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新闻 体育 娱乐 游戏 邮箱 搜索 短信 聊天 点卡 天气 答疑 导航
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新民周刊专题 > 正文

新民周刊:这点屁事不难看

http://www.sina.com.cn 2004年02月16日09:09 新民周刊
撰稿/西 坡 原先在屏幕上从容不迫的小崔,这回可有点急,是真急,猴急。一万五千字的文章,怎么看都算不上“文艺评论”,倒像是一篇檄文。 本来嘛,小崔这等机智体面的人,遭遇那个东北女记者“小人之心小人之口”的采访,骂一通已经有点走远了,不就是问一下“你能对你的妻子负责任吗?”至于动那么大肝火吗!后来一气之下,居然和那个叫“何东”(此人是记者、评论家还是所谓的事件策划人?)鼓捣出这样一篇看什么像什么又不像什么的玩意儿,那就走得更远了。 说远,有几个意思,一是小崔似乎喜欢拿“道德审判”的架势指着人家的脊梁说事,口气仿佛好多年前有关部门某些官员,言下之意,不仅小刚有“自愚自乐”的倾向,普通观众的趣味和审美也都成问题,“很多作家打电话给我,说这门老手艺又在我手上回来了”(崔永元语);二是小崔看不起有票房号召力的作品,“票房就是一个屁!它什么都说明不了。”供职于国家级强势媒体的小崔衣食无忧,与当下市场经济的理念好像有点距离;三是小崔标榜自己从本意来说“是想做比较纯粹的文艺批评”,但结果令他自己也不满意,他承认“可能是我的功力还不够”,但他又在接受一家媒体采访时补充说:“既然是文艺批评,就不应该只是个人观点,我应该列举更多的事实,引用一些权威人士的观点,像马克思怎么说,鲁迅怎么说。”毫无疑问,他对于此道实在是外行,可他的牢骚里有自鸣得意的成分。 然而这都不要紧。现在除了一些基本国策等需要认同外,有些东西,比方对于文艺作品是否要“舆论一律”,早已不是悬念。小崔喜欢作“道德审判”,无可指责,因为文艺批评界中就有这个流派,多一个小崔,不会像国有股减持那样使股民过敏;看不起有票房号召力的作品也没什么,一个社会少了小崔那样有责任感的人出来提个醒儿,纳税人倒是要担心自己的那点存款能不能传之后代。我所感到有点看不懂的,是小崔有个说法,即:“无论电影人还是电视人,当他只能搬弄翻腾自己圈子里那点屁事时,那就意味着其创作能力差不多是灯干油尽了,肯定对生活没有什么真挚体验了。所以也只能拿出圈子里那点鸡零狗碎出来抖落一番。……电影圈里那点事搬完了,(冯小刚)又开始挺进到他并不真正熟悉的电视圈里的事情了。” 任何文学,理论上都不排斥生活,尤其小崔想要引用的前辈理论,更是谆谆教导:要写自己熟悉的题材。怎么这下就成了“搬弄翻腾自己圈子里那点屁事”,“就意味着其创作能力差不多是灯干油尽了,肯定对生活没有什么真挚体验了”?就算小崔对,那么,“开始挺进到他(冯小刚)并不真正熟悉的电视圈里的事情”,又怎么不对了呢? 再说(冯小刚)“圈子里那点屁事”,怎么就不能搬弄翻腾?我们不是也见识过暴露媒体阴暗的引进版电影电视吗?新闻节目主持人和总统一样,都是公众人物,都可以成为文艺作品的观照对象。就算是一点“屁事”,只要还有点意思,就可以成为存在的理由,何必非“重大”不可?非要像《实话实说》不可? 小崔对《手机》恼火,是因为“这个影片是在影射我们新闻节目主持人、谈话节目主持人,那就是莫须有地泼了一桶很脏的粪水”。如此“对号入座”,哪还是什么文艺批评? 我想冯小刚再没有理由保持沉默,有一个理由足以让他对小崔表示不屑:小崔自己说只看了10分钟的《手机》,如果他能耐着性子多看一会儿,就会看到严守一说自己要写一本书,名字叫《我把青春献给你》。地球上的中国人都知道这意味着什么。可惜!小崔的跟头,就栽在这10分钟里。 娱乐圈的屁事儿真是不难看。小崔尚且如此,况其他无名者乎? 声明:《新民周刊》供新浪独家稿件

  相关专题:新民周刊


评论】【推荐】【 】【打印】【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一
关键词二


 

 发表评论:  匿名发表  新浪会员代号:   密码: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4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