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资料

不支持flash

历史回眸:尼克松访华

  • 坚冰
  • 新中国成立后,美国拒不承认中国政府。
  • 融冰
  • 上世纪60年代末,美苏对抗加剧,为制衡苏联,美方决定调整中美关系。
      1971年7月9-11日,基辛格秘密访华。
  • 破冰
  • 1972年2月21日-2月28日,尼克松访华,并与中国签署《中美联合公报》。

特别策划

数据标题文字3
数据标题文字1

尼克松访华:改变世界的一周

  1972年2月21日,尼克松作为1949年新中国成立后首位踏上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的美国总统抵达北京,开始为期一周的访问。毛泽东在其抵京数小时内与其会晤,会面时间由15分钟延长至70分钟。其后尼克松又参观访问了中国北京、上海和杭州。2月28日,中美双方在上海发表了著名的中美联合公报,标志着两国关系正常化的开始,而这份诞生于笼罩在冷战阴霾时代的公报也对世界形势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

  1949年10月1日新中国成立后,由于意识形态、国际局势等因素的影响,美国拒不承认中方政府,且采用政治孤立、经济封锁、军事围堵等种种手段抵抗、遏制中国。而双方在朝鲜、越南战场上的交锋更令两国关系降至冰点。直至上世纪60年代末期,随着美苏对抗加剧和中苏关系紧张,为制衡苏联,中美两国领导人决定适时调整中美关系。[详细]

受伤的“巨人”与受困的“巨龙” 新浪文史特别策划>>

越战深渊迷失救赎 世界老二怎能心服!
    尼克松入主白宫后,在国际上,美国陷于越南战争的泥潭,难以自拔,国际威望降到了最低点。在国内,反战运动、民权运动、学生运动等交织在一起,人们对战争的厌倦与对政府的失望,弥漫于整个社会,冲击着已受到削弱的美国政治与经济。在整体国力上已经落在了苏联的后面,尼克松政府迫切需要联合其他势力,以维持美苏均势。而尼克松早就注意到了当时尚处于孤立与贫弱中的东方古国:中国。[点击了解更多][新浪文史特别策划]

珍宝岛兄弟一夜翻脸 一双手怎敌世界两霸?
    1969年3月2日,珍宝岛之战爆发,昔日的社会主义阵营兄弟:中国与苏联,一夜之间撕破脸皮,关系破裂。中苏边境战争几乎一触即发。毛泽东在这时注意到,美苏争霸的形势已经发生微妙的变化,美国受困于越南战争,国内反战呼声极高,新上任的尼克松政府有意接近中国,以寻求制衡苏联。而中国不可能“两个拳头同时出击”,应利用美苏争霸的空间,不依附于任何超级大国,寻求独立发展。[点击了解更多][新浪文史特别策划]

  尽管有不少人反对我的观点,我还是认为,要是像中国这样一个大国继续处于孤立状态,亚洲就不能前进。美国和共产党中国对骂了20年,相互敌视,互不往来。我想结束这种状况。

        ——尼克松在拉合尔和巴基斯坦总统叶海亚-汗会谈时说

中美联合公报

  • 中美联合公报:1972年2月28日,中美双方在上海发表了著名的中美联合公报。2月15日
  • 公报要点:2月15日

  双方都希望减少国际军事冲突的危险;

  任何一方都不应该在亚洲太平洋地区谋求霸权,每一方都反对任何其他国家或国家集团建立这种霸权的努力;

  任何一方都不准备代表任何第三方进行谈判,也不准备同对方达成针对其他国家的协议或谅解。

  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是中国的惟一合法政府,台湾是中国的一个省,早已归还祖国,解放台湾是中国的内政,别国无权干涉;全部美国武装力量和军事设施必须从台湾撤走。[公报全文]

  • 意义:《中美联合公报》的发表标志着中美两国关系走向正常化。2月15日

  “他的皮肤没有皱纹,不过灰黄的肤色看上去却几乎像蜡黄色的。他的面部是慈祥的,不过缺乏表情。他的双目是冷漠的,不过还可以发出锐利的目光。他的双手好像不曾衰老,也不僵硬,而且很柔软。不过,年岁影响了他的精力。中国人只安排我们会晤十五分钟。毛完全被讨论吸引住了,因而延长到一个小时。”[详细]

         ——尼克松于其回忆录描写毛泽东

  尼克松称:“谈判桌上机动灵活的本领,对国际政治基本原则了如指掌,以及由热忱思想信仰而产生的道义上的正确感,再加上对世界各国有深刻了解,对历史有长远的洞察能力以及个人拥有丰富的经验—这些合并起来,使周恩来成为我们当代最有才干的外交家之一。”[详细]

  “毛泽东、周恩来和我所遇到的其他男人具有的那种随随便便的幽默感和热情,江青一点都没有……我觉得参加革命运动的妇女要比男子缺乏风趣。”[详细]

“它那令人眼花缭乱的精湛表演艺术和技巧给了我深刻的印象。江青在试图创造一出有意要使观众既感到乐趣又受到鼓舞的宣传戏方面无疑是成功的。结果是一个兼有歌剧、小歌剧、音乐喜剧、古典芭蕾舞、现代舞剧和体操等因素的大杂烩。”[详细]

下飞机:为何没有夹道欢迎?

