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保留与演变 |
---|
http://www.sina.com.cn 2004年10月01日19:27 中国《新闻周刊》 |
一个民族有一个根,民族的文化在生存发展过程中,必定会在某个时间段释放一下它的底蕴。即使在现代生活中,人 也同样需要传统,并在传统中为自己的发展汲取力量 从大年初一开始,家住山东禹城市的王秀英家里的人就络绎不绝。80岁的王秀英德高望重,各路的晚辈都要来这里 拜年问候。他们往往是一进门先“砰”地嗑上一个响头,尽管王老太太也客气地拦着,但也是笑得特别开心,晚辈们也似乎只 有经过这个仪式才表达了 他们的一片诚心。在“文革”以后的很长时间,禹城曾经将过年磕头“移风易俗”给“移”掉了,但现在,似乎磕头这个礼节又慢慢回 到主导地位。 当然,那些在城里受教育的、更小的一二十岁的毛孩子在一旁偷偷笑着,做不来这个举动。从他们看来,20年后, 磕头这个举动可能就极其罕见了。 但对李平这样的年轻人来说,最有趣、最时髦的,就是能回到小城体验这样的传统。她这个地道的北京人,这些天整 天叫嚷着要买小年夜回四川的票,但一直还没有着落。朋友们劝她,跟你老公在北京陪你爹妈算了,何必千里奔袭,在偏远的 小城,过没有暖气的日子。令人吃惊的是,这位某重点理工大学的硕士生说,结婚头年的大年夜在娘家过,会克死公公,以后 的春节回父母家会把娘家越过越穷。 当然,那里可以随便放鞭炮,贴春联、跨火盆等繁复有趣的新人回家的礼仪也吸引着他们小两口儿 。 城市里的春节比较之下确实年味要淡得多了。春节是个热闹喜庆充满温情的节日,亲人团聚、贴窗花、挂春联、贴年 画、包饺子、放鞭炮、给压岁钱、满嘴吉利话,少了哪一样,似乎都让人有失落感。 张爱玲一篇散文里说,她小时有一次除夕夜玩得太晚,第二天大人因为心疼她,没有叫她起早,等她醒来,鞭炮的热 闹已经过去了,于是她哭了,觉得自己错过了“一年的繁华”。 而对于今天的北京人来说,“繁华”早已失去多年。 关于放鞭炮的争议似乎证明,传统力量还是足够强大的。自从1993年12月1日北京禁放烟花爆竹以来,这场争 论就一直没有停过。在中国的大部分大都市,禁放都是一种行政命令。支持它的人是从火灾、污染、噪音角度去考虑,每年春 节期间,在各医院的眼科都排着因为放爆竹而失去光明的病人。每年的爆竹之乡都会冒出不少严重的爆竹死伤悲剧。 今年,北京市1000多名小学生发了倡议,争当禁放烟花爆竹模范。北京市副市长孟学农表示,贯彻落实禁止燃放 烟花爆竹“口子不开,力度不减,态度坚决,依法办事”的原则没有变。 当然,这个新闻的背后,是在前几年市民的默认之后,这两年北京偷着燃放鞭炮的有骤增之势。直到正月十五左右, 市区内还时不时能听到鞭炮的响声。 北京郊区一些县就因为敞开了让人放烟花,成就了他们春节期间的假日经济。烟花爆竹卖得好,宾馆早早爆满,饭馆 里挤满了花钱大手大脚的北京人。一位在外企工作的程女士就连续两年开车到通州过初二,她以此怀念自己的童年时光,和她 七岁时的第一首小诗:春节到/妈妈买花炮/我在楼下放花炮/外婆在楼上看花炮/花炮响花炮亮/大家看了哈哈笑。 而一些地方政府以不禁放作为一种亲民的姿态而大受欢迎。比如上海从未禁放,而洛阳、杭州一度禁放而后又解禁。 一些知名文化人为此呼吁,从文化的角度反对“禁放鞭炮”。冯骥才先生的专栏文章《年,不能再淡化了》结尾处写 道,“杭州对鞭炮的开禁,应是用文化眼光对年的认识的一个进步。试问诸君,谁人与我同此见识?”作家陈村阐述他将怎么 过年时,轻轻松松地写出了“买几个炮仗放放,听一个响”。作家梁晓声说“在北影工作十年,只记住一个春节——带三四岁 的儿子绕到宿舍楼后去放烟花”。在人大三次会议上,包括冯骥才在内的五位作家联名提出建议:“要为广大群众放鞭炮创造 一定条件,而不是简单地禁放。