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新闻 体育 娱乐 游戏 邮箱 搜索 短信 聊天 点卡 天气 答疑 导航
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青年参考专题 > 正文

好莱坞的黄金时代

http://www.sina.com.cn 2004年02月10日14:33 青年参考

  1929年,是让电影制片厂老板很伤脑筋的一年。电影从无声过渡到了有声,需要添置昂贵的拍摄、录音设备,雇 用新的技术人员,导演、演员要更新换代,公司所属的电影院也要添置音响设备,这些都需要大量的资金。偏偏在这一年,华 尔街股市崩溃,美国经济进入了长达十余年的大萧条时期。

  实际上,美国经济最为糟糕的20世纪30年代,却是好莱坞的黄金时代。在这十年间
,好莱坞每一年都生产约50 0部电影,而1997年生产的美国电影不过200部。在当时,平均每周有8000万美国人去看电影,而现在只有200 0万。

  在好莱坞所制造的虚假、梦幻的电影世界中,美国人暂时忘却了现实生活的烦恼与苦痛。最能粉饰太平的莫过于让人 赏心悦目、美妙动听的歌舞剧了,这一最具美国特色的电影类型随着有声电影的出现而登上了舞台,并且迅速征服了美国观众 。1930年第二届奥斯卡最佳影片奖得主就是米高梅公司的一部歌舞剧《百老汇的旋律》,这部电影被公认是历届奥斯卡最 佳影片中最差的一部。它的成功,完全是迎合了当时观众的需求。

  关注观众需求的不仅有电影制片商,还有社会卫道士,他们致力于不让观众接触到含有不良内容的电影。就在193 0年这一年,天主教教会人士制定了好莱坞生产准则。任何与性有关的行为都是不能表现的。性和暴力向来是最能吸引观众的 两大卖点,既然性被禁止,大家就只能在暴力上动心思。黑帮电影就在这时候兴起,再加上经久不衰的西部片,枪成了美国电 影中最常用的道具。审查制度和制片人制度一起,成了扼杀艺术创造的两只手。

  我们现在倾向于把导演当成电影的作者,但在当时,人们却认为制片人和电影明星远比导演重要。电影制片人和电影 明星也就决定了一部电影的风格。极少数天才的导演,能在制片人制度的控制下努力表现自己的特色,在类型电影的框架中求 新求变。约翰·福特就是这样的全才,他导演的《公共马车》(一译《关山飞渡》)、《我亲爱的克莱蒙丁》、《搜索者》给 西部片注入了艺术生命,而他在1940年导演的《愤怒的葡萄》,乃是美国电影史上罕见的现实主义的杰作。但是在这个时 期最具特色的导演可能是深受德国表现主义影响、注重视觉效果的斯登堡。电影界有句名言:“导演死后就成了摄影家。”这 句话,用在斯登堡身上是再恰当不过了。他那些巧妙地运用了构图和灯光的电影剧照,就像是一幅幅精彩的摄影作品。

  1939年,好莱坞推出了其巅峰之作《飘》。这也是好莱坞历来最兴师动众的一部电影,花了差不多400万美元 ,雇用了十余个编剧、5个导演,光为了选女主角就面试了1400人。制片人大卫·西尔滋尼科从头到尾监视流水作业的每 一个细节。其结果,这部在思想上和艺术上都乏善可陈的工艺品却获得了每一个制片人都梦寐以求的商业上的成功:在发行的 第一年就获得了7700万美元票房收入,远远超过排在第二位的《绿野仙踪》(450万美元)。这部电影后来几次重新发 行,在美国本土的票房收入累计近两亿美元,如果把通货膨胀率算进去,则超过了8亿美元,这一纪录,至今仍未被打破。其 底片被保存在一金罐中,正是好莱坞拜金主义的绝妙写照。但是从那以后,好莱坞好景不再,其黄金时代也就随风飘逝了。

  声明:《青年参考》授权新浪网独家报道

  相关专题:青年参考


评论】【推荐】【 】【打印】【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一
关键词二


 

 发表评论:  匿名发表  新浪会员代号:   密码: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4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