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中国新闻周刊第200期庆典专题 > 正文

雄性城市


http://www.sina.com.cn 2004年10月01日19:25 中国《新闻周刊》

  从1885年美国建造的纽约家庭保险公司大楼至今,高层建筑已经发展了一百多年。当今世界上,除了地球的两极 以外,已经找不到没有高层建筑的大陆了。1991年中国建筑大师张开济就指出高层建筑的弊端,这场争议到今天仍在继续 ,不过高层的建设也在继续。高层出现在城市中,不仅仅是意味着技术层面的问题,它作为现代化的橱窗展示,带给我们的究 竟是要现代化还是现代性的思索。

  摩天城市

  布鲁斯·威利斯主演的电影《第五元素》带给全世界一个疑问:未来的世界真会出现如影片中展现的汽车满天飞的情 景吗?其实早在上个世纪初就有法国建筑师提出“光辉城市”的说法:在高层塔楼上构筑大型城市花园,汽车道就设在半空中 ,地面则全是绿地。这个城市的规划所需费用是难以预计的,因此有关的种种设想只能在电影图书中得以充分地想象和发挥。

  高层建筑,这个19世纪末期的产物,自它问世以来,就备受关注,特别是成为好莱坞大片中最有利的道具。这其中 当以《西雅图不眠夜》和《哥斯拉》最为典型,前者男女双方的爱情因381米高的帝国大厦而生辉,后者则是所有的摩天大 楼被怪兽所向披靡地摧毁。从对力量的崇敬到彻底征服和摧毁力量,由崇拜到调侃再到困惑,其中也代表了人们对高层建筑的 反思过程。

  较之国外,我们的高层建筑则是姗姗来迟,特别是摩天大楼的出现,不过是近二十多年的事情。

  城市阳具

  中国的传统建筑是木结构体系,这就决定它和高楼无缘,只能向地面铺开、水平延展。往好里说是体现了“天人合一 ”的精神,俗称就是傍地走。

  所以在我们国家,高层建筑是舶来品。

  清华大学建筑学博士贺承军认为,中国人建筑审美能力实在可说是低得惊人。这句话可理解为当代的中国建筑堪称优 秀的该是凤毛麟角,而高层建筑是当代建筑中相当重要的一笔,它的成败自然更为人瞩目。

  因其造型设计的千篇一律,超高层在我们国家被很多人戏称为阳具,更有甚者称几乎在中国的每个城市都可找到此类 “景观”。

  其实这样的类比,早在18世纪末的时候就有。当时在建筑师勒杜眼中,一座大厦的平面并不是从功能得出某种结果 ,而是应该运用概念在设计中有意识地去展现它的功能。他给一家妓院设计出的平面图,就如同男性生殖器,当时以类似做法 设计出的建筑都被称作是“会说话的建筑”。

  可是当满大街都是一种模式后,建筑传达的就不是灵动,而是沉闷了。甚至走在某些偏远的小城里,忽然在一片矮屋 中有个高耸的造型刺入你的眼帘,强烈的不协调,展现给人的是有些滑稽和底气不足,有人将这种现象打趣为“自卑城市的催 情药”。

  摩天大楼自美国诞生起,就代表着权力和经济实力。我们国家在比西方晚了近一个世纪才开始涉足这块领域时,大有 要狠干一场的劲头,综观大中小城市,总有个直挺挺的冒尖物。摩天大楼本是个技术活儿,更要有雄厚的资金做后盾,一味盲 目地埋头蛮干,不免会遭遇嘲笑。

  朱大可在《上海:情欲的尖叫》一文中,将这种象征意义进行了全面地发挥:“上海是中国情欲地图上的女臀,也就 是把外滩作为上海的主要性感带或外阴部来加以评论(上海的另外两个传统性感带是淮海路与衡山路)。10年以来,在外滩 四周发生了巨大变化,其中最重要的变化包括:出现了两条阳具(带有一个巨大睾丸的东方明珠电视塔和造型上更加单纯的金 茂大厦)以及一大堆类似阴毛的建筑群落,而上海民众及其外地游客们曾经竞相爬上阳具的顶部,以便能眺望所有那些著名性 感带的伟大风貌。”

  政治影响

  追溯高层建筑的源头该是受到塔和教堂的启发。在中世纪的欧洲,教堂就是城市的核心,它的造型高于普通建筑,以 便向人昭示着上帝神明的力量。

  从1885年美国建造的纽约家庭保险公司大楼至今,高层建筑已经发展了一百多年。当今世界上,除了南极洲以外 ,已经找不到没有高层建筑的大陆了。

  它被称做是“20世纪最令人眼花缭乱的建筑上特有现象”,苛刻的建筑评论家赖特还曾宣称:“一个朝气蓬勃的新 世界就在于呈现一派繁荣景象,流线型的高楼大厦一座座拔地而起,直抵云霄。”

