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是为人民服务,你干嘛摆张臭脸

2015年12月10日10:57  新闻专栏  作者:不是官话  
都是为人民服务,你干嘛摆张臭脸 都是为人民服务,你干嘛摆张臭脸

  文/刘银平

  周日晚上6点半,正在卧室看电视,手机响了,接通后发现信号很差,走到客厅通话才正常。我很不好意思地麻烦对方重复一下刚才的话,一个原本温婉的女声突然很不耐烦地说:“我是电动三轮车、四轮车治理指挥部,你知不知道我打电话给你是干什么的!”其实我已经明白对方打电话的来意,县里设立了电动车进行区域,家用车辆要上牌。对方也许是通知我,前段时间办理的临时牌照可以换发正式牌照了。

  6点半,即便是正常的工作日也已经下班一个小时了,指挥部的工作人员仍然加班打电话通知,想来也是够辛苦的。但是和邻居们闲聊,提起他们却无不义愤填膺。一方面是因为县里出台的治理规定遭到多数人的反对和不解,一方面也是因为他们的态度。邻居大姐去办证时,工作人员说她的三轮车上找不到车架号,不予办理。旁边办证的群众提醒大姐,有些老式电动三轮车的车架号在一个相对隐蔽的地方,需要用螺丝刀撬开一处铁片。大姐找工作人员借一把螺丝刀得到的答复是:“找我们借,我有义务给你们提供螺丝刀吗!”

  其实给我打电话的那位工作人员我也见过,陪领导去他们单位检查时,留意到她与领导、同事沟通的时候也笑脸如花。工作中时常遇到一些人,面对服务对象,原本平和的他们会瞬间变脸,温婉的声音变得刺耳,温和的脸色充满戾气,变化之快常人莫及。

  记得刚到部里的时候,陪领导到一乡镇检查工作,领导吩咐我这个生面孔先去他们的便民服务大厅看一看。大厅里一位挺年轻的女孩,看到我就不耐烦地说:“你怎么又来了,给你说了领导不在,我管不了,你跑十趟也没用。”误会消除后,她连连致歉:“对不起,我脸盲,认不清人,以为你是那个找王书记解决外婆低保问题的人。”这位女孩说起话来,声音好听得竟也如天籁。

  另一位在窗口单位工作的朋友,同样是年轻的女孩子,时不时一起逛街、吃饭、聊天,感觉是个脾气很不错的人。一次去她单位办事,我想顺便等她下班一起吃饭吧,却不巧看到她与一位办事群众吵了起来。原本很小的一件事,双方的火气都显得莫名其妙,让我感觉需要重新认识她,“如果我需要经常来你上班的窗口办事,我们还能不能一起愉快地玩耍了?”其实,有时候想想自己也会有这个问题,熟人来了会分外热情,而接待群众会客气地保持距离。这是通病吧?只是一些人病重,发展为对人言语恶劣、百般刁难;一些人如我,刚刚开始。嗨,我得及时写下来,用以自我警醒——治病,真的要趁早!

  本性温和、宣称热情的公职人员,怎么一进入工作状态就变得面若冰霜?人家几句冷言冷语,一张臭脸就够你受。更何况有些同志还是一副趾高气扬、耀武扬威的德性!你凭什么呢?无非是公权力在背后撑腰!正如原本没有价值的纸币由于政府权威而近乎万能,世人皆看重,也就真的重要了。当行政权威被转嫁给具体岗位的人,职责被简化为职权的时候,前来办事者想得到平等对话的机会,也就难上加难了。

  一边喊着转变作风,一边积习花样翻新,“有关部门”拉仇恨的脚步一天也没有停止,不过落下“说的比唱的好听,做的比骂的还差”的名声。其实,无论是说得好还是做得差,都源于我们把自己看得太重要,失去了平常心。

  与其喊空洞口号,开空头支票,不如真正放低身段,承认自己所从事的工作和其他职业一样,仅仅是一份供我们养家糊口、找寻存在价值的工作,既不能高高在上也没有一味付出,所作所为对得起自己的薪水,足矣。

  (作者为河南公务员。首发公号“不是官话”。纸媒、新媒体或微信公众号转载改编,必须事先征得“不是官话”的授权同意,并注明出处。)

  (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立场。)

文章关键词: 为人民服务 作风

分享到:
保存  |  打印  |  关闭

推荐阅读

热文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