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迟菲
我这篇博文标题中的“差劲的硕士生”不是泛指所有差生,而是特指这样一类硕士生:很聪明,又很有能力,但心思没用在科研上,在硕士期间大部分时间都用于去大公司实习,或者参加各种活动,交友广泛。而因为这样的硕士生没有花太多心思科研,所以可能导师布置的事情不愿意做或者做得不好,所以导师会对其不满意。
而这样导师眼里差劲的硕士生,在找工作的时候,很容易找到大部分学生们梦寐以求的好工作:大外企、大国企或者其他薪水很高的工作。
为何会如此?这是因为,这些好单位在招硕士应届生的时候,选择标准最看重的是以下两点:
1.看是哪个学校毕业的,尤其看本科时哪个学校的。
很多公司非清华北大等名校的应届生不招,此外,很多公司比较喜欢有海龟背景的应届生。如果学校不好的话,那么往往连筛简历关都过不了。
2.看是否有大公司的工作经历或者实习经验。
大公司喜欢要有工作经验的人,那怕是实习经验也行。但并不是随便去一个小公司实习都能够获得这些用人单位的青睐,往往他们更热衷于之前在一些大公司实习的学生。
至于你学习成绩如何,在学校期间发表过多少论文,参加过哪些学生会或者社团活动,大公司在招人的时候关心得很少。
以上选择标准不是我自己随意捏造出来的,我以前找工作的时候,在网上看到有一个中华英才网内部人员写的找工作秘籍,大概就是这样说的,是中华英才网在帮用人单位筛简历的时候的评分依据。有兴趣的人可以从网上找来看看。
现实就是如此,怎么办?
比较聪明的硕士生就会在在校期间争取更多的实习机会,来给自己增加找工作的筹码。而因为很多精力用于实习等事情,所以做科研的心思就会降低一些。而往往这样的硕士生也不在乎在导师面前表现得多么优秀,因为这个对于找工作毫无帮助,他们对科研的态度只是60分万岁,只要能够达到毕业标准就行。
而导师呢?
对于硕士生的培养往往是学术思路,希望硕士生能够多发表一些文章,能够多帮自己做点项目,帮自己写书等等。
而硕士生发表再多的论文,写再多的书,做再多的项目,对去公司找工作几乎没有帮助,除非是硕士生本身一心只想做科研。但因为科研的待遇与外面公司的待遇比起来,相差不少,并且做科研还挺累的。在这种情况下,真正一心想做科研的硕士生没几个,很多都是没有更好的选择,就继续做科研了。大家心中真正向往的好工作仍然是那些大外企、大国企,而不是某个很好的科研院所。
这就形成了导师和硕士生在培养目标方面的差距。导师对硕士生培养的目标是希望他们能够成为一个两耳不闻窗外事的科研人员,而硕士生对自己的培养目标是成为一个能够找到一份好工作的综合型人才。这到底是谁的错?
用人单位在选择人才的时候用这样的评价准则也不是没有道理,如果我是用人单位,我也希望能够找到一个来了之后就能立刻干活的人,而不是一个还需要手把手教的人,所以倾向于有实习经验的;或者,即使要手把手教(例如很多公司招管理培训生),也要挑素质好的,那如何来挑?能够进入大公司实习的话,素质肯定不会差,所以可以凭借这个来挑人。
而现在硕士生的培养模式,往往按照学术“人才”(人才加引号是有特殊含义的,后面会有解释的)的模式培养,这样就跟社会需求有了区别。作为导师来说,按照学术“人才”的培养模式也没有错。对于硕士生来说,希望能够博得一份好的前程,也是没错的。
我觉得问题在于用人单位对现在导师培养的研究生的能力并不认可,觉得科研院校容易培养出很多书呆子,而不是一个综合人才。
也的确如此。而现在科研体制就逼得导师把研究生培养成写论文、做项目、赚钱的机器,而不是真正提高研究生的综合能力。而这样培养的人才,说白了其实也不是真正的学术人才,而只是学术“工具”。也就是说,按照现在的研究生培养模式,培养出来的人往往既不是社会需求的人,也不是能拿得了诺贝尔奖的人。
此外,可能有的人会认为,既然一个人未来不想做学术研究,那么就别读硕士了,浪费青春。而我认为,读硕士,如果导师的培养模式是正确的,其实对于一个人能力的提高作用还是很大的,会对以后人生发展有很大好处的。因为硕士期间会通过研究某一课题,提高一个人的思考能力、写作能力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但本科却并不会接触这些,所以读硕士会比本科在能力方面有很大提高。
写到这里,我觉得导师和硕士生的这个矛盾,现在这个体制和现状下是无解的,也只能导师和硕士生们互相体谅一些了。
(本文经新闻传播学研编辑节选)
(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