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中国新闻周刊第200期庆典专题 > 正文

户籍放开的机会新一轮失业高峰过后


http://www.sina.com.cn 2004年10月01日19:26 中国《新闻周刊》

  户籍制度本身是计划经济的结果,是次生物,但是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它很可能成为一系列排斥市场发育政策出台 的原因。户籍制度为政府保护当地职工、排斥外来人口提供了一种合法依据,使得劳动力市场不能正常发育,从而既影响经济 ,又影响就业,政府又以就业困难为理由,推迟放开户籍的进度。户籍在这条因果链中,既是果,又是因。

  户籍限制不仅仅是出于经济上的考虑,还有政治的含义,属于政治经济学的范畴。至 于说人口增加给城市基础设施建 设带来压力等等,都是毫无意义的,说到底这是一种供求关系,需求大,就可以促进产业的发展。户籍放开的条件是福利差别 的减小,考虑到现实,应该在这一轮失业高峰过后。

  户籍限制是一个政治经济学问题

  新闻周刊:如果像石家庄这样的省会城市可以放开户籍,是否说明在全国取消户籍制度的条件已经成熟?

  蔡日方(社科院人口研究所所长,经济学博士):隔绝几十年后,栅栏突然放开,很自然地会有人认为农村过剩的劳 动力会蜂拥而至。我猜想可能也是。当然并不是所有的地方,但至少机会多的地方可能如此。

  所以,户籍放开从小城镇开始,这个思路是对的——我们暂且不管它的可行性。从城市到农村是有阶梯的,并不是中 间有一条杠杆,一边是城市,一边是农村,这个阶梯的一个表现是经济的活跃程度、就业机会的多与少,农村也存在这种阶梯 ,东部沿海地区发展起来很多乡镇企业,农民离开了土地就可以务工,而在中西部的大部分农村,农民就没有这种机会。小城 镇就是这其中的一个阶梯,有乡镇企业,可能还有国营企业和其他三产。

  阶梯的另一个表现是福利的多少、有无。中国的城市有一个特点,就是分不同的级别,直辖市、计划单列市、省会城 市、地级市、县级市,这种级别不仅对市长,对老百姓而言也有不同的意义。假设买一个户口,不同级别的城市因为福利不同 ,户口的含金量自然也不同。福利包括政府的价格补贴、公共服务设施、教育等。北京这样的大城市对人们的吸引力自然大。 而小城镇在城市系统中是福利最小的,人们除了可能得到一份工作外,很难再有别的。小城镇的户籍先放开,思路上没有问题 ,但在落实中会有问题。虽然从政府的角度讲没什么可担心的,但它对农民来说,普遍没有吸引力。另有一些城市放开户籍的 情况是,传统体制下遗留下来的福利已经没有多少,政府即使投资于基础设施建设,可能也不属于补贴性质,而是作为产业要 求回报。这个时候,户口不再有附加值,对政府来说,也不再意味着增加一个户口就要增加一份负担,政策放开不会有什么后 顾之忧。像北京、上海这样的大城市,财政补贴也越来越少,生活在城市里的居民向城市白拿的成分也越来越小,享受服务的 前提必须是纳税,为当地财政做贡献。

  也就是说,从城市到农村,福利这种阶梯越来越不明显,那么剩下的,就是经济活跃程度。北京、上海这样的大城市 近期肯定不会放开户籍政策,但恰恰是这样的城市对人们有吸引力。

  它们所采取的户籍限制不仅仅是出于经济上的考虑,还有政治的含义,属于政治经济学的范畴。一个级别较高的城市 可能会首先保护当地人的利益,中小城市不存在这种问题,但由于政府补贴得越来越少,政府在这方面的动机也不再强烈。而 北京、上海这样的城市仍会首先考虑保护当地劳动力,尤其作为政治中心的北京。现在考察政府,有一个一票否决制,即每年 考核政府的业绩,只要一方面的成绩没通过,就不会得到好的评价。考核的内容有很多项,各地也有不同,但最普遍的是两项 ,计划生育和重大社会事件,重大社会事件包括50人以上的上访、越级上访、上街、集会,而最容易引起这类重大社会事件 的,就是下岗,发不出工资、退休金。大城市有一个很重要的职能,就是维护政治稳定、社会安定,尤其北京,还要向中央政 府交代。这种情况下,政府就要保护当地的国有企业,其实就是保护国有企业的职工。企业经营亏损,政府给补贴,职工下岗 ,安置在企业的再就业中心,政府还要给补贴。在大批失业人员无法安置,政府要负担的情况下,肯定会限制企业雇佣外地劳 动力。另外一个因素是,现在国企改制、经济结构调整,大量人员失业,失业者总要有一个抱怨的对象,他可能抱怨改革、抱 怨市场,也可能抱怨外地人抢了他的饭碗,政府最不怕的就是后一种抱怨。稍加留意就会发现,城市媒体对外来人口的弊端说 得多,而中央级媒体相对就比较中性。政府在这方面愿意迎合当地人的排外立场。而民工作为一个群体很分散,又是一个弱势 群体,形不成谈判力量,也没有他们的舆论表达,容易被忽视。现在的问题是一个政治经济学的问题,这些政府也没有确切的 证据证明,说这些民工不利于城市的发展。在一些私下场合,他们甚至承认,如果没有这些民工,城市就不会发展到今天。尤 其像深圳那样的城市就很有感悟,北京其实也一样,北京的特殊性在于它要面对中央政府的要求。

  对外来人口的限制,更多是一种政治上的需要,而不是考虑到城市的长远利益。

  户籍放开的机会:新一轮失业高峰过后

  新闻周刊:是不是说抛开政治因素,作为一种经济选择,户籍放开的条件已经具备?

