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王义桅
权力的下移与东移是当今世界最为醒目的两大趋势,催生知识与权力关系的嬗变——知识去中心化或曰对中心的解构,表现在国内就是对官方垄断知识的解构,导致民间智慧的崛起;表现在国际上就是新兴国家对西方话语霸权的解构,导致非西方软实力的崛起。两者的结合成就了中国民间智库的崛起。
日前,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全球智库与公民项目(TTCSP)的《全球智库报告2015》在京发布,证实了这一趋势。报告说,中国智库数量世界第二,一大批民间智库崛起引人注目,突出的有察哈尔学会、人大重阳金融研究院、中国与全球化智库等,证实知识与权力的崛起终将相衔接、相适应的逻辑。
的确,全球化的东方烙印日益深刻,东方智慧的民间基础不断增强,这就是中国民间智库崛起的根源;世界渴望分享中国经验,中国经验根植于民间,这就印了那句古话:“高手在民间”。
其实,还有大量的中国民间智库如雨后春笋,蓬勃发展于中华大地,上海春秋发展战略研究院就是一例。综合这些民间智库的成功之道,不外乎三条:民间性,中国芯、时代情。
——民间性:汇聚民间智慧,广纳社会英才。传统学术,在共同体内打转,沉迷于文献综述的盲人摸象和同行评审的小圈子,裹足不前。智库建设就推动学术研究深入实际、着眼问题;民间智库更让学术研究接地气、通民性。人大重阳金融研究院就是这方面的代表,不仅吸纳了国内退休官员,还聘请了不少“洋五毛”和国际组织职员,借助外脑为G20、“一带一路”及金融中国崛起献计献策。
——中国芯:根植中华文化,诠释中国在世界关系变迁。上海春秋发展战略研究院打造的观察者网,短短两三年工夫就成为中国思想型网络媒体代表,关键是海纳百川,凝聚了海内外一大批认同中国模式的知识分子,博古通今,评论世界,处处体现中国的主体意识与人文关怀,服务于“智慧中国”之崛起。
——时代情:抓住时代主题,探索官民结合之道。察哈尔学会最初从公共外交研究入手,背靠全国政协外委会又保持独立性,探索官民结合的时代渠道,创立《公共外交季刊》,引领中国公共外交热,把握中国软实力崛起脉搏,其自身软实力也迅速崛起,成为国内外知名智库。
去年底第六界世界中国学论坛上曾产生“谭中之问”——何时外国人研究中国不再是引用美国人的著作而是中国人的著作,中国才算真正崛起了。中国民间智库的崛起,正在引领这一天早日到来。以“一带一路”研究为例,民间智库助推中国与世界关系接地气,帮助赢回中国学的话语权。
谭中曾提出:何时外国人研究中国不再是引用美国人的著作而是中国人的著作,中国才算真正崛起了。
有鉴于韦伯《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为德国崛起正名,笔者曾誓言推出《世俗伦理与社会主义精神》为中国崛起正名,现在看来,社会伦理与全球化精神,也是值得深入思考的大课题。这也是笔者投入民间智库研究,让学问更接地气的初衷。
中国崛起的未来空间在于提供国际公共产品,这就需要广泛调动国内外社会资源,民间智库的大发展指日可待。崛起的中国需要民间智库护航;复杂的世界呼唤中国民间智慧,这就是中国民间智库的使命。
(作者为中国人民大学国际关系学院教授)
(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