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际新闻 > 《人物》杂志专题 > 正文

韩国愚公的造园故事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5月02日16:11 《人物》杂志

  作者:图娅

  成范永先生,著名盆栽艺术家。作为占地三万多平方米的韩国盆栽艺术苑的主人,他曾接待过数不清的各国政要,中国领导人胡锦涛、江泽民都曾亲赴他的庭园参观,并留下了题词。如今,继韩文版和英文版之后,他的著作《思索之苑》中文版又要由人民出版社出版了。

  面前的成先生衣着随意,因长年辛苦劳作而指节粗大的一双手,握上去有些粗糙。长寿眉下的一双眼睛总是笑着眯成两条缝,说话声音很大,拉长了声调津津有味地讲着他和盆栽的故事。

  三十多年来,成先生放弃首尔蒸蒸日上的事业和原本可以很舒适的生活,像一个真正的农夫那样,在他那三万多平方米的土地上披星戴月地劳动,把一片原本贫瘠的土地建成了如今游人如织的绿色庭园。他对盆栽事业的执著追求和对树木的痴爱,使很多人深受感动,他也因此而与中国结缘,并被媒体誉为“生态愚公”。

  实现农场梦

  在上世纪60年代末买下济州岛的第一块地之前,成范永是一个事业处于上升轨道的商人,在首尔几处繁华的商业街都拥有自己的衬衫专卖店。本着“宁愿少做一件,也要保证质量”的宗旨,他买来各国的名牌衬衫,在放大镜下细数这些产品在1厘米的距离内有几个针眼,然后自己也按着这个标准缝制。他还把每一位顾客的尺寸都记录在案,并为他们制作了卡片,这样顾客只需打个电话就可以订制衬衫。由于用心经营,他的衬衫店生意一日红火似一日,特别是一些驻韩的外国人,由于尺寸特殊,经常光顾他的店。那时,他的工厂一天24小时马不停蹄地运转,1970年,他甚至已经买好了建一座出口衬衫加工厂的地皮。

  但是,从接到一位济州朋友的电话后毫不犹豫地买下第一块地皮开始,他的生活轨迹开始向另一条路上偏转。生于农村的成范永从小就对树木有着天然的亲近之感,离开故乡到首尔读书之后,每一有空都会到近郊的花圃去参观,并被那里的盆栽深深吸引。他多想拥有一个自己的农场啊,可以在里面种很多树,然后培育一些美丽的盆栽,但对于当时生活拮据的他来说,这只能是一个遥不可及的梦想。从部队退役后,他也曾想在故乡建一个果园,并开垦了一片荒地,可是由于一些原因而中途放弃了。

  济州的这块地让成范永的农场梦再一次清晰起来,他首先要做的,就是扩充他的土地以达到农场的规模。于是,每次做生意有了一笔大的收入,他都会再购买附近的一些土地,如此一共买了24块,构成了今天盆栽艺术苑的雏形。这24块地既有耕地、林地,又有布满荆棘的荒地,远没有今天这副生机盎然的样子。

  成范永开始频繁光顾济州岛,开垦土地、砌墙、做门、栽树……在上世纪70年代,盆栽艺术苑所处的楮旨里还是一个蛮荒之地。没有电,他就点了灯笼照明,没有自来水,就接雨水作生活用水。生活上的种种不便并不能阻挡这位韩国愚公的热情,他以他愚公的偏执狂精神,一往无前地向他梦想中的那个农场迈进——起初,他只是一个月来一次;后来,他在济州停留的时间越来越长,有时一呆就是两三个月;1974年,他干脆把自己的户口迁到济州,安心做起了他的农夫,而把经营工厂和商店的重担全部交给了首尔的妻子。有一次,他们的几位朋友到济州岛旅行,看到了他挥汗如雨拉石头的样子,回去后对他的妻子说:“你丈夫精神好像有些异常,快带他到精神病院看一看吧。”

  济州岛是一个火山岛,成范永买到的这片地像这里的大多数土地一样,石头很多,开垦起来非常困难。由于当时岛上还没有可以挖掘石头的重型设备,他只能和工人们一起,用铁锤把石头砸碎,然后再把它们捡起来,用借来的“颠颠车”搬走。这样连续干上几天,也只能开垦出两平方米的土地。

  由于每天干粗活重活,成范永的身上已是伤痕累累。有一次,在干活时他忽然觉得脖子拧了一下,晚上,疼痛难忍的他只能满地打滚,一个大男人,竟忍不住哇哇大哭了起来。好不容易熬到天亮,当地医生却告诉他这是椎间盘突出,当地治疗不了,得到首尔的大