首都的冷清让尼克松困惑了

首都的冷清让尼克松困惑了


    “在北京,从机场到政府国宾馆这一路,简直有些怪诞。除每隔百米设立的岗哨外,几乎看不到什么人,大街上完全空空荡荡。”

吃中餐:中国早餐污染太多

解除了心理防备后吃得挺香

解除了心理防备后吃得挺香


    早饭设在钓鱼台,支起了专门的炉子,内容无非都是中国著名的小吃。但尼克松和手下几位官员坚持不吃,说污染太多,不能吃。

登长城:万人扫雪太震撼!

尼克松的梦想背后是80万人的辛勤劳动

尼克松的梦想背后是80万人的辛勤劳动


    尼克松来中国一大心愿就是登上世界奇迹长城,但北京却在前夜下起了鹅毛大雪。无奈之下,周恩来下令动员80万人次连夜扫雪,硬是扫出一条路。

有顾忌:对毛主席语录过敏

四处可见的反美口号

四处可见的反美口号


    美方质疑这些反美标语的用心,毛主席哈哈一笑说:“告诉他们,那是放空炮,他们不是也整天在喊要消灭共产主义吗?这算是空对空吧。”
60年代即筹备访华

上世纪60年代,尼克松就呼吁要与中国接触,在美国《外交》季刊上撰文阐述自己的观点。当时美国政坛反华势力强大,而尼克松当选总统之后就着手安排与中国秘密接触,证明他是有远见的政治家。[详细]

难忘中国领导人

朱莉说,父亲非常敬佩周恩来。尼克松写过9本书,在《领导人》一书中专门用一个章节写周恩来。
  1975年朱莉和丈夫访问北京前,尼克松还交给朱莉一封亲笔信,嘱咐女儿到北京后交给毛泽东主席。[详细

飞机上问周总理是否穿了大衣

尼克松抵京下飞机前曾问身边的工作人员周总理是否穿了大衣。反馈回来的消息是周总理穿了大衣,于是尼克松也穿大衣走出飞机。朱莉称这可能是为体现平等。[详细]

冀朝铸:尼克松的第一句话

“尼克松总统走下舷梯,他还没有踏上中国的土地手臂就伸了出来,总理马上迎上去,我也跟上去。我知道自己不能站得太近,也不能站得太远。我直到现在都记得很清楚,尼克松总统当时说的第一句话是‘我是跨越太平洋与中国人民握手’。[详细]

章含之:换翻译风波

“有一天尼克松总统向周总理含蓄地提出想和尼克松夫人换翻译,说冀朝铸虽然工作出色,但是‘个头和我差不多高’,不如女翻译有助于总统的‘公众形象’。我本不知道这件事,一天冀朝铸对我说,‘今天晚上的晚宴你上’。我一听就急了,我的经验不如他丰富,出了错可就麻烦了。为了这事我们俩一直把官司打到总理那里,总理笑着说让我们自己决定。后来我们俩很严肃地商定,北京的宴会翻译还是冀朝铸,离开北京就换成我。”[详细]

毛泽东:我跟你只谈哲学

毛主席会晤尼克松时说:今天谈话的范畴是你定的,吹哲学。当尼克松把话题拉到越南和台湾等问题时,他当即制止:“这些问题我不感兴趣”,并称那是尼需与周恩来讨论的事。[详细]

尼克松为周恩来脱大衣

2月23日中美举行会谈前,尼克松亲自为周总理脱掉呢子大衣。这个镜头被美国记者拍下并传回国内播放。美国的报纸称:“在美国民众对周恩来表示极大好感时,尼克松为周恩来脱大衣,等于发表一篇极为动人的竞选演说。” [详细]

周总理安抚罗杰斯

时任美国国务卿罗杰斯因尼克松绕过他准备中国之行而有些心理不平衡,在中美即将公布《联合公报》之际突然发难,要求做修改。周总理专门到上海锦江饭店看望罗杰斯,以示中国方面的尊重,最终成功解决问题。[详细]

  • 访华前:1972年2月19日,中央电台播出尼克松访华消息,共播出7次。[详细]
  • 访华中:

  2月21日 中央电台中午12点前播出尼克松抵京简讯,随后进行详细报道。

  当天下午,尼克松与毛泽东会晤。中央电台、北京电视台和《人民日报》在最显著位置作报道。

  2月21日-28日 中央电台及时播出尼克松访华活动。起初报道量不大,也没有气氛渲染,后来报道随会谈发展升温。[详细]

  • 签署《中美联合公报》后:2月15日

  “反美宣传”改变:"美国”、“美国政府”增多,“美帝”减少。

  全球战略提法改变:“美苏两个霸权主义国家”变为“苏美两个霸权主义国家”。[详细]

筷子
筷子

作为行前准备,尼克松本人也做足“功课”,包括在家中练习使用筷子。 中国外交部礼宾司的官员回忆说,访问中国期间,虽然使用筷子不够熟练,但尼克松夫妇用餐时坚持用筷子夹菜。[详细]

候机大楼
候机大楼

当时的杭州笕桥机场太小,美国总统专机难以起降。获悉此事后,国务院中央军委下达了关于扩建笕桥机场的紧急指示,周恩来亲自审定机场设计方案。终于在3个月内建好候机大楼,迎接尼克松到来。

扫雪
扫雪

尼克松抵京后,连续下了几场大雪,北京到长城的路段非常危险。但为满足尼克松登长城的心愿,一夜之间北京80万人上街扫雪,没有除雪机,没有融雪剂,硬是靠双手扫出了一条通往长城的路。[详细]

捉迷藏
捉迷藏

1972年2月26日下午三点,尼克松一行从刘庄出发,而周恩来一行从另一住地出发,到西湖景点花港观鱼会合,可是尼克松一行进了花港公园之后,却找不到周恩来的车队。美国记者报道戏称两人玩捉迷藏。[详细]

熊猫
熊猫

新中国首批赠送到海外的熊猫是给社会主义盟友的,最初是朝鲜和苏联,直到尼克松访华以后,在中国和大部分西方国家都没建交的时候,熊猫率先走出国门。[详细]

美国卫星站
美国卫星站

美方为及时传回新闻片,提出在中国建地面卫星站。在两国未建交的背景下,周总理提出使用“租借”方法,按美方图纸在国内建卫星站,由我方租其卫星站,再租借给世界记者用。[详细]

  • 周恩来总理陪同尼克松总统检阅中国人民解放军三军仪仗队

    周恩来总理陪同尼克松总统检阅中国人民解放军三军仪仗队
    1972年2月21日至28日,美国总统尼克松应中国国务院总理周恩来的邀请访华。毛泽东主席与尼克松横跨太平洋的握手,打破了中美冻结20余年的坚冰。
不支持flash
1972年2月 毛泽东会见尼克松

1972年2月 毛泽东会见尼克松

中美交往的大门重新打开,双方于1972年2月28日发表《中美联合公报》,1978年12月16日发表了《中美建交联合公报》。1979年1月1日,中美正式建立大使级外交关系。
1979年1月 邓小平访美

1979年1月 邓小平访美

中美双方签署科技合作协定、文化协定及建立领事关系和互设总领事馆的协议。双方还同意不久将签订航空和海运协定,互派留学生,互派常驻记者等。
1989年2月 美总统乔治布什访华

1989年2月 美总统乔治布什访华

两国在更广泛的议题上进行对话,包括全球与地区战略问题、政治、军事问题、裁军问题以及其他多边组织事务等。两国关系曾在1981年美售台武器后出现危机。
1997年10月 江泽民访美

1997年10月 江泽民访美

两国决定建立元首定期会晤制度,发表《中美联合声明》,确定了中美关系未来发展目标:致力于建立面向21世纪的建设性战略伙伴关系。
1999年11月 中美签署中国加入世贸协议

1999年11月 中美签署中国加入世贸协议

为中国加入世贸组织扫清了最大障碍。2000年10月10日,美国总统克林顿签署对华永久正常贸易关系法案,2001年12月27日,美国正式宣布给予中国永久正常贸易关系地位。
2003年12月 国务院总理温家宝访美

2003年12月 国务院总理温家宝访美

温家宝总理提出了确保中美经贸关系持续健康发展的五条原则,布什总统表示赞同。2005年,中美确立,中美战略对话定期在中美间轮流举行。
2009年11月 美国总统奥巴马访华

2009年11月 美国总统奥巴马访华

发表《中美联合声明》,就中美关系及重大国际与地区问题深入交换意见,达成许多重要共识。胡锦涛向奥巴马强调,要尊重和照顾双方的核心利益和重大关切。
2011年1月 胡锦涛访美

2011年1月 胡锦涛访美

中美联合声明指出:中美致力于共同努力建设相互尊重、互利共赢的合作伙伴关系,以推进两国共同利益、应对二十一世纪的机遇和挑战。

专题内搜索

往期回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