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外滩画报专题 > 正文

乌兹别克事件:不是“颜色革命”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5月25日11:16 外滩画报

  上海国际问题研究所俄罗斯与中亚研究室副主任 张耀/特约撰稿

  继3月吉尔吉斯斯坦的“粉色革命”之后。中亚人口最多的国家乌兹别克斯坦上周也出现了大规模动荡,而且发生了 严重的暴力和流血事件,这是前苏联国家“颜色革命”的延续吗?

  怎么回事?

  5月12日起,乌兹别克斯坦东部重要城市安集延发生骚乱。据报道在当局逮捕了23名被控参与极端组织活动的商 人之后,一些武装分子袭击政府机关,并冲进监狱打死多名警察,放出大约2000名在押犯人。

  乌政府迅速动用军队镇压,并封锁安集延市和乌吉边界,同时将事件定性为与极端恐怖组织“伊斯兰解放党”联系密 切的宗教组织“阿克罗米亚”煽动的骚乱。

  官方最初声称只有数人死亡,后改口说有包括32名军警在内的169人死亡,但死者中没有任何平民;反对派则表 示,至少有745人在两处镇压行动中丧生。联合国和英国等西方国家已呼吁对此事展开国际调查。

  必然背景偶然诱因

  这次事件既有必然的因素,也有相当偶然的诱因。

  乌兹别克斯坦是中亚人口最多的国家,也是中亚民族矛盾和宗教矛盾最复杂的地区,极端宗教、极端民族和各种恐怖 主义等三种恶势力活动相当频繁。许多极端组织勾结境外恐怖组织,宣称要在中亚建立伊斯兰宗教国家。

  同时,乌社会经济和政治发展缓慢停滞,经济和民生常年得不到改善,贫富分化和贪污腐败现象又相当严重,所以许 多人对现实非常不满。

  在独联体连续几次“颜色革命”后,乌反对派跃跃欲试,美国等西方国家则毫不掩饰希望在中亚继续出现革命的意图 ,使得乌发生类似的尝试几乎不可避免。

  但事件的发生显然也很偶然。政府对一些嫌疑人的逮捕和审判导致了“阿克罗米亚”组织的不满;由于该组织在当地 较有影响,相当多成员和同情者走上街头,最后局势失控,演变成暴力冲突。与乌克兰、吉尔吉斯的“颜色革命”不同,乌这 次骚乱出乎所有人的预料,从当局的迅速弹压也可以看出,反对派似乎并没有什么长远打算。

  从事变的性质讲,也很难认为是一场“颜色革命”。

  迄今为止的三场“颜色革命”有很鲜明的特点:都是有组织的反对派并有明确的政治纲领和领袖;西方明确支持;基 本以和平方式迫使执政者交权。

  而乌兹别克斯坦此次事件全无这些特征,虽然也有一些人要求卡里莫夫总统下台,而杀警、劫狱、释囚的行为却是国 际社会根本不能接受的。因此,即便在事后一些西方国家对乌当局使用武力有所批评,却没有人公开支持这种暴力方式。

  “颜色革命”在中亚可能变味

  在格鲁吉亚、乌克兰和吉尔吉斯斯坦相继成功发生“颜色革命”之后,美国和西方国家对“颜色革命”已经到了痴迷 的地步。这既是出于价值观的考虑,也有美国继续遏制、防范俄罗斯、对己构成潜在威胁的因素。

  问题是,中亚地区与欧洲完全是两回事,这里几乎没有西方意义上的民主反对派,这里的反政府力量基本都是一些极 端组织,它们对建立民主国家没有什么兴趣,只想成立符合他们意愿的政权体制,甚至是极端宗教国家,而且不在乎使用的手 段。

  这些组织发现,只要打出“颜色革命”旗号、喊几声民主口号,西方国家很可能就会眼开眼闭,先把政权更替了再说 。这将在中亚打开潘朵拉之匣,使三种势力迅速蔓延,给整个地区造成动荡和混乱,苏联撤军后的阿富汗乱局就是样板。如此 必然影响到周边大国的战略态势,这才是中亚未来局势发展的危险之处。

  这次事件似乎还隐约暴露出了一个信息:在中亚,当局和反对派阵营似乎倾向于把武力作为一个实际的选项,而且教 训很可能是“先下手为强”。与格、乌两国不同,在缺乏欧洲现代文明基因、罕有政治妥协传统的中亚,一旦大的政治变动到 来,对局势有意无意的误判都可能导致大规模流血。届时“颜色革命”恐怕将不再是玫瑰色、橙色、柠檬色这些诱人的色彩, 而是很可能要带上血腥之色。

  相关专题:外滩画报


 【评论】【收藏此页】【 】【多种方式看新闻】【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

缤 纷 专 题
国画专题
国之瑰宝水墨风情
Beyond
Beyond激情酷铃
图铃狂搜:
更多专题 缤纷俱乐部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