  这个初创多源于经济和商业需求的产物,在现有建筑类型中,摩天楼可说是最复杂的、最综合的,一旦建成,必然成 为城市的象征,就像说到巴黎马上让人想到埃菲尔铁塔。

  所以即便是在金融风暴来临前,新加坡、马来西亚、泰国等国家依然铆足劲儿地要争当亚洲第一高。据说,北朝鲜当 时也是积极响应投入,事实只能半路夭折,财力根本无法达到。

  高层建筑体量庞大,功能繁多,技术复杂,耗资巨大,就决定其修建要经过复杂的设计和建造过程,还要得到权威人 士或领导人、房主、房地产商们的支持认可。

  1984年贝聿铭做出的法国卢浮宫的扩建方案,遭到许多人的反对,可由于设计者是总统密特朗亲自点的名,就仍 然要将方案付诸实施。

  在我们国家中像中南海、天安门这样的历史建筑,“很长的时间内,在人们心目中它们已不再是一个历史建筑,而成 为党中央、毛主席的象征符号”。

  目前的建筑更是受到很多的制约因素。一位建筑师就曾说过,我们很少有高层能建得很漂亮的,这其中有很大一部分 的社会责任。我们的建筑规划永远赶不上变化快,这里面存在太多干涉的声音,长官的意志很重要,往往一句话可以把事先准 备的一切方案全部推翻。

  如今北京的长安街上一些当代建筑竟然成为北京人调侃的对象,他们把海关大楼说成是“大裤衩”;交通部大楼称为 “阴阳脸”;妇联大楼则是“肚脐眼”……为什么首都的建筑难以保持协调的风格和应有的水准?

  学者杨东平在《对城市建筑的文化阅读》一文中分析道:“各部门的建筑主要是由本部门按照一己需要设计、建造的 ,无论选址还是建筑风格,都是首都规划委员会难以干预和协调的。同时这种部门主义的建筑,较多地凝固了‘长官意志’” 。

  “权力所及,各个城市都不乏历届领导人留下的‘标志性建筑’。将个人的喜好蛮霸地强加于社会,把巨大当成伟大 ,把纪念性的气概不凡放在首位,而无视公共建筑方便、使用的功能……在一些城市‘领导人工程’、‘形象工程’仍呈蔓延 扩大之势。”

  在一些政治因素的影响下,高层已经变成了个人主义的纪念碑。

  迥异心理

  一部高层建筑史,也是人不同心理反映的折射。

  普雷斯科特说过:“高建筑物开始作为一种孤立的纪念物,可以从形式上被看作是视觉世界中具有未知其价的一根独 立石柱。”

  过去高层存在的理由就是强调一个焦点,一个居高临下的形象,或是生活中某些方面的重要性。像教堂塔,钟楼和清 真寺的邦克楼都是作为上帝无所不在的暗示而建造的。遥望衬着天空的高塔,创造出一种令人兴奋的轮廓或天际线,和周围的 景色造成强烈的对比。

  美国帝国大厦建成后,就成为一个重要的旅游热点和贵宾爱去的地方。海伦.凯勒造访后还写下,“让爱挖苦的人们 和神经质者之流去发泄他们对卖国物质文明和机器文明的抨击,在这个表层下面存在着帝国大厦多多少少表现出来的诗情、神 秘感和鼓舞力量。我从这座巨塔中看到了对美的精神境界的求索。”

  因其高大雄伟,高层带给人一种前所未有的力量和震撼,自问世以来,一直被视为纪念性建筑。随着城市风景摄影的 迅猛发展,高楼大厦成为摄影师们捕捉的热点,甚至他们对那些仍在施工的工地和未落成的高层建筑更为有兴趣,他们以一种 浪漫的手法表现城市的新居民对高层建筑和城市天际线的感受。

  与这种心态截然不同的是,1974年影片《摩天地狱》形象地表现了人们被高层办公楼火灾困在楼内的情况,这引 起了无数人对高层建筑强烈的恐惧与危机感。

  有些住在高层住宅里的人们,甚至不敢透过窗户向外望,更为严重者,则是惧怕地震的来临,像去年台湾的大地震, 高楼瞬间坍塌的情景,不禁让人心有余悸。

  高层不仅向人们昭示了美好的未来和快速的现代化发展,另一方面,它也能对某些人提供一种机会去回想他们的过去 ,埋藏他们的愁苦,并直截了当地结束一切。

  在帝国大厦落成之前,就有一名被解雇的工人从一个敞口电梯井上跳下自杀身亡。大厦落成后18个月,又发生了第 二起自杀案,迫使大厦警卫和售票人员开始特别监视造访者的表情:是否沮丧或孤独。

  这种建筑恰似一个钟摆:初次见到大楼十分地激动,甚至连大人都会迸发出童真般的震慑,再到企求自杀时沮丧的心 境,它带给人心理强烈的落差反映。

  两极相同

  高层建筑不仅给人的心理造成落差,同时以它本身为轴,不经意间又把人的地位划分为两极。

  作为首都,又是外来人口汇集地,北京这几年的房地产异常活跃,很多偏高档的高层住宅小区如雨后春笋般涌现,经 常出现楼盘刚开市,就疯狂抢购的情景。

  倘若你现在打车去北京的望京新城,必然少不了出租车司机的一番“盘问”,听听司机师傅的语气,你有种别样的感 觉,甭管你做什么,俨然在对方眼中已是社会的中上层人物。

  那十几幢拔地而起的高层建筑,赶上阴雨天,远远看上去还有点海市蜃楼的味道。短短几年的光景,小区周围已是高 楼林立了。

  “都说望京好,我专门去看了,不过如此”,一位从事建筑工作的人说道,“在北京,很多的建筑设计发展得都很畸 形,譬如说住在现代城就意味着进了高尚社区,要我看那不过是一堆建筑的垃圾。”

