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中国新闻周刊第200期庆典专题 > 正文

2003年01月13日:背水伊战


http://www.sina.com.cn 2004年10月02日20:19 中国《新闻周刊》

  儿子和老子不一样。他们的海湾战争也不会简单重复

  文/薛涌(发自美国纽黑文)

  英国一位内阁大臣私下透露,伊拉克战争的可能性,已经从去年底的六成降为四成。这一断言,马上受到英国外交大臣的肯定。英国是美国最重要的盟友,也将是伊拉克战争 的必然参与者。英国人的话,当然不是空穴来风。

  虽然布什宣布美国已经作好了战争的准备,但美国舆论中战争的火药味儿似乎已经不如去年那么浓。鸽派鲍威尔出来讲话多了,声称美国有把握同时赢得两场战争的拉姆斯菲尔德亮相少了。

  “邪恶轴心”论成了紧箍咒

  一年前,阿富汗战争出人意料地顺利,布什在国内的声望如日中天,甚至被称为美国最伟大的总统。在国际上,虽然各国对他有的是怨气,但没人敢向他挑战,使他成为人类历史上最有权势、最能够说一不二的世界统治者。

  也正是靠着这样的权威,布什用了一年的时间,把一个军力已经很难威胁其邻国的伊拉克,描绘成一个必须立刻除掉的威胁。

  布什在国情咨文中向世人阐述了“布什主义”外交,其中有几个要点:

  第一,即所谓“道德清晰性”。这是布什把自己与克林顿区别开来的最重要一点。克林顿被一些人认为是美国历史上智商最高的总统。他善于从各种角度理解问题,能够把握世界的复杂性,善于审时度势,随机应变。布什主义则把克林顿这种灵活、变通的外交术看成是投机取巧、丧失原则。布什标榜的所谓“道德的清晰性”,就是一把尺子量世界。不管伊拉克也好,伊朗也好,朝鲜也好,邪恶就是邪恶,只要敢犯美国一步,就坚决打击。

  第二,是先发制人的战术。这无疑是在威慑美国的敌人:不要轻易生事。

  第三,就是“单边主义”。布什在对伊拉克问题上,明确地向联合国摊牌:萨达姆必须被解除武装。如果国际社会没有勇气去干的话,美国将自己去干。

  现在朝鲜的核危机从根本上挑战了“布什主义”外交。布什政府已经发现:所谓“邪恶轴心”之说,等于给自己戴上一个紧箍咒,因而急于想回到“邪恶轴心”之前的时代。

  联合国的武器核查人员在伊拉克查了半天,什么也查不出来,美国却口口声声要打。朝鲜公开承认自己有核武器,并且把核查人员全都踢出国门,美国却一再强调:朝鲜问题和伊拉克问题性质不同,拼命想把这个邪恶的“轴心”砍断。

  许多政论家指出:37,000美军驻扎在韩国,全在朝鲜火力的射程之内。从技术上讲,朝鲜战争还没有结束,有的只是长期停火而已。如今人家又有了原子弹。要说威胁,朝鲜比伊拉克大得多。但是布什反复强调,朝鲜的核武危机是一场外交危机,不是军事危机。不仅先发制人不谈,似乎后发制人也不提了。

  在朝鲜问题上,美国不得不寻求韩国、中国、俄罗斯、日本的合作,不愿意独行。“单边主义”被搁置一旁。一年前,在布什发表国情咨文之后,英国的保守派杂志《经济学人》曾称,没有人敢对布什的话掉以轻心。如今,布什似乎在对自己的对手说:你没有核武器,就是邪恶,我非除掉你不可;但你若有了核武器,就不那么邪恶了,我以前的话不算数。

  布什外交的这一危机,是分析伊拉克战争的一个大背景。与其说是布什的伊拉克战略发生了变化,倒不如说是这一战略的政策框架受到了挑战。这种挑战,从根本上说并不是来自所谓鸽派,而且来自布什自己的“邪恶轴心”原则。

  战争是把双刃剑

  打赢伊拉克战争,对布什的政治生命将有决定性的影响。本来,在美国人眼中,萨达姆如同卡扎菲,被美国收拾了以后,难以再兴大浪。但是一年来,布什反复教育、说服美国人:伊拉克是美国国家利益的最大威胁,萨达姆不除,后患无穷。如今,70%以上的美国人支持伊拉克战争。这说明美国国民已经接受了布什的逻辑。如果布什把国民的情绪煽动起来后又放掉萨达姆,他将很难交代。

