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记名嘴频离职,党媒人的价值去哪儿了?

2015年09月15日09:52  新闻专栏  作者:不是官话  
央视名嘴纷纷离职,党媒人的价值去哪儿了? 央视名嘴纷纷离职,党媒人的价值去哪儿了?

  文/张国营

  张泉灵、郎永淳等央视“著名员工”离职,受到社会广泛关注,抛开个人的特殊原因,“央视”本身带有的复杂性使其一丁点动作都会成为聚焦点。作为全国最受关注的党媒,它的官方权威性和市场竞争力搅拌在一起,既制造了不能有政治偏差和道德瑕疵的标志“国字脸”,也打造了全国人民耳熟能详的众多明星。我想,无论在央视工作有多少辛苦和困难,他们都比其他党媒的员工要幸运得多,起码他们的价值能够得到一定体现。

  我从毕业就进入党报工作,至今已有五年多,而遭遇的最大困惑就是个人价值如何体现和提升。我们被称为“记者”,但“党媒”这个前缀又限制了我们不能完全履行记者的职责,这使我们在稿件的生产过程、生产方式和写作立场等方面既不符合基本的新闻操作规范,也无法满足普罗大众的阅读需求。新闻稿件的真实性、时效性、思想性和用事实说话等要求,我们都很难做到或做全。例子不用多举,单从那些被吐槽嘲笑的新闻通稿中,就可以一窥我们的行业处境。而且我们的工作是带有很大的重复性,每年的宣传主题都大同小异,即便主题不同,操作方式也无不同,所以入行一两年就会丧失新鲜感,对以后的工作不会有太多期待。

  可以说,很多党媒记者是无法在行业内体现专业价值的,即便赢得了别人的尊重,也不是冲着记者个人,而是冲着所属单位。央视是一个政治性、新闻性、市场性等各种性质兼而有之的平台,总能让工作者找到一个价值归属,即便明星只是少数,但新闻的时效性、监督功能还是有所体现的。然而,很多党媒无法做到如此庞大和细致,除了为政治服务,既没有新闻专业性生产的大环境,也不具备制造行业明星的条件,栖身其中的新闻工作者实质上就是宣传工作者,工作的唯一评判标准就是政治正确、领导满意,而大多时候领导满意就代表了政治正确。

  如此环境下,很多党媒记者的价值并不体现在专业性上,甚至也不怎么体现在政治素养上,而是体现在社交能力上。从我的工作范围和接触范围中,我发现很多党媒记者的“逆袭”之路似乎只有一条,就是通过平时接触的政治资源来谋取发展,让自己也走上领导岗位。这也是我们这些党媒记者最津津乐道的励志之道,比如云南省政府副省长张祖林就是记者出身,我们报社也走出过县委书记、环保局长等领导干部。如果没有成功“逆袭”,就只能在本系统内做着日复一日的重复工作,领着不怎么高的工资,受着四面八方的压力。

  尤其在思想文化多元的时代,党媒记者的处境越加尴尬,宣传和新闻的矛盾变得越来越难以调和,作为宣传者的党媒记者虽然顶着记者头衔,但越来越和真正的新闻标准南辕北辙,成为一个吃着新闻的苦、顶着宣传的压力的特殊群体。而这种苦并不能创造大众认可的社会价值,甚至在领导不满意的前提下,连个人的工作价值都无从体现。

  党媒记者的困境很多时候是一种定位困境,在社会的关注期待和政治的强制约束下,定位自己是非常困难的。而解决困难的办法似乎只有逃离,要么转行干点别的,成为党媒工作的旁观者;要么自己当上领导,成为党媒工作的裁判员。

  入行五年,经历也见证了党媒工作者的酸甜苦辣,其实苦不怕,最怕别人认为我们这群新闻人只是“薪闻人”、媒体人就是“媚体人”,我们的工作似乎只有价格而失去了价值,但如何在原地扭转这种困境似乎又无奈乏力。我曾经带着这样的问题请教过一位学者型领导,他当过州委书记,也当过教育厅长,对很多问题见解独到,但面对这个问题,他给我的回答是:自己思考吧。

  (作者为云南普洱日报记者)

  (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立场。)

文章关键词: 张泉灵 郎永淳 央视

分享到:
保存  |  打印  |  关闭

推荐阅读

热文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