医院动手术。于是,打了镇痛剂的成范永只好自己乘飞机去了首尔,在医院治疗了五十多天。类似的手术,成范永一共做了6次,多次的受伤和手术给他的身体留下了很多后遗症,现在他的腰部和腿部还会经常疼痛,走起路来也不太利索。

  这次手术出院后不久,放心不下他的妻子把孩子们留在首尔,自己则去济州照顾他。之后几年,妻子一直在背后默默地支持着他——每天为二十多口人准备一日三餐,为在农场里劳动的工人和前来参观的人烧水泡茶,为树浇水,有时还要为农场里的母猪接生。那段时间,妻子的体力已经拼到了极限,每天早晨都会哭着祈祷“请上帝赐予我能够坚持今天工作的力量吧。”几年之后,这个温柔贤淑的韩国女人终于忍不住哀求自己的丈夫,“老伴,你就放了我和孩子们吧。我到首尔经营衬衫厂挣了钱,你就花钱雇人干吧……”

  担心自己倒下没人照顾孩子的妻子终于决定离开,临走之前,她走进厨房,想最后收拾一下,可居然晕倒过去了。不知过了多久,她从昏迷中醒了过来,那一瞬间,她做出了永不离开自己丈夫的决定,并写下了一首诗,信仰基督的成范永夫妇把这看作是受了主的启示。

  如今,在盆栽艺术苑的一个角落里立着一个诗碑,上面刻着的,就是这首诗:

  永主苑

  在地球村一个小小的地方,

  有一个坚强的、智慧的民族,

  有一块上天恩赐的土地韩国。

  在这块土地的最南端,

  有一个迷人的和平之岛,

  无论走到哪里,都会感受它的美丽。

  在远离西海岸的中部地区,

  有一片杂草丛生的乱石地,

  约束亚和伽勒

  顺从上帝的旨意,

  辛勤耕耘着这块恩惠的土地。

  庭园里流淌着乳汁和

蜂蜜

  这是一个充满艺术的生命体,

  盆栽、庭园树、亚热带植物、石、水,

  营造出自然的和谐统一,

  这片神奇的土地在召唤。

  愚公造园

  最初成范永扎根济州岛的时候,只是想拥有一个农场,盖一所舒适的房子,然后在自己的农场里培植盆栽和树木,根本没有想过有朝一日自己会开一个以盆栽为主题的公园。转折发生在1987年,有一天,当地政府部门找到他说,当地还没有一个能拿得出手的旅游景点,希望他能把这些年培育的盆栽拿出来,开个旅游农场。办盆栽公园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之前成范永也听说过,曾有几位财力雄厚的韩国和日本经营者想过要开盆栽公园,但最后都半途而废了。但在经过激烈的思想斗争之后,他还是被这个想法以及满园盆栽的蓝图深深吸引了。于是,他把为建厂房在首尔购置的一万多平方米的地皮全部卖掉,又把在首尔购置的宅地、继东的家,以及在济州岛购买的林地全部卖掉,最后甚至卖掉了在首尔生意十分兴隆的店铺,把全部家产都押在了盆栽艺术苑上。

  但成范永并不知道盆栽公园确切应该是个什么样子,对自己的盆栽技术他也没有信心。他开始阅读大量的盆栽书籍,并只身前往日本学习。日本人在庭园中用白墙来衬托盆栽,成范永不想照搬别国的模式,而是想开创一种具有韩国特色的盆栽展示法。在综合了专家的意见之后,他想到了济州岛的石头,开始向附近的居民收集各种大大小小的石块,以及用石头做成的各种生活用具,甚至还从城里的古董店里买来了石磨,以致当地人都在背后叫他“石痴”。

  盆栽艺术苑并没有一个完整的设计图,要来的石头应该放在什么地方,怎么摆,全靠成范永一个人用脚步进行丈量,然后一步步地在胸中绘出图纸。如今的盆栽艺术苑具有园林所应具备的所有基本元素:树,盆栽,石,但人们一眼就能看出,他的园林既不是中国样式的,也绝对不是日本样式的,而是具有他自己非常鲜明的特色。

  一次,美国著名公园造型公司Arnold Parma的几位设计师到盆栽艺术苑参观,对成范永的成就很是赞叹,于是要求看看他的图纸。在专家里手面前,成范永不愿承认自己的庭园没有图纸,只好搪塞说搁在了别的地方。在对方的一再询问之下,他才不好意思地说自己根本没有图纸,有关盆栽艺术苑的一切全在自己的脑子里,这让几个美国人吃惊不小。

