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招就可以让“阅兵蓝”常驻北京

2015年09月09日08:51  新闻专栏  作者:王冲  
三招就可以让“阅兵蓝”常驻北京 三招就可以让“阅兵蓝”常驻北京

  文/新浪专栏 观察家 王冲

  9·3阅兵前这半个月,心情特别好,感觉这不是北京而是洛杉矶。真的,很久没见到北京秋天之美了。郁达夫笔下的京城秋之意境借阅兵全飘了出来。低垂的白云、透亮的阳光、干净的空气,让我无论单双号都舍不得开车,而是步行去上班,妄图永恒地抓住这难得一见的奢侈品。

  每次走在大街上,开心之余偶尔也忍不住想吐槽几句脏话:谁XXX把我大北京折腾成这样了,统统抓起来关进监狱,都死啦死啦滴!

  无论开心、愤怒还是遗憾,其实用处并不大。北京人都知道,阅兵结束之日,便是污染返回之时,而且会变本加厉的报复性反弹,把之前的损失都补回来。

  通过奥运蓝、APEC蓝和这次更爽的阅兵蓝,我不仅没有失望,反而对国家治理污染的信心与日俱增,因为铁一般的事实和迷人的蓝天告诉我们,我们“有关部门”对污染来自何处、如何干掉污染源头一清二楚。

  知道污染在哪里而不去整治,要么是主观不想干,要么是客观情况干不动,要么是干了会有致命的后果。解决这些,三招足矣。

  第一招,解决地方领导主观不想干的问题。这需要靠政绩观的调整,长久以来地方官员做的事儿无非是提高GDP然后升官,其他都不认真对待。只有真正落实环保一票否决的考核体系,并启动媒体监督、民众监督等诸多配套体系,才能扭转领导干部的思维方式和发展模式。中国地方政府权利非常大,地方官不想干的事儿,中南海指令多强硬也会被抵消。

  对此我有信心。而且信心充足。

  30年前,有一件比治污更难的事儿,就是计划生育,这都干成了。虽然产生了诸多其牵牛扒房的悲剧和诸多争议,但从执行的角度,各级政府都显示出强大的执行力。治污这事儿,也同样的道理,只要地方官员们狠下心来,肯定能干成。

  第二招,解决客观情况干不动的问题。地方官员也不是神仙,即便全力以赴,也难免企业阳奉阴违。我所了解的一些地方企业,有各种应付检查和应付 媒体的办法。这就需要从企业入手,依法严格治理,让污染者付出惨重代价。企业讲究投入产出比,当污染行为带来严重后果时,企业自然会严于律己,做环保模 范。

  第三招,解决干了会有致命后果的问题。现在中央之所以犹犹豫豫,地方政府之所以畏手畏脚,根本还是考虑到成千上万人的饭碗问题。我认为对此要 由长远眼光。以制造污染最为严重地区之一河北为例,其实该省并不穷,有些只产生负能量的企业关停不会出什么大乱子。我经常去河北等地,我觉得关键是一些地 市人的意识落后,他们无论多么有钱也不肯把自己门口打扫干净,连自身卫生都不肯讲究的地区,更不会有保护环境的意识。这是地方文化的结果。厦门人民可以集 体散步赶走PX项目,可其他地区却拼命抢过来。更有甚至,为了私利,上了昂贵的环保也弃之不用。

  一切政治都是地方的,一个地方集体不负责任,必须强硬的法治手段和更为持久的教育手段同时使用。以惩罚遏制势头,以教育改变其心态。后者,是个极为漫长的过程。

  (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立场。)

文章关键词: 北京 阅兵蓝

分享到:
保存  |  打印  |  关闭

推荐阅读

热文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