  清华大学一位建筑系的老师也谈道,“生活质量的高低标准应该是看你占有资源水平的高低,这其中包括土地资源等 各方面因素。曼哈顿中心的高级公寓,就是一户一个电梯,北京不可能达到这样的水平。”

  现在很多人脑海中固有的有钱人高尚生活,是时尚白领杂志给大部分人成功洗脑的结果。除了纽约、曼哈顿以外,真 正的有钱人是不追求高层的。

  这条泾渭之线在我们国家也开始浮出水面。一说谁现在住平房?要么是最穷的人,要么是最富的人,两种极端。

  大批大批的危房旧房改造,让一些老百姓整日核算着政府给予的补贴是否能让自己不亏;而与此同时,少数的大款们 已喊出“向农村前进”的口号,他们的理由是自由的呼吸,广阔的空间。

  那么可足劲头每月背负着银行贷款的人们,住进很多终日得不到阳光滋补的高层建筑里,盘算的是要有份稳定的工作 ,得以保证自己的这片“土地”属于自己,他们处于社会的中间层面。

  住宅如此,办公环境也如此。破平房四面透风,去趟厕所还要走上几里地,这情景无法和国贸大厦——冬暖夏凉的甲 级写字楼的办公环境相提并论,而独门独院的大四合院,累了晒晒太阳,望望蓝天,冬天烤着壁炉,这对那种封闭的写字楼又 是一种奢求。

  现代化在我们国家以高层为轴心走向两极,随着发展的深入,这种分化将越来越明显。

  “住宅运动”制造“土围子”

  我们目前房地产的发展现状是:在这个平均每年新增15亿平方米住宅、每年销售值可达数千亿至数万亿元的、堪称 世界第一的住宅市场,充满了建筑文明的进步、生机和商机,同时也存在许多缺陷和危机。

  房子越盖越多,可还是有那么多的人没地儿住?房地产的名堂越搞越花哨,很多不过是换汤不换药。

  著名建筑大师柯布西耶在《走向新住宅》中曾写道:建筑应该是时代的镜子。当今的建筑专注于住宅,为普通而平常 的人使用的普通而平常的住宅,它任凭宫殿的倒塌,这是时代的标志。

  基于此,去年由“中城房网”和一批建筑师、知识界人士共同发起的一次住宅观念和实践的创造性活动,美名“住宅 运动”。

  该项运动由沈阳华新董事长卢铿提出,他大谈住宅产业应有的三境界:科学、艺术和哲学。强调住宅不仅仅意味着简 单的居住空间。

  但是我们的现状恰恰就是多数人还不具备这个居住的空间呢,那么大谈艺术哲学便显得冠冕堂皇。

  我们现在的住宅产业是一个每年投资五千余亿元人民币的产业。在未来的30年中,每年平均还要新建住房约15亿 平方米。

  可是在王永飚眼里,我国绝大多数城市都在强调经济发展,城市规划考虑欠周全,许多小区已经成为了城市的“土围 子”,自成一体,戒备森严,贫富分化标志明显,在建筑师眼中,城市被封闭的小区实际划分了,成了“两边有房间的黑过道 ”。

  一家法国建筑杂志也因此称我们为“无质量的城市”。

  现代人的生活就是由封闭的写字楼、带玻璃的汽车、密封的电梯和防盗门挡住的住宅构成。这是否就意味着现代化呢 ?

  贺承军曾在《走进“新住宅运动”》中描述了诗意的栖居:应该由尊重个人价值的社会提供这样一些要素:环境便利 的生活与交通条件、参与环境制造的可能性即参与的途径、居住区的象征性与建筑群体的意向、安全而和睦的邻里关系、社区 服务。

  看似简单,而每一条的实现,都有漫长的道路要走。

  许安之就在世界建筑师大会上感慨道:中国的建筑师聚在一起,大多热衷讨论那些大型的、标志性的公共建筑,而国 外的建筑师则更关注如何为普通人设计更合理、更实用、更人性的住宅和城市环境。

  文/若是

  相关专题:中国新闻周刊第200期庆典


 【评论】【推荐】【 】【打印】【下载点点通】【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一
关键词二


热 点 专 题
F1中国大奖赛
《2046》公映
法国特技飞行队访华
网游天堂2新增服务器
2005新浪考研大讲堂
国庆出游宝典
“十一”缤纷车世界
全国万家餐馆网友热评
《性感文化的解析》

 

 发表评论:  匿名发表  新浪会员代号:   密码: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4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