  经过三年夜以继日的劳动,1992年7月30日,盆栽艺术苑终于开园了,开始反响还不错,有很多知名人士来访。但好景不长,随着1997年金融风暴袭击亚洲,盆栽艺术苑的游客数量开始锐减。1998年10月,成范永接到了银行的拍卖通告。由于他的土地不适宜耕种,而物价部门又无法对他的盆栽进行估价,所以他几十年来辛苦种植了树木的农场只能以荒地等级论处。以“荒地”做抵押的成范永一次次地到银行申请贷款,却又一次次地遭到了拒绝。拍卖那天,成范永没有到现场,而是比任何时候都专心地砌着盆栽艺术苑的石墙。他想,即使他不得已离开这里,垒高的石墙也会对树木起到很大的保护作用。

  第一次拍卖没有成功,银行很快又发出了第二次拍卖的公告。这时,媒体的关注帮了成范永大忙,广播、报纸和电视对他的报道引起了全社会的广泛关注,很多关心盆栽艺术的人向他伸出了援助之手,在物质和精神上给予他很大的支持。如今,盆栽艺术苑已经摆脱困境,正朝着多种经营的方向发展。

  爱树成痴

  成范永是把树当作和自己平等的生命来爱的。在《思索之苑》中,他用将近一半的篇幅为我们细细讲述了每一种树的脾性,每个盆栽的来历、栽培过程中的小故事以及这其中需注意的事项。对于自己用几十年时间培育出来的每一棵盆栽,他像一位母亲,乐此不疲地对别人述说着自己孩子每一天的新变化,津津乐道于其中的每一个细节,言语中充盈着慈爱和看他成长的欣喜。

  一次,成范永在江苏的一个城市进行访问时,正好看到园林工人在移植树木,工人们把一棵大树用起重机挖出来后已是下班时间,于是他们把树往地上一丢就准备回家。看到树根上带的泥土不够,又没有对其进行必要的技术保护,成范永赶紧对这几位工人说:“这棵树正在流血!它如一个伤者倒在地上,你们不能丢下它不管!”他这句话换来的是工人们的哄堂大笑,站在旁边的植物园园长也笑了起来,但成范永却笑不出来,回到宾馆,他整夜都在惦念着那棵树。

  为了给树木和盆栽挡风御寒,成范永在他的盆栽艺术苑里垒起了挡风墙,还在周围种上了防风林。他原本只垒了一堵单层的墙,后来因为觉得单层的墙还不足以把寒风挡在外面,于是索性把原来的单层墙推倒,又建起了双层墙。而且每年还会在已有的石墙上进行增高工程,并补种防风林。筑高工程一般在冬天游人少的时候进行,主要靠成范永和苑里的几名职工来完成。因为考虑到石块放上去就再拿不下来,为了达到自己想要的效果,筑墙的活儿向来都是由成范永亲自来做。将近70高龄的他,为抵御寒风穿着厚厚的棉裤,先是把弄来的石块放在一起进行分类,确定哪块放里墙,哪块放外墙,然后再把职工递过来的石块码在一起,并不时跳下来观察整体效果。一天下来,成范永常常因为腰和腿的过度劳损而痛得彻夜难眠。

  在日复一日的劳作中,成范永逐渐在与树木的相处中悟出了很多道理,在失眠的夜晚,他把这些想法变成文字,白天的农夫,在夜间就变成了诗人和哲人。他的书中,经常会有这样充满了美感的文字——“不管怎么说,像今天这样色彩浓厚、阴影明显的天气里,看树木的树皮是非常美的。”

  为了把在栽培树木的过程中学到的哲学与游人进行分享,成范永对他的职工进行了培训,让职工在导游时向游客进行讲解。

  解说之前,导游会对游客说:“在参观之前,请大家都敞开双耳和心扉,那么今天各位的心中也会种下一棵树。”

  “通常过了四五年之后,桧树的叶子就会变得柔软了。所以,我们可以这样想,人在年轻的时候往往性格暴躁,可是岁数大了之后呢,就不能太固执,要温和一些……如果上了岁数的人少一点固执,而年轻人多一点责任感,我们生活的这个世界就会充满温情了。”

  “翻盆换土之后,树木以为要置它于死地,于是为了生存拼命地生根,人也是如此,据说少食者比多食者长寿,这大概是刺激生命力的原因吧。所以,我们每个人,每个家庭,每个国家,也像管理盆栽一样,每隔一定的时间就要更新体制和观念,否则就会失去生命力。”“人活在世上,有时需要静下心来,把心掏空。可是,即使掏空的心,过了几年之后,就会像需要翻盆换土的盆钵那样,里面还会被填得满满的,因为你还活着,因为人生没有结束。”

  在盆栽艺术苑的树木面前,这种讲解方式逐渐被游客所接受,产生了很大反响。2003年以后,有不少游客是为了听树木的解说而专程前去盆栽艺术苑的。

  中国缘

  采访中,成范永先生特别郑重地提到了前一天晚上的梦——他正站在一条河的旁边,河水很是湍急,这时,忽然从他面前伸展出一座桥,一直延伸到对岸。成先生的讲述绘声绘色,回味再三的样子显然还沉浸在梦的意境里。他认为这个梦一方面暗示他在中国出书的事情会很顺利,另一方面又说明他在中国和韩国之间起到了某种桥梁的作用。

