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天皇新年谈话为何要提“9.18事变”

2015年01月04日10:14  新闻专栏  作者:徐静波  

  今天是新年第二天,日本皇宫按老规矩打开正门,让国民从二重桥进入皇宫,向天皇和皇室成员庆贺新年。

  我已经有好多年没有在这一天去皇宫看看,今天一早下了决心,无论如何要去见一见这一位老大爷。原因有二:一是明仁天皇近几年做了几次手术,身体多恙,虽然才81岁,但是明显感觉苍老。说不定有一天卧病,见一面少一面。第二,明仁天皇在今年的新年谈话中,第一次明确呼吁国民要“认真学习满洲事变开始的这一场战争的历史”。“满洲事变”就是中国的“9.18事变”,天皇如此明确提到这一事变,引起我很浓厚的兴趣。

  今天去皇宫参贺的人达到8万,是近年来元月2日参贺人数最多的一次。大家是不是有着和我同样的想法?不得而知。但是,有一点可以肯定,日本国民对于明仁天皇的尊敬,不是尊敬他的权威——其实日本天皇已经没有权威,而是尊敬他的人格——可敬可亲的一位儒者。

  在皇宫呆了近一个小时,在等待天皇和皇后等皇室成员见面的时候,我一直在思考明仁天皇在新年谈话中,提到“9.18事变”的问题。

  明仁天皇在1日发表的新年谈话比较简短,总共只有四段话(严格说来是四句长话),谈到历史问题,用字最多,全文如下:“今年将迎来终战70周年的节日。这是一场许多人逝去的战争。在各个战场逝去的人们、在广岛、长崎的原子弹轰炸中,在包括东京在内的各都市的轰炸中牺牲的人数真的是非常的多。我们应借这一机会,认真学习满洲事变开始的这一场战争的历史,思考今后日本的发展之路,我想这是极为重要的事情。”

  我认真查了最近20年来明仁天皇的新年谈话内容,明确提到“满洲事变”( 9.18事变),这还是第一次。

  那么,明仁天皇为什么会在今年特意提到“9.18事变”?我觉得原因有三:

  第一,今年是日本结束侵略战争70周年,也是日本投降70周年。在这一场战争中,日本死了310多万人。而“9.18事变”,不仅标志着日本侵华战争的开始,也标志着日本国家和人民从此走向苦难。所以,“9.18事变”是日本近代史的转折点。明仁天皇在新年的谈话中特意提到这一事变,其潜台词十分清楚:这是一场不该发动的战争,假如没有这一场侵略战争,日本国民就不用经受这么多的苦难,310万人的生命也不会丧失。

  第二,日本外侵的历史,应该从占据朝鲜半岛并实施殖民统治开始的。但是,干这一件坏事的,不是明仁天皇的父亲昭和天皇,而是爷爷的爷爷——明治天皇。1945年,昭和天皇宣告投降时,明仁作为皇太子才11岁。他没有经历过那一场侵略战争,但是目睹了大轰炸之后的焦土江山。长大之后,他深知这一切问题的首要罪责应该由父亲承担,但是作为儿子,他无法公开的指责父亲,只有默默地替父亲赎罪。在父亲去世后,明仁继承皇位后,他无论是出访中国,还是访问欧洲,一直在为父亲的罪责道歉。而在战后70年之际,他更多想到的是,应该在这一个特殊的日子里,更加明确地表明自己对于过去历史的态度。爷爷的爷爷的帐可以不还,但是子代父过,是天经地义。

  第三,在过去一年中,安倍首相通过内阁决议决定行使集体自卫权,并正在寻求制订新的日美防卫指针,让自卫队走向世界去行使武力。作为天皇,他只是国家的象征,已经没有权利公开发表批评安倍政府的意见,也无权去制止安倍政府的暴走。但是,他在新年谈话中特别提到应该“认真学习满洲事变开始的这一场战争的历史,思考今后日本的发展之路。”是对安倍敲响了警钟:日本必须吸取过去发动侵略战争的教训,不要再犯第二次错误,必须在这个基础上再来考虑国家发展的大纲。

  明白人都听得懂明仁天皇这一表述的真实含义。所以,这一句话的政治份量很重。

  明仁天皇近来身体欠恙,但是他在今年,一定要飞5个小时,去太平洋岛国帕劳哀悼在二战中战死和饿死、自杀的2万多日本人。冥冥中,他似乎在努力地争取时间,在自己的有生之年,能够多少了却父亲欠下的罪帐,对他国、对自己的国民再说一声道歉。同时,对于现在的安倍政府敲响警钟:你不要再把国家带向战争的深渊!

  仔细想想,这也是一位老人在人生最后的无奈呼吁。

 

  (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立场。)

文章关键词: 日本天皇 战争 谈话

分享到:
保存  |  打印  |  关闭

推荐阅读

热文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