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 语在中国当代历史中,1977年绝对应该被浓浓的写上一笔,上百万青年如过江之鲫般地涌向高考。而此前,这种选拔人才的制度已在中国消失了10年。 这年高考,积聚了太久的希望。那是渴望了太久的梦想,那是压抑了太久的信念;那是一个民族对知识的渴求,那是一个国家重建社会公平与公正的开始。恢复高考不仅是简单恢复一个入学考试,而是一个国家和时代的拐点,许多人的命运从此发生改变。 |
决策内幕拉开序幕:邓小平召开科教工作座谈会30年前的一场“科学与教育工作座谈会”,在激辩中拉开了恢复高考的序幕。正是这次非同寻常的会议和邓小平的最终决断,才使得中断11年之久的高考重新恢复。 邓小平主持会议。他穿了一身军装,神采奕奕,他说他已向中央建议,科技、教育荒芜一片,他要先管科技和教育,给大家当后勤部长。[详细] 一锤定音:邓小平当场拍板赞成恢复高考时任武大副教授的查全性在会上提出,“从今年开始就改进招生办法。一定要当机立断,今年能办的就不要拖到明年去办。” 邓小平听完后问:“大家对这件事有什么意见?”时任教育部部长刘西尧,吴文俊、王大珩等科学家都表示,赞同查全性的意见。“既然大家要求,那就改过来,今年就恢复高考。”邓小平略一沉吟,一锤定音。[详细] 嘉宾访谈:亲历者再现那段鲜为人知历史参加科教工作会的代表大概有一半是科学院的,一半是高等学校的,共30几个人,科学院领导跟教育部领导都参加了。 邓小平整个开会过程当中一直都在听大家的讲话,很少插言打乱人家,我们开了五天会,8月4号到8月8号,五天会他就坐了四天半,有半天他接待外宾去了。[详细] |
1966年废除高考1966年4月6日~14日,高等学校招生工作座谈会召开,座谈会明确提出:要采用新的办法,高等学校取消考试,采取推荐与选拔相结合的办法。同年6月18日《人民日报》的社论,传播了这次会议的精神,提出废除高考制度,“要彻底把它扔到垃圾堆里”。上图为1966年废除高考时的人民日报社论。[详细] 恢复高考三十年大事记·1977年6月29日至7月15日:当年第一次高校招生座谈会举行,讨论参加高考的学生资格。 ·1977年8月13日至9月25日:当年第二次高校招生座谈会举行,确定高考招生办法。 ·1977年10月12日:国务院批转教育部《关于1977年高等学校招生工作的意见》,正式恢复高等学校招生统一考试的制度。 ·1983年:教育部正式提出“定向招生,定向分配”的方法。 ·1996年:中国高等教育试行并轨招生,高校学费开始增加。 ·1999年:教育部开始推行“3+X”科目考试方案。[详细] |
还原当年高考恢复高考后,全国500多万从农村、工厂、部队一路风尘而来的年轻人,怀揣着难得的名额、忐忑的梦想和奋发的意气,经历了人生中最具变革意义之一的挑战。 当年全国大专院校录取新生27.3万人;1978年夏,第二次高考举行,610万人报考,录取40.2万人。两届“幸运儿”在1978年春、秋分别入学。 录取比例:29:1资料显示,当年570万考生大军一下子涌进了考场,而被入取的只有27.3万人,录取比例29:1,是竞争最激烈的一年。[详细] 试题:各个省负责出题1977年的高考不是由全国统一负责出题的,而是把命题权放到了各个省。1978年的第二届高考国家收回命题权。 1977年各地高考语文作文题: 真实故事 |
77/78届高考人物谱 |
国家和时代的拐点给有志青年提供了平等竞争的权利恢复高考制度,给有志青年提供了平等竞争的权利,改变了几代人的命运。高考制度的恢复打破了出身论,使人们平等地获得了接受高等教育的机会。[详细] 拾回三样东西 重写公平两字1977年恢复高考的意义不仅止于高考本身。在当时的社会背景下,它拾回了三样很重要的东西。 稳定:恢复高考其实是恢复了普通个体通向上层的一个发展通道,这是中国社会形成“稳定结构”的主要原因,它给普通人一个机会,可以通过这种相对公平的方式改变自己的命运。 价值观:恢复高考相当于拨乱反正,重新肯定了知识的价值,这对当年社会风气的扭转起了很大作用。 科学与民主:恢复高考使整个社会的思想架构重新回到现代社会的轨道上。这对高等教育后来二三十年的发展产生了重大的影响,使中国产生延续五四启蒙思想的人才,进而对中国社会的发展产生影响。[详细] |
幻灯 |
网友评论查看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