  一次,在接受中国记者采访时成范永说,“一段时间以来,我一直在冥思苦想着要为中国做些事……因为我与中国有着特殊的缘分……”他的这个“冥思苦想”绝不只是说说而已,因为他一直认为,是中国领导人在他最困难的时候对盆栽艺术苑的访问帮助了他,才使他有今天的成绩。他对此一直心存感激,总觉得自己应该为中国做些什么。1995年11月17日,江泽民访问了盆栽艺术苑,同一天,已于4月份对盆栽艺术苑进行过访问的《人民日报》社总编辑范敬宜发表了他的访盆栽艺术苑游记。江泽民的到访为盆栽艺术苑带来了国内外舆论的关注,此后,游客数量开始大幅上升,给了初创时期的艺术苑很大帮助。1998年4月30日,胡锦涛又访问了盆栽艺术苑。此后,中国政府的高层官员接连到访,中国和盆栽艺术苑的联系日益密切,许多官员和到韩国旅游的民间人士都会尽量抽出时间去参观。中国人接二连三的访问,使盆栽艺术苑的民间外交成绩得到了韩国政府的肯定,2001年,盆栽艺术苑被韩国旅游部门授予“2001年外交口岸功劳牌”。

  由此,成范永和很多中国人结成了朋友,多次受邀到中国进行访问和演讲。2000年,他应北京林业大学校长的邀请,为该校的园林教授和造景系学生讲课。课后,有关人员对他说,他的讲课内容将被反映到第二天召开的全国园林政策会议上。2002年5月,作为惟一被邀请的外国人,成范永参加了在人民大会堂举行的“千县工程”一周年纪念大会,并在会上做了题为“农夫的人生”的演讲。今年,世界园林博览会将在沈阳召开。从2004年开始,成范永已多次赴沈阳进行考察,并提出了很多具体的建议。成范永说,他把这看作是一个还愿的机会,还为中国做些事的愿的机会。中国的媒体也对成范永和他的盆栽艺术苑进行了大量报道,这位韩国农夫也由此而结识了很多中国媒体界人士,并和一些人结成了多年的好友,范敬宜就是这其中的一位。每次来中国,成范永都会和老朋友范敬宜取得联系,这一次,在他的中文版《思索之苑》中,又收入了范敬宜为他所写的序。

  采访中,成范永说得最多的一句话是:盆栽起源于中国,先传到了韩国,然后又由韩国传到了日本。对于中国这个盆栽艺术的发祥地如今在技术等方面的落后,成范永感到了深深的紧迫感和责任感。

  中国人向来以酷爱大自然和善于想像而著称,我们的祖先创造了优秀的古代文明,并创造了集园林栽培、文学、绘画等艺术为一体的盆栽造型艺术。但现在,日本却因其世界一流的盆栽技术,正以盆栽宗祖国的身份活跃在世界舞台上。在英国的百科辞典中,盆栽的名称BONSAL是以日语发音为标准的。1964年,日本通过东京奥运会正式向世界推出了盆栽文化,当时作为旅游景点之一的崎玉县大宫盆栽村,至今仍是日本具有代表性的旅游景点。而且,每年,日本都在靠往外输出盆栽和盆栽工具而赚取着大量外汇。

  也许是爱之深责之切吧,采访中,成范永先生对中国各地绿化带十分相似的“千绿一面”现象、盆栽技术的落后,以及工人的低素质等弊端做了很多批评。听一个外国人这样批评自己的国家,记者心里很不是滋味,几次忍不住把话题岔开。但采访之后,静下心来读成先生的文章,能够感受得到他对日本作为一个盆栽后来者却远远走在中国和韩国前面的焦虑之情,他对中国能恢复在盆栽艺术上的国际地位的期盼,于是,我禁不住认真思考起他的一些批评。

  虽然盆栽艺术苑已经获得了很大成功,但成范永却说他的计划只完成了50%,他还有太多的事要做——建一个访问者博物馆,展示参观者留下的题词和书画作品;成立一个盆栽教育馆,以让来这里参观的人学到更多有关盆栽的知识……由于经常向家人和职工谈起他的这些想法,成范永有了“梦想家”的绰号。不过,我们相信,这位曾经历经三十多年把一片乱石地变成如今木绿草茵的梦想之苑的韩国愚公,一定可以完成他的一个又一个新的梦想。

  相关专题:《人物》杂志 


发表评论

爱问(iAsk.com)

 【评论】【收藏此页】【 】 【多种方式看新闻】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