  民主党一直批评布什的伊拉克战争是因为抓不到拉登,要转移反恐战争的视线。如果伊拉克问题不解决,2004年大选时民主党就有了强有力的武器:你当总统这四年,拉登抓不到不说,还把萨达姆给放了,同时又让朝鲜拥有了核武器。

  这样的代价,布什恐怕付不起。

  要避免伊拉克战争,只有两种可能。一是伊拉克主动缴械,交出生化武器,或联合国核查人员将这些武器缴获。这样布什可以宣布不战而胜。二是朝鲜半岛局势急转直下,拖住美国的手脚。现在看来,前一种情况的可能性不大。后一种情况,则是布什尽量要避免的。所以,布什对朝鲜半岛的局势采取息事宁人的态度。

  然而,息事宁人并不能化解危机。“邪恶轴心”可以说是一把双刃剑。一年前布什挥着这把利剑砍向敌人,可谓雷霆万均。如今这把剑撞到人家的兵器上弹回,飞向布什。因为布什把伊拉克的威胁夸大,这场战争就变得非打不可。对于朝鲜半岛上更为危急的局势,只有假装看不见。但是,美国政界与媒体却开始盯着朝鲜不放,使布什不得不为自己避重就轻进行辩解。特别是目前核查人员在伊拉克一无所获,布什必须拿出真凭实据,来说服国际社会自己出师有因。

  民意调查显示,如果没有国际社会的认可和协作,美国国内对发动伊拉克战争的支持率就会直线下降。对此布什必须设法应对。所以,现在至少在表面上看,美伊之战障碍重重,有几分“一鼓作气,再而衰”的迹象。

  但也正因为如此,布什可能更希望伊拉克战争能速战速决,先挣得容易的一分,并希望对朝鲜有杀鸡给猴看的效果。

  布什不会轻言放弃

  伊拉克拥有两种武器:生化战,城市巷战。对于生化战,美国明确地表示将可能以核武器回击。估计是把希望放在世界舆论压力下的萨达姆不敢轻动。至于城市巷战,虽然对守方有利,但如果失去了总体的军事抗衡能力,城市守军的日子也并不好过。伊拉克的军队在海湾战争中就以投降快著称,一旦城市战开打,伊拉克军队能在城市里守多久,也可想而知。

  目前的评论家普遍忽视的是,美国军方有可能在城市巷战中试验新一代的技术,特别是陆上无人战斗器。从海湾战争到出兵科索沃,美国的空中高科技武器,已使地面战争显得越来越不必要。美国海外用兵时的伤亡风险,已低到和日常交通事故的风险相差无几的地步。但是,美国国内的不少政客和评论家也因此担心:这样的战争在公众中渐渐培养了一种打仗不死人的心态,若真碰上大的挑战,美国人可能会因怕伤亡而裹足不前,更不用说像二战时那样不惜代价地去捍卫自由了。

  美国对自己这方面的弱点比谁都清楚,而且一直在为在伊拉克打地面战争作多方准备。一年多前,布什在南卡罗莱纳州的一所军事学院的讲话中指出:“我们正在进入一个无人作战器的时代。各种各样的无人作战器将在陆上、海上、空中乃至外空发挥越来越大的作用。”

  美国陆军发展的“未来作战系统”,将由一组大大小小的机器人和无人驾驶战车组成。这些地面战争辅助器不仅可以从事侦察、战地运输、扫雷等危险作业,而且可以施放烟幕,甚至向冲向己方的敌人突然投放罗网,使之一时丧失行动能力,争取宝贵的作战时间。这样一套新科技虽不像导弹防御计划那样引人入胜,但将从根本上改变未来战争的概念。

  这些技术将在2004~2005年时开始投入使用。但正如无人驾驶飞机因阿富汗战争提前投入实战一样,伊拉克战争也可能使这些无人战斗器提前登上历史舞台,演出一场高科技的城市巷战。

  综上所述,伊拉克战争应是一场相对容易的战争,布什不会轻易放弃。

  但是“布什主义”外交的基本框架能否维持,则是另外一个问题。传统共和党外交可以用“现实的保守主义”来概括。即少唱高调,只争实利,一切原则随着现实利益来变通。这套纵横术,帮助美国赢得了冷战,也奠定了共和党在外交上的信誉。布什外交,则是“理想的保守主义”,即试图通过一个统一的道德标准,也就是“道德的清晰性”,推进美国的利益。其“邪恶轴心”说就是一个代表。

