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泽东论朝鲜战争:打败也得打

2014年12月16日17:02  新闻专栏  作者:马鼎盛  

  1950年秋,金日成发动南侵战争被联合国军反击,共军主力损失殆尽,逃到中苏边境向北京求救。10月2日中共中央开会激烈争论后,大多数反对出兵挽救北韩政权。两天后毛泽东力排众议,决定不惜代价参加朝鲜战争,并说服党政军高层“必须参战,参战利益极大,不参战损害极大”。到底他所指“利益、损害极大”是什么性命交关的问题?最近看到内地披露毛泽东当时一句狠话“打败也得打”!惊心动魄之至。

  中国可能打不赢,这个结论在当时是参战各国领袖的共识。美国比对手苏联占明显的优势,钢产量一亿吨是4倍,原油2.6亿吨是5倍,国民收入2400亿美元近4倍,原子弹300枚多20倍,战略轰炸机2000比零。中国更差得远。美军1950年9月在公海击落一架苏联轰炸机,10月8日飞入海参崴郊区机场,摧毁5架苏军飞机,并回绝莫斯科一再抗议,斯大林忍气吞声。10月5日,苏共中央政治局会议通过斯大林放弃北韩的决定。11日,斯大林对周恩来推托;苏联空军没有准备好,要两个半月才能出动。中国要求飞机没问题,只是运输及训练中国空军要半年。那时朝鲜早被美军占领了。

  10月15日,联合国军总司令麦克阿瑟向杜鲁门总统保证,中国武器装备低劣没有空军绝不会出兵,否则将是大屠杀。中共中央大多数人反对出兵的基本理由也是怕打不赢,即使老毛运用一票决定权拍板出兵后,10月6日中央军委在中南海开会部署入朝,林彪还据理力争反对出兵说;为拯救几百万朝鲜人,打烂五亿人口的中国划不来,美国有庞大的海空军,大规模轰炸够我们受的;解放军能否打得过美军还很难说。实在要出兵,最好出而不战,屯兵边境地区,伺机而动。毛泽东不得不重视逆耳的忠言,10月14日电示同斯大林会谈的周恩来“在6个月内如敌人固守平壤、元山不出,则我军也不去打。”

  临危受命的志愿军总司令彭德怀也打定输数,10月5日他在政治局扩大会议说了实话;即使打烂了坛坛罐罐,无非是等于解放战争晚胜利了几年。说得轻巧,什么坛坛罐罐?那是把中国东部国民经济的家底和两亿国民的身家性命作赌注!有什么国家的核心利益比这更大,令毛泽东保证“不参战损害极大”?答案是《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

  毛泽东亲自求斯大林签订的《中苏同盟条约》,被认为是新中国反对帝国主义的大靠山,不但飞机战舰大炮雷达等军事援助源源不断,现代化工业、科技统统以俄为师,何愁“苏联的今天就是中国的明天“这个中国梦想不能成真?谁想得到金日成冒冒失失打个大败仗,把个联合国军引到鸭绿江边。斯大林明明一手扶植了北韩政权,派苏军顾问帮只有指挥几百人打游击经验的金日成制定南侵计划,怎么小伙计打输了就撒手不认账?还将这笔负资产甩给新结拜的毛弟弟硬啃下来。中国与苏联于1950年2月14日签定的《中苏同盟条约》条约,同年4月11日起生效,斯大林看透毛泽东,不敢冒险同苏联据理力争,因为中共“一边倒”的国际战略使中国干吃哑巴亏也别无选择。此外,毛泽东在政治上底气也不足。斯大林一直怀疑他只是个狭隘的民族主义者,向美国总统罗斯福讽刺毛泽东是麦淇淋(人造牛油)共产党。所以当斯大林不合情理、不合法地逼中国出兵朝鲜,老毛为了表现国际主义的民族牺牲精神,被迫下决心打败也得打。

  (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立场。)

文章关键词: 朝鲜战争

分享到:
保存  |  打印  |  关闭

推荐阅读

热文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