过春节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一部分,应该引导人们以各种形式加以庆祝,但应加强管理。” 萧放博士认为,现代社会民俗心理的演变过程是漫长的,在古代,燃放爆竹有驱妖除魔的功用。到了现代,经济和科 学飞速发展了,人们仍然无法左右自己的命运,对于未来的不可知有种深沉的担忧,因此作为文化的惯性,人们还要借用传统 上的一些求福求利的方式,趋利避害。除了放鞭炮,还有压岁钱,用钱这种措施来确保孩子未来的平安喜乐。 从某些城市对鞭炮由禁放到开禁,似乎可以看到传统的力量,但在更多的方面,传统在继承过程中的转化是不以人的 意志为转移的,而且,某些改变已经逐渐形成新的传统。 农村哥们儿几个一起去拜年磕头,在城市里已经变成了单位一年一度的团拜会,将登门造访改成了电话拜年、电子贺 卡。但其内在的理念还是一脉相承的,萧放认为,岁时节日是人与人关系再造的时间。中国六七千年的农耕社会人口不太流动 ,造成了人际关系必须协调的迫切性。而现代社会人们也很重视关系网络,需要充分利用老关系建立新关系。所以现代人利用 了这个时间段进行社会关系的缔结创造和更新,以及调整和修复。 春节派发利市也是从传统发展过来的。国家派利市,放假七天。单位派利市,发放年终奖、工龄工资浮动一级。老板 派利市,人人有红包。商店派利市,纷纷打折扣。长辈亲友的利市就更不用说,反正是资金大流动,全民齐消费,再穷的人春 节也要吃肉,再忙的人春节也要回家,这依然是传统的力量。 过年吃饺子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千禧饺子馆坐落在北京南城的一个新建的居民小区里,去年春节它刚刚开张不久, 结果从三十到十五天天爆满,提前两天预订桌位都定不上。“当时,订餐电话不停地响,顾客有小区里面的,也有附近平房的 住家,一要就是几斤几斤的,到最后,我们的人手都不够了,大家忙得团团转。这不今年春节还有一个多星期呢,订位电话已 经打来了。”在这里工作的朱小姐说。 饺是交的谐音,表示相聚,和面是和睦的意思,大家吃着吉利,祝愿着未来。但大家凑在一起围着擀皮子剁馅包饺子 人们虽然热闹,却比较麻烦,而且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已经不谙此技,所以火了不少饺子馆。而以前盛行的将硬币塞在饺子馅里 的做法,因为不卫生也不安全所以被人们渐渐摒弃了。 而无庸置疑,除夕夜中央电视台的春节联欢晚会不过才有不到20年的时间,却成为中国春节的新传统,不看不行, 所以尽管大家看完就骂,最后还是要办下去。 北京师范大学民间文化所的萧放博士认为,一个民族有一个根,民族的文化在生存发展过程中,必定会在某个时间段 释放一下它的底蕴。即使在现代生活中,人也同样需要传统,并在传统中为自己的发展汲取力量。中华文化是新旧相续的文化 ,它的柔性和韧性决定了它不太会突然间中断和变异。因此,他断言,中国过春节的传统在未来很长一段时间内都不会有太大 变化。 文/堵力 天人合一 古人将新正月的前八天分别以六种动物和人、谷相称。正月一日为鸡日,即吉日。古人有用鸡辟邪之举,方法是杀鸡 著门或贴画鸡于门。从元旦开始,人们开始忙着拜年贺节。拜年在汉代便已流行,群臣在正月正日这天进宫朝拜,君臣同乐。 到了明清两代,官场拜年则发展成虚文的礼节,往往是“望门投刺”,不管认不认识。有诗曰: 不求见面惟通谒,名纸朝 来满敝庐。我亦随人投数纸,世情嫌简不嫌虚。在民俗信念中,初一到初四,是新年的狂欢日子,到了初五才恢复了平常的生 活。初五也叫“破五”,这天的习俗活动是“送穷”,而对商家来说,初五这天商家开业。正月的活动一直到了十五,才渐渐 平静…… 相关专题:中国新闻周刊第200期庆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