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新浪专栏 观察家特约作者 翁一
进入5月以来,各地出租车针对专车的“围剿”行动可谓是此起彼伏、连绵不绝。全国多地出现了出租车司机停驶、罢运事件。天津、杭州等地甚至出现出租车司机使用“钓鱼”手法对专车司机进行敲诈。
一直以来,出租车司机是中国行使罢工权利最为频繁的群体。普通大众对于他们的抗议,已习以为常,却不给予同情。因为特许经营体制下,出租车司机并未满足大众的出行需求。
然而,出租车司机的这一次抗议,与之前所有的抗议都截然不同,它关乎出租车司机的生死存亡。专车的横空出世,使得颠覆传统出租车业,这一原本几乎不可能的事情出现了可能,换言之,传统出租业已然到了产业变革的阶段。
专车的横空出世,意味着政府高度管制下的出租车市场,从其市场内部的缝隙中革新出新的经济结构,即不断破坏旧的经济结构(特许经营),同时,创造新的经济结构(专车)。这就引出了奥地利经济学家熊彼特的著名观点——创造性破坏。创造性破坏的过程就是市场经济的本质性事实。它是每一个博弈于市场经济大浪中的企业和个人所赖以生存的事实。
毫无疑问,专车对原有出租车业的创造性破坏不是通过简单的价格竞争,而是依靠创新的竞争实现的。某种意义上而言,当下深受市场欢迎的专车,比熊彼特所说的新商品、新技术、新供应来源、新组合形式的竞争更加高端。它的创新在于其重建出租车生态系统的超强能力。在其所欲构建的生态系统中,将(打车者)消费者的利益提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将供给端与消费端无缝对接起来了,缩小了两端的交易成本,使双方的利益最大化。这种新的生产体系,无可避免地危及到了传统出租车业的基础和生命。
在这场专车与出租车的对决中,出租车司机从自身利益出发,“围剿”专车、维护传统出租车业,从情感上是可以理解的,但这无法抵挡新的生产体系的生根落地。因此之故,出租车司机与其抱残守缺,不如主动加入到新的生产体系。因为,市场经济本质上是一种经济变动的形式或方法,它不仅不是、而且也永远不可能是静止不变的,即便是今天作为新生事物且所向披靡的专车,有一天也会重蹈传统出租车业的命运。
令人欣喜的是,本月初,浙江省义乌市出台的《出租汽车改革运行方案》中,明确提出:2016年全部取消出租车营运权使用费;2018年起不再管控出租车数量;车费由市场定价;鼓励与互联网结合的“专车”。义乌的空前改革力度让人们看到了出租车业涅槃的希望。相信不久的将来,会有更多的地方政府会效仿义乌,顺势而为。
(声明:作者独家授权新浪网使用,请勿转载。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