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南风窗专题 > 正文

二战定天下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8月01日17:25 南风窗

  第二次世界大战——这场影响了20世纪的东亚甚至整个亚洲历史发展的重大事件,与两个重要的地缘政治现象的出现紧密相联——日本的崛起以及为了抵制这种毁灭性崛起而紧接着发生的美国权势历史性进入亚洲。在东亚战略地壳的这轮剧烈变动中,中俄两个本地大国尽管也以不同的方式卷入,但却不得不尴尬地承认自己所扮演的角色有限。

  日本追求地区霸权的尝试

  日本的崛起和中日上个世纪的持久战争,排除两国历史久远的东亚首国之争,内向的东方文明体系对外向西方文明体系侵入的反抗这样的文明冲突背景,很大程度上是一种命定的地缘政治现象。

  1887年,日本外相井上馨说,“我们必须做的是转变我们的帝国和人民,让我们的国家像欧洲的国家,让我们的人民像欧洲的人民。我们必须在亚洲的边缘建立一个新的、欧洲式的帝国。”这一论调奠定了之后历届日本政府的对外政策基调,日本著名外交史学者池信孝指出,“从1868年明治维新到1945年战败,所有的日本政府都是扩张主义政府”,“战争代表了日本现代化进程中一个固有组成部分”。

  对于日本的对外政策目标,美国进攻性现实主义大师米尔斯海默认为,日本原则上要控制亚洲大陆的朝鲜和中国。同时,日本在不同时期也对获得外蒙和俄国的领土感兴趣,并寻求征服大部分的南亚地区,而且日本始终关注台湾、澎湖列岛、海南岛和琉球群岛。

  日本对地区霸权的追求首先从朝鲜开始。1876年日本强迫朝鲜接受《江华条约》,宣布朝鲜是一个独立的国家,中国在朝鲜半岛的传统权威受到直接挑战。1884年,驻扎在朝鲜的中国军队和日本军队发生首次冲突,10年后,日本再度与中国兵戎相见。战败的中国被迫在1895年签订《马关条约》,向日本割让辽东半岛、台湾和澎湖列岛,并承认朝鲜的独立,从此彻底放弃了自己对朝鲜的控制权。

  日本对东亚现状的挑战遭到了另一个地区大国俄国的抵制。1900年俄军以帮助平定义和团运动为借口进入满洲,之后联合德法通过“三国干涉还辽”取代中国成为日本控制朝鲜和满洲的主要对手。1904年日本赢得日俄战争的胜利,三国干涉还辽的结果又被重新颠倒,俄国将南满铁路、辽东半岛及南库页岛都交给了日本,并通过《朴茨茅斯条约》承认了日本在朝鲜半岛的优势,至此日本获得了在亚洲的大片立足点。1907年日本认同了俄国在外蒙古的特殊利益,作为回报,俄国默认了日本对朝鲜的控制,1910年日本正式吞并朝鲜,俄国在东亚体系内部对日本的第一次遏制到此结束。

  中国和俄国力量退出东亚角逐后,日本在亚洲迅速崛起,其安全外延也不断扩大。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战,日本加入协约国一方作战,很快征服了由德国控制的太平洋上的马绍尔群岛、加罗林群岛和马里亚纳群岛,并占领了中国青岛,第二年又强迫中国接受“二十一条”,迫使中国在政治和经济上都作出重大让步。在远东扩张成功的日本不忘继续打击自己当时的另一个主要对手。1918年日本派出了7万军队干预俄国内战,比任何一个西方大国都多。不过,日本军队很少介入同俄国人的战斗中,而是加紧控制北库页岛、满州北部和东西伯利亚。

  苏联成立后,日本打击俄国的计划受到了强大的阻力,1922年日军撤出西伯利亚,1925年撤出库页岛。后来在1938年张鼓峰和1939年诺门坎战斗中,日本关东军又两次战败,这也使日本彻底放弃了北进外蒙和苏联的野心,更加坚定了东进和南下的战略意图。

  美国一直冷眼旁观日本的扩张。1921年美国在华盛顿会议上联合英国迫使日本收敛了它在亚洲的野心。但美国并未表明它对东亚安全体系将持续关注,整个20年代美国都退回到孤立主义。到30年代初,日本的政策再一次回到侵略的老路上,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不到一年,日本就占领了整个东北,并建立了自己继朝鲜后在亚洲的第二块殖民地“伪满洲国”。蒋介石在1932年试图利用凇沪抗战将美英拖入中国战场,但美国只是在口头上提出抗议,英国则通过李顿调查团安排了休战。日本的势力进一步扩张到了华北。

  1934年,日本外务省发表《天羽声明》,公开宣称东亚地区在日本的势力范围之内,警告其他大国不得插手日本在东亚的扩张,从而宣告了日版门罗主义的诞生。1937年卢沟桥事变,日本大举入侵,到1939年9月希特勒在欧洲全面发动欧战时,日本甚至比纳粹德国还占有战场上的优势——日本已经控制了中国北部的大部分地区和沿海的许多地区。在日本的压力之下,英法在整个30年代都不敢大张旗鼓地对中国的抗战进行援助,英国甚至一度配合日本切断滇缅公路,美国则直到1938年底才开始对中国提供象征性的经济援助。

  不过,日本很快就发现自己陷入了一场实际上根本不可能取胜的战争。在与中国代价高昂的战争中,日本陆军主力被拖在大陆战场无法脱身。在东线的太平洋战场,日本在和一个潜在力量是自己8倍的国家作战,美国的强大海空支援使日本绝大部分的守岛军队被击败,自己的本土也面临着美国的战略反攻。处于两线作战的日本军队到1945年夏已处于崩溃的边缘,包括军部领导人在内的所有日本人都不得不承认日本战败的事实。但日本仍寄希望于能够不像德国那样接受盟国提出的无条件投降,因而仍旧作困兽之斗。

  日本的幻想在于:一方面,日本认为,美国必须继续付出高昂的代价才能征服日本本土,这种威胁将会让美国在外交方面更加灵活;另一方面,他们同一直没有参加亚洲战场的苏联有利益折冲的可能——只要苏联愿意出面调停和谈,帮助日本达成一个没有无条件投降的协定,日本的主力部队关东军将为苏军进入东北提供方便。但直到1945年8月,日本企盼的这两件事都未出现,相反,美国对日本实施了摧毁性的核爆,苏联则对日宣战并出兵东北。1945年9月2日,日本正式签署无条件投降书。从1868年起77年的崛起进程终于彻底破灭,日本被重新推回到明治维新时期的地缘起点。

 [1] [2] [3] [下一页]

  相关专题:南风窗 


新浪友情提醒:看新闻也有“巧”方法! 
 【评论】【收藏此页】【 】 【多种方式看新闻】 【打印】【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