不在身边的前因后果恐怕不可能,那么再要他接受一个新的假“爸爸”就更难了。不可否认的是,前来应聘的男士都是有爱心有责任心的,但孩子怎么理解呢?原来的真爸爸还是不在身边,而新“爸爸”有好几个,而且不跟妈妈在一起,他们都有自己的孩子和妻子。时间长了,孩子的心理上会不会因此而产生阴影?这样的父爱还是唯一的、全程的、守望的、不可替代的、有力的守护吗?
要我说,这种办法一点都不灵光。如果是未婚男士为求婚配而来,给孩子的还能是一个完整的家,可这样平白找几个已婚“爸爸”,是不是把事情搞得太复杂了?张丽群
“荒谬”是我听到这个消息后的第一反应,用钱招来的父爱能纯吗?而且当孩子懂事后,发现“爸爸”常会换,且是妈妈雇来的,在他的心里会留下怎样的阴影?
据说,有很多家庭和睦的男士愿做“爸爸”,对此我有疑问。这只有两种可操作性,一是“爸爸”在节假日把孩子接到家里,但是孩子会觉得很奇怪:这个是“爸爸”,但还有一个“妈妈”,“爸爸”还有其他儿女,那孩子到底算什么,他会不会滋生“多余人”的感觉;二是“爸爸”到孩子家里,但他家里的孩子和妻子怎么办?梓华
单身妈妈给孩子招聘“爸爸”,这招实在是高明得不得了!
名是出了。第一个吃螃蟹的人总会受到最多关注。这个妈妈不仅在南京城里出尽了风头,一经各地媒体的转载,连我们这些外地人也都欣闻其人其事了。
儿子的责任有人分担了。据说这位妈妈事业有成,那么作出这样的决定也在情理之中:平时的事务本来就很忙了,回到家里还要忍受儿子要“父爱”的折腾,肯定是身心俱疲。为了儿子重新套上婚姻枷锁恐怕又是强人妈妈所不愿的,那么就撇开暧昧关系,招聘一个“爸爸”吧。名义上给他一个“爸爸”,看他还吵不吵、闹不闹。
为将来的婚姻铺平道路。单身妈妈只是说现在不结婚,不代表将来碰上合适的人还会坚持单身。现在就把孩子推到前台,就等于把丑话说在了前头,“想要我,先接受我的孩子”,符合这种条件的男士应该不错。
这种一举三得的好事,不高明的人怎么能想得出来?小元
很钦佩这个妈妈为她的儿子想到了这样一个主意,并有勇气付诸行动,她的儿子应该感谢她。如能找到一个富有爱心的“临时爸爸”,不但能满足孩子对亲情的需要,还能丰富母子俩的生活,何乐而不为呢?
当然,有人要说,“临时爸爸”终究是和自己的爸爸有区别,在孩子的心灵中无法简单代替;但是我想,多一个男性长辈的角色来弥补孩子的缺憾,总是对孩子有利的。
至于单亲家庭总有它的特点,对孩子来说也是一种生活环境的磨炼,不见得就一定比正常家庭低一等,不必用固定的眼光“看死”孩子的成长。妈妈能想到尽力为孩子改善环境和气氛,是值得鼓励的。卢纬
招聘“爸爸”,乍看是为了给孩子以父爱,而且有酬金相劳,引得不少男士纷至沓来,但背后隐藏的危机不容小视。
不少有家庭的男士也来轧这个闹猛,会不会给原来幸福稳定的家庭带来麻烦。现在,人们的自控力较为缺乏,节外生枝的概率颇高,万一生出危及双方家庭的事儿来,岂不是“好心做坏事”。
奉劝这位女士,还是选择有爱心,有责任感,性格脾气随和的男士重新组织家庭为宜。陈山
我的一个亲戚是单亲妈妈,丈夫早些年在车祸中过世,她也没有再婚。她休息日常常带着女儿到亲戚家串门,看上去那孩子也不寂寞不孤僻,跟别的孩子玩得很好。孩子有好几个舅舅、叔叔,都很关心她,经常陪她玩耍、上街。
由此我想,与其“招聘”一个不熟悉的“临时爸爸”,不如让跟自己关系融洽的男性亲戚来关心孩子。
另外,“招聘”来的男士如果陪着孩子,别人会问:“他是你什么人呀?”未必对孩子的心理有好处。还是有亲戚关系的男性更“名正言顺”一点。宛心
    订短信头条新闻 天下大事尽在掌握!       新浪企业广场诚征全国代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