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服也疯狂 |
---|
http://www.sina.com.cn 2004年10月01日19:27 中国《新闻周刊》 |
去美国前,素喜洋牌子的春霖不知怎么被蓝布棉袄、侧襟棉裙和绣花旗袍迷疯了眼,几乎每隔几天都从外面带回一两 件定做的中式礼服,她终于拎着满满一箱20套价值5万多元人民币的中装走了,那是1999年南京雪花飘舞的寒冬。那年 冬天,沉寂了几十年的中式服装卷土重来,开始引领中国时尚。 而去年春节,中式小棉袄的爆棚热卖,可以说让中式服装从“另类”、“偏爱”、“ 演艺圈”等一小股暗流走向消费 主流。单说小棉袄一项,去年12月份,北京各大百货大楼就卖了七、八十万。从北京的秀水街、三里屯到各大小商品批发市 场,从北方到南方,遍眼都是小棉袄专卖摊儿。小棉袄如此,其他种类的中式服装,如“格格服”、“地主服”、“员外服” 、“蓝印花布大衣”等,无不扶摇直上。在北京,人们熟知的中味服饰品牌少说有十几家。从1998年开始,春节将至的一个月前,北京各大商场几乎不约而同上演这样一出剧目:邀请五六家有名的中式品 牌进驻商场,一来营造节日气氛,沾喜气;二来增加市场销量。最有名的牌子,如“阿尤”和“木真了”,月销量都在10万 以上。 王府井工艺美术服务部二层,开辟了金街最大的中式服装专卖区,并取名“华服”。二层的半个楼面,汇集了北京、 天津、浙江、台湾、苏州等近30个品牌。来此展出的中式服装都是较传统的那种,“杨成贵”最贵——3800元一件。 最早从国贸做起,如今又在燕莎、赛特落户的“苏罗”,眼光认准白领女士。据苏罗对顾客的统计,现在白领小姐出 嫁时至少要订一套中式礼服,有些写字楼女孩,隔二三个月就要订一套。在美国公司上班的刘可可说,不管工作还是社交场合 ,中式礼服都更像礼服。更有一些外企出面组织的party,请柬上注明参加者“必须着中式服装”。中式礼服成为近年来 社交场中的宠儿。 社交场合,名气最响的当属“严冰冰工作室”。衣如其人,严冰冰服装是以中国传统服饰和现代时尚相结合示人的。 从演艺界名人、大使夫人到时尚中人,在北京,每逢盛大晚会,都有不少着严冰冰定制的中式礼服者婀娜进场。严式礼服,一 般在1500元到3000元左右,价格不菲。尽管如此,如往年一样,今年元旦过后没几天,严冰冰已无暇接受春节服饰定 单,而今年的定单已超过往年。 柳红有一间自己的服装工作室,临近年关,她和朋友赶做了一批红布棉袄,老式布袢配以金黄铜扣,看上去又浓艳又 简洁。柳红本来只打算做十几件,然后发往秀水街和三里屯去卖。谁想朋友们得到风声,纷纷前来探营,尔后又带来朋友的朋 友,结果几天之内,红棉袄全卖光了。 可以说,从1998年开始起风的中式服装,到2000年春节已是狂风浪卷,来到2001年门口,仍不见有退潮 迹象。君不见,无论是春节前镜头闪过的十几个主持人,还是街头漫步的时尚男女,一水儿的中式服装。中装漫卷中国,让人 于世纪末,恍惚生发今夕何夕的隔世之感。 “服饰是一种文化状态,更是一种精神与心情的外化。”阿尤说,“节日服饰更是通过人们的穿着行为表现人间气象 。” 在国际上,中装似乎也格外地受到青睐,20世纪末,美籍华人vivian.谭的夸张中国符号和著名时装设计师 迪奥采用的大量中国元素为人熟知,西方艺术家们纷纷到中国寻找灵感。 十几年前,中国前国家领导人胡耀邦是第一个倡导外交场合要着西装的身体力行者,似乎那是中国走向开放走向世界 的一种姿态。西服的开放式敞领、宽松的剪裁似乎与此颇为协调。而中装,严实到下巴颌的衣扣,收缩的紧领,密实内敛的剪 裁,似乎也颇能契合中国传统。 与十几年前不同的是,当年西装的普及需要政治人物的倡导,而今天,中装的流行却完全发自民间。 本刊记者/许攀 相关专题:中国新闻周刊第200期庆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