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11时代终结于海啸(图) |
---|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1月13日14:29 新民周刊 |
国际救援折射的“海啸外交”格外引人瞩目. 海啸不是催生了新的国际秩序,而是验证或折射出当今世界的国际秩序。 撰稿/王义桅 就在印度洋大海啸发生后一天,本·拉登又出来讲话,号召人们抵制即将举行的伊拉克大选。不过,和以往不同,国际社会似乎对此毫不在乎,各方面反应寥寥——在大海啸面前,恐怖大亨也相形见绌了。人们不禁要问,这场海啸是否已改变了9·11后的反恐主题?换句话说,这场给印度洋沿岸12个国家带来空前灾难的大海啸是否终结了后9·11时代? 海啸是否会重塑国际秩序? 就其破坏力而言,印度洋大海啸显然远甚于9·11事件,只是9·11事件发生在美国,而美国借此做出了激烈反应,加紧了全球战略扩张。因此,同样作为一种非传统安全,印度洋海啸的国际影响首先取决于美国如何做出反应。美国政府起初反应迟钝,一来更关注伊拉克大选等事务,二来发生地震和海啸的印尼、斯里兰卡等国,并非美国喜欢的国家。但是不久,美国就发现这是重塑自身形象、主导地区秩序的天赐良机。美国国务卿鲍威尔甚至提出建议,要求布什政府“继续履行灾区义务,落实长远承诺,不只拨款协助当前的人道救援行动,更要为漫长而艰辛的灾后基础设施重建工作提供长期经济援助”。 其次,海啸及其随后的灾后救济折射出当今国际秩序的复合结构:其一,美国主导的单极世界。海啸发生后的第三天,美国总统布什就宣布要成立一个以美国、日本、澳大利亚、印度、加拿大和新西兰组成的核心赈灾组织(core group),更在随后宣称连联合国也加入了这个组织,单边主义冲动再次显示出来;其二,欧盟、中国等倡导的联合国秩序。美国的老毛病,引起了世界的警惕。在联合国官员斥责美国捐助太小气后,美国才加大了援助数额并迫于压力于1月6日宣布解散这个核心赈灾联盟。赈灾无疑提供了美国走向多边主义的机会,但是在美国急需解决其他问题(如朝鲜、伊朗核问题,巴以冲突,达尔富尔)上的未来走向仍然不确定;其三,地区秩序。海啸是对东南亚区域合作的检验和考验。东亚赈灾峰会的举行表明,东南亚的区域合作将在应对非传统安全等危机管理方面深化和拓展。 可以说,海啸不是催生了新的国际秩序,而是验证或折射出当今世界的国际秩序。国际社会本来就对美国打着反恐旗号推行美国单边主义反感,因而全球大赈灾将掀起政治波澜,冲淡反恐主题。 海啸背后的国际影响力角逐 百年一遇的大海啸掀起巨大的国际波澜。各大国纷纷抓住机会展开救援,但如此难得的国际多边团结合作中也分明带有“角逐”意味,这从竞相提高援助数额就可看出。因而海啸背后凸显了大国良性竞争的旋律。美、日、中、印各国的“海啸外交”尤其引入瞩目。 在海啸中受灾最严重的印度尼西亚拥有世界上最多的穆斯林人口。布什政府希望印尼和其他受灾国能加入美国的反恐战争。鲍威尔日前在视察亚洲受灾国时毫不隐讳地说:“美国的救助努力将改善其在穆斯林世界受到损害的形象”;救援是对“国家安全的投资”。然而,《华尔街日报》认为,印尼的一些穆斯林领导人对美国仍然持怀疑态度。另外,美国在印尼取得的进展不一定影响到其他阿拉伯世界的穆斯林国家。阿拉伯国家的报纸对灾难的报道很少,对西方国家领导的援助活动报道得更少。 美国的尴尬还体现在其主张上。布什政府主张以周边主要国家为中心进行援助,并具体提出设立由日本、美国、澳大利亚、印度四国组成的“中心救援团”,来致力于灾区救援和重建工作。