  如今看来,理想不得不迁就现实,道德不可能永远“清晰”。即使伊拉克战争旗开得胜,“布什主义”能够存在多久,也很令人生疑。

  被海湾战争伤害的中国人

  

  发生在遥远的中东的海湾战争,13年前直接伤害到了一些中国公民,他们伤痛不但存在至今,而且还在加深

  本刊记者/马韬 摄影/姜晓明

  “还有比我更惨的人吗?还有比我们这个群体更痛苦的吗?对于战争,我们的体会是切肤之痛,13年了。”孙渤对中国《新闻周刊》说。

  2003年1月4日,大雪把胶东半岛的烟台装扮得干净异常,使之成为一望无际的白色世界。

  “而我却是脏的,由于受到贫铀弹的核辐射,以及在海湾战争中受到的其他现在也不知道名称的武器的侵害,我已经不是正常人了,我的染色体已经有了变异,我的身体也越来越差了。当时和我一起在海湾地区工作的其他中国人,也都有类似的病状。现在我们经常联系,互相鼓励,继续活着。”孙渤说。

  海湾遗梦

  孙渤发表过一部10万字的书稿——《海湾遗梦》。孙渤是真把他的梦留在了海湾,根本不曾想到自己的一生已经被那场战争完全摧毁了。

  1989年7月,孙渤到中国驻科威特大使馆工作,此后随着该地区的战事变化,辗转其他国家,在联合国尚未宣布海湾战争正式停火之际,于1991年3月又被紧急调往科威特参加被毁的中国使馆重建工作,成为首批重返科威特的6名中国外交官之一。此后在那里工作到了1992年2月。

  外经贸部人事司1995年9月26日出具证明信,上面写着:孙渤为我驻科威特人员的紧急撤离做了许多工作,为保证国家和驻科人员的财产不受损失尽职尽责,不辞劳苦,完成了国家交给的各项任务。在艰苦的条件下,为恢复和发展中科经贸关系做出了努力,完成了各项工作任务。

  他冒着生命危险,在战火仍然频繁燃起、炸弹就在身边爆炸、地雷密布的环境下搜集材料,曾被伊拉克士兵武装扣押;后又帮助240多名中建公司的中国人及时安全地撤离……

  正是这些行动,将孙渤完全暴露在核辐射下。孙渤是当时在科威特工作的中国人员中清理战场、搜集材料最多的一个,这也使他成了有相关病兆的群体中最为严重的一个。一个生龙活虎的小伙子,现在变成了一刻也离不开治疗的病夫。

  当时在海湾地区的新华社记者江亚平有同样的病痛:“虽然我的问题没有孙渤那么严重,但同样在回国后逐渐出现了影响我的健康的相关病兆。”

  另外两位记者唐师曾、王继雨则称自己幸运:“现在的情况还没有那么严重。”

  痛苦的生存

  染色体严重变异,身体的免疫系统、神经系统、内分泌系统、呼吸系统、生殖系统等方面遭到了严重破坏 中国协和医院、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医学科学院及为中国主要领导人看病的医学权威王绵之等机构和个人,均为孙渤作出了类似的诊断。

  江亚平则全身肌肉、骨头剧痛,“疼的时候,我就跪在地上磨自己的膝盖。”他说。摄影记者唐师曾现在的身体免疫力极低,已经影响到他正常的野外拍摄工作。

  当时新华社驻海湾地区首席记者丁文,及当时的驻科威特大使馆武官曹彭岭,现在均患癌症。

  “你说,我还是个人吗?”讲述完自己的病情后,孙渤反问道。

  从1997年开始,孙渤不分时间地点,呕吐加剧,呼吸困难。面对记者,他几乎说一句话就停下,深呼吸后才能继续。他情绪不稳定。“我经常有管不住自己的时候,甚至还会打自己的耳光,反正也感觉不到疼。”孙渤说。

  与记忆力严重衰退的孙渤进行对话是困难的,他自己也承认:“我几乎记不住在说什么。”从破旧的沙发里起来,对他就像干一场重体力活。

  “我们这些人回来后,均有不适,后来发现我们的症状竟都一样,再后来,看到美国的一些关于患有海湾战争综合症老兵的报道,才知道,我们得的就是海湾战争综合症。得出这么个结论,我们都感到非常害怕。”

