卓达PK无界后,会否有人血本无归?

2015年11月12日09:24  新闻专栏  作者:王海涛  
数十名不速之客“登门拜访”无界传媒 数十名不速之客“登门拜访”无界传媒

  文/新浪专栏 观察家 王海涛

  11月10日上午,无界新闻北京的办公室,来了几十个不速之客。无界新闻发布的消息说,这些人自称与卓达公司有关。这对于无界来说倒没有坏处,这个新媒体正需要“曝光率”。

  在此之前,无界曾在11月5日发布一篇名为《卓达新材百亿融资术》的报道,报道中说卓达的理财产品,“从利率上看,像是庞氏骗局”。这一报道,在一定程度上,让卓达的投资者产生了恐慌。

  在不速之客到无界“登门拜访”之后,卓达老板杨卓舒以一篇告投资者信的形式,回应投资者,并顺便与无界进行了一场PK。

  卓达是总部位于石家庄的一家房地产公司,据说,它的物业质量,在当地广受认可。卓达显然与传统的房地产公司,玩法儿不太一样。在石家庄的街头,有很多卓达的门店,在卖“理财产品”。

  一位家在石家庄的朋友告诉我,卓达在石家庄很知名,她周围一半的人,都有“投资”过卓达。她自己曾经成功投资过卓达的一个威海海景房项目,4年后,“白得了一套房”。

  无独有偶,我的一个同事,老家在石家庄。她说,2002年的时候,她家买卓达的房子时,被承诺一次性付款,可以在10年后在同一小区另外获得一套同样面积的房子。她家的邻居有一次性付款的,后来确实兑现了一套房子。这样的事情,我之前闻所未闻。如果不是同事这样说,我实在不敢相信。

  根据上述介绍以及我看到的相关报道,我对卓达的认知如下:

  这家公司,以高收益率,用“股权”进行社会融资,类似于自己搞了一个“金融市场”,避开了上市融资的复杂流程,这实质上是对现有融资困境的挑战。由于回报远远超过银行存款,而且有很多客户确实获得了高收益,这种融资形式,在当地吸引了越来越多的人进入。卓达的老板将这种方式比喻为,他有地,借钱买种子,种地收获后,给大家回报。卓达获得的资金,应该帮助其买进了大量土地,然后搞房地产开发等项目。

  按照当地人的说法,卓达的这种融资方式,已经成功运转多年。我认为这种成功建立在此前多年房地产利润丰厚的基础之上。换个角度说,卓达的融资模式之前之所以能成功运营,说明房地产行业确实存在“暴利”,以至于可以覆盖很高的融资成本。它如果一直成功下去,或许会被誉为“金融创新”,它如果突然失败,估计会被扣上“非法融资”的帽子。

  无界的报道,让卓达的故事面临质疑,一句“像是庞氏骗局”杀伤力极大。事实上,任何一个承诺高收益而覆盖不了融资成本的理财产品,都可以看作骗局,而曾经可以覆盖融资成本,不代表今后可以覆盖融资成本。所以,尽管有多年的成功经验,但无界的报道,依然让卓达及卓达的投资者受到了巨大的震动。据说,卓达总部这几天人满为患,业务暂停。

  我无意探讨卓达的模式,而是想借这个故事,重申当下投资者与融资者的焦虑。一个企业以高收益向社会融资,甚至将整个企业“金融化”,而且投资者甚众,这样的事情能够发生,一定起源于融资和投资的双重困境,这种困境将投资者和融资者“逼到了一起”。那些手中有钱的普通民众,不甘心被银行用极低的存款利息盘剥,那些急需“种子资金”的企业不甘心被现有的融资环境困死。所以,他们一拍即合。

  这种一拍即合之下,确实发生过不幸的事情。比如,现在仍未了结的泛亚事件,以及民生证券在山西的事件。投资者冲着高收益巨资进入,然后至今血本无归。尽管受损的投资者认为是遇到了骗子,我也相信有些事情的发生,不排除有些人从一开始就别有用心,但我还是不愿意用“道德和法律”轻易定论融资者无耻和投资者无知。

  我认为每一个高收益故事,设计者最初未必是为了骗人——因为庞氏骗局注定会破产的——而是相信其收益可以覆盖融资成本。但现实的不可控性,会将一些设计者推向绝境。这种不可控性,在中国尤其“丰富”,它包括股市动荡、产业政策变化、货币政策调整、国际经济形势转变等等,当然,还包括人性。这些不可控因素,可能会一夜之间让有些企业觉得“变天”了,一下子使得原本以为万无一失的游戏,显得很脆弱,一点风吹草动,就会让投资者失去信心,甚至进行挤兑,游戏便彻底OVER了。

  泛亚、民生证券、卓达的故事,所体现出来的投资者与融资者的焦虑就是,一方为钱放在银行账户上在持续“蒸发”而焦虑,一方为融资成本太高而焦虑。具体到卓达而言,站在媒体和政府的视角,都是小事一桩、轻如鸿毛。但对于当事方而言,如果搞不定这次黑天鹅事件,很快将是投资者与融资者两败俱伤,一毁俱毁。投资血本无归的事情,在2015年,太多了。一定程度上说,股灾的发生,也是大家突然失去信心进行“挤兑”所致。

  截至目前,媒体对于卓达的报道,还停留在批判、质疑,以及对其老板那篇公开信的嘲讽之上。媒体这样做,自然有它的道理,因为媒体只负责讲故事,但不必负责也无法负责解决上述两种焦虑。而从地方政府的角度,轻而易举就可以撇清责任,剩下的工作,就是让相关人员“情绪保持稳定”,至于是否有人会血本无归,只有血本无归的人才会关心。大致而言,我们的许多社会问题就是这样持续存在的——焦虑者负责继续焦虑,该讲故事的人负责继续讲故事,而维稳的人一定会努力维稳。

  当然,我写这么多,你也可以归结为万能的那3个字:然并卵。

  (首发公号“海涛评论”)

  (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立场。)

文章关键词: 卓达 无界 非法集资

分享到:
保存  |  打印  |  关闭

推荐阅读

热文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