而欧洲方面则提倡以联合国为中心提供救援。欧盟轮值主席国卢森堡的卫生和社会保险大臣迪巴尔·托洛梅奥1月1日在世界卫生组织总部针锋相对地指出,应该“以联合国为中心”实施救援行动。法国总统希拉克也附和托洛梅奥,主张由联合国来组建救援部队。 政治分析家们认为,欧洲之所以力图建立“以联合国为中心”的赈灾机制,不仅是因为欧洲游客中死亡者和失踪者人数较多,而更主要的是因为,“对于造成15万人死亡、10余国受灾的空前浩劫,绝对有必要进行国际规模的援助”。 日本积极救灾更有其自身利益考虑。日本媒体认为,小泉首相参加在雅加达举行的关于印度洋特大地震和海啸问题领导人特别会议、大规模派遣自卫队和提供5亿美元无偿资金援助等一系列积极援助对策,是因为日本强烈意识到了中国在此次救灾行动中的影响。日本的援助更着眼于外交方面的重要意义。因为,在2004年11月举行的“东盟+日中韩”首脑会议上确定,2005年内将首次举行“东亚首脑会议”,东亚共同体构想即将启动。该构想中包括推进与东盟各国签署自由贸易协定等内容,因此日本要对抢先一步的中国给予“阻碍”。日本要想实现成为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的愿望,迫使它也要显示出“日本对世界做出贡献”。 赈灾检验各国影响力 有史以来规模最大的人道主义救援行动,也是展示各国应急反应能力的机会,检验各国国际影响力。各大国积极投身赈灾,不仅是主观政治意图的反映,更是国际影响力的折射。 美国在海啸灾难中的最初表现受到了批评,但是布什政府随后做了调整。美国的援助从最初承诺的1500万美元追加到目前的3.5亿美元。美军航空母舰、空军的货运飞机以及海军补给船都参加到救援活动中来。到1月3日的短短一个星期美国就出动21艘舰只(包括林肯号航母编队)和80架军用飞机(包括17架C-130运输机、70多架直升机)。美国还考虑派出一艘拥有1000个床位的军方医疗船。美军的大规模参与成了救援活动中的一个独特景象。 美国计划为印度洋海啸的灾后重建工作提供长期资助。布什政府预计两个月内向国会提呈紧急预算法案,把对海啸受灾国的援助拨款,从目前的3.5亿美元增加3倍,达10亿美元。大额美元的援助资金,大规模军事行动,凸显了美国综合国力的优势和强烈的政治意图。 受灾国家中有观察家质疑,美军救灾恐别有用心,是要乘机挽回它在反恐战争中流失的国际影响力;但另一方面也得看到,美军在这次救援工作中所扮演的角色是相当独特的。因此,美军竟然出乎意料地在亚齐省受到灾区的热烈欢迎。今后几十年,美国在军事方面的优势仍将保持下去;美国也越来越倚重于军事实力达到其政治经济目的。 赈灾也同时考验了其他大国的国际投射能力。在印度洋海啸之灾发生不久,中国立即对受灾国提供了及时、持续而强有力的救援,并首次将应用于国内救灾的举国体制用于国际救灾,表现出同舟共济的善意和担当国际责任的勇气。 1月6日,中国总理温家宝出席雅加达的国际海啸赈灾峰会致词时承诺,中国愿根据受灾国需要,调整和补充救灾物资;帮助受灾地区重建道路、桥梁、学校和医院等基础设施,支持中国企业参与灾区重建;帮助周边国家、特别是协助受灾国建立地震监测和海啸预警台网,与区域各国分享中国风云二号卫星取得的信息和资料。这些都是结合中国软硬实力的举措。 可以预见,未来中国国际影响力的增强,将是经济推动外交、政治包裹军事的过程。 (作者系复旦大学美国研究中心学者)- 相关专题:新民周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