  蔡:应该是。10年前小城镇的户籍也是严格限制的,因为它也涉及到福利、政府补贴,要防止福利外流。随着保护 当地人需要的降低,政府会更看重外地人的生产力——喜欢迁移的人往往年轻、受教育程度高,生产力也高,政府更看重这方 面的收益,而增加人口并没有多少负面影响,户籍制度就会渐渐放开,甚至像石家庄这样的省会城市也可以放开。

  大城市、特大城市可能会有顾虑,但是设想像北京这样的城市,如果不需要保护国有企业、保护国有企业的职工,政 府不需要投入补贴,从政府的角度就可以放开,而对于外地人来说,福利的减少也会降低城市的吸引力,而且随着产业结构的 调整,简单劳动力会有就业困难,外面的人也不会盲目拥入。户籍放开只是一个时间问题,从小城镇到像石家庄这样的省会城 市,就证明了这一点。关键是条件成熟,所谓条件成熟就是福利差别的消失,一个城市如果以自我融资的方式发展,经济越发 达,纳税人的税越多,用于基础设施和其他社会保障的钱就越多,这种时候城市提供的服务、福利,不会被看作是一种损失, 因为完全是纳税人创造的,城市的发展取决于城市经济人口的生产性。另一个要考虑的条件,就是要等这一轮的失业高峰期过 去,因为在就业困难时期,很容易产生对外来人的排斥情绪——虽然问题并不在于外来人抢了当地人的饭碗,如果完全放开, 政府可能要承担政策风险。这段时期过去之后,经济活跃起来,人们最终会意识到外来人不是问题的症结,政府也不会有政治 上的紧张。

  取消户籍的先决条件就是以市场化为导向的改革。把失业、养老、医疗保障从企业转向社会,减轻企业负担,给企业 用人自主权,更有利于企业发展。这种时候,政府也会有一个理性的选择,它会发现保护劳动力市场、扭曲劳动力价格,对城 市经济发展不利。各方关系理顺之后,劳动力、企业、政府的选择都会是一种经济选择,而这种选择会有利于各方利益。政府 放开户籍制度,不会有任何代价。

  户籍制度有其产生的逻辑性

  新闻周刊:对户籍制度的选择,其实也就是对计划经济的选择,在当时是否有其合理性或者说必然性?

  蔡:这个很难讲。因为历史不能假设,说如果当初选择了市场经济会怎样。但是如果分析的话,这种选择是合乎逻辑 的。

  建国以后,国家需要很快富强起来,当时又陷入朝鲜战争,需要强大的重工业支撑。但是因为资金缺乏,重工业又是 资本集中的产业,如果依靠市场很难将资金导向重工业——资本由于稀缺而价格高,私人投资只会将资金投向需要资本少的产 业,于是国家把所有工业收归国有,实行计划经济。为了自我积累只能实行低工资,同时又要保证职工的基本生活,就压低农 产品价格。到1953年政府到农村收购农产品已经变得很困难,因为私商出价高,农民当然会把粮食卖给出价高的,于是政 府又实行统购统销。农产品价格低,农民不愿意种地,就流向城市,一方面重工业吸收劳动力少,城市不可能容纳太多人,另 一方面还要保证城里的供应,于是成立人民公社,集中资金、土地、劳动力,劳动力又是其中最活跃的因素,于是确立户籍制 度,把劳动力限制在农村。

  很难说是否合理,因为很难说重工业优先化战略是合理的。只能说它合乎逻辑,在当时的条件下要发展重工业,只能 建立一种制度保障,从这个角度说,户籍制度有其必然性。

  取消户籍最根本的条件是从计划经济转向市场经济,各种资源通过市场来配置,政府不再通过转移支付来补贴某些行 业、部门,户籍也就没有存在的必要。另外一个比较具体的条件是,经济发展,就业机会增加。至于说给城市基础设施带来压 力等等,都是毫无意义的,说到底这是一种供求关系,需求大,可以促进产业的发展。反过来,供不应求,价格高,也会限制 需求,比如北京的住房,如果需求超过供应,房价自然一路飙升,想进京的人不可能不考虑这种因素,一部分人自然会知难而 退。

  本刊记者/李立

  相关专题:中国新闻周刊第200期庆典


 【评论】【推荐】【 】【打印】【下载点点通】【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一
关键词二


热 点 专 题
F1中国大奖赛
《2046》公映
法国特技飞行队访华
网游天堂2新增服务器
2005新浪考研大讲堂
国庆出游宝典
“十一”缤纷车世界
全国万家餐馆网友热评
《性感文化的解析》

 

 发表评论:  匿名发表  新浪会员代号:   密码: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4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