  “1991年4月,重返科威特后的一个月,我身体开始感到严重不适,胸闷、咳嗽、呕吐、头部剧烈疼痛、控制不住情绪。随后,这种不适加剧。我1986年以优异的文化课成绩和四年全优的体育成绩从上海对外贸易学院毕业,是我们那一年级仅有的四个有这样体育成绩的毕业生之一,身体强壮,但现在,成了治不了的病秧子。”孙渤不想回忆当时战场上的经历,说到那段往事简单带过。

  “任何响一点的声音,都会把我带回硝烟弥漫的战场,就像做恶梦一样。你根本理解不了那种煎熬。与其这样,我宁愿当时在海湾地区被一枪打死或被炸死,现在这种生活漫长而没有终点,折磨更大。我在那之前也取得了很多成绩,但在我就要走向事业辉煌的时候,一场战争把我毁了。”孙渤说。

  他还有过在火车上听到大一点的响声,被惊醒并翻下卧铺崴伤脚的经历。“在梦中的那一刹那,以为自己正在战场上。”

  孙渤的父亲现在患小脑萎缩,母亲眼睛哭得几乎已经看不到东西,不能生育、婚姻也于前年破裂的孙渤不但不能尽人子之孝,还让父母操心。。

  “上不能孝敬父母,下断子绝孙,中年又孤身一人,这是战争对我造成的最大伤害。”孙渤说到自己不能享受一个人最根本的天伦之乐时,情绪开始更大波动,“我原来认为自己日后还会有更好的发展,但现在,为了治疗而变卖家产,已经家徒四壁了。落差太大了。”

  “我现在已经不能从事正常人的工作了,精神上没有任何支撑,”说到这里,孙渤犹豫了一下,“我的性功能已经完全丧失。我也是个人呀,但是现在我在物质上、精神上已经得不到任何享受了。”

  这一点,正是江亚平、王继雨、唐师曾对孙渤最同情之处。“他的确什么享受都没有了。”江亚平说。

  “美国的海湾老兵现在正在争取去伊拉克,不是去打仗,而是去阻止战争的发生,因为他们知道战争的残酷,平常人是很难有这种认识的。”孙渤说。

  曾经的精神寄托

  有一段时间,孙渤找到了新的精神寄托。

  因为身体原因,孙渤从外交岗位被调回家乡烟台,边工作边休养。

  2001年3月一起和孙渤到中国军事医学科学院做检查的几个人,包括唐师曾,都承认,随着病情的逐步加剧,原来做的工作都受到了不同程度的影响。

  1993年调入烟台大学后,孙渤在身体条件允许的情况下,一周授课28节,曾经是该校外语系授课最多的人。

  “我拼命工作,就能暂时忘记病痛,而且还可以做出贡献。最初我还能站着讲课,后来坐着。有时候我就在课堂上吐血,但有同学们的理解,我也觉得值。”

  一直到去年,孙渤还是带着一身的病痛努力工作。在他来任教之前,烟台大学建校8年只有1个人考入孙渤的母校上海对外贸易大学就读研究生,而孙渤在四年的时间就带出了10个考入其母校的研究生。

  他的学生高润恒去年7月被清华大学录取,现已开始博士研究生学习。孙渤还向中国《新闻周刊》展示了这位同学的来信。此外,虽然自己经济拮据,但孙渤仍然资助他的学生张克伟2000元钱,令其度过学习的难关。

  “我8年做了18年的工作,这是校方给我的评价。”孙渤说到了自己的成绩,露出了难得一见、饱含成就感的笑容。

  对工作狂最大的摧残,莫过于让他丧失工作的权利。孙渤现在已经不能从事任何工作了,这种基于成绩带来的精神寄托随之破灭。

  相对于孙渤,其他几个人还好。

  “我还好,不管怎么说还能做具体的工作,疼痛还是能忍的。”江亚平说,“但给我按摩的盲人医师曾经和我说过,没见过背部肌肉硬得像一块铁板的,这种情况,说不影响具体工作也是假的。但我比孙渤要好,他现在什么也不能做,精神上很空虚。”

  唐师曾则明确表示,由于身体情况已经不像以前那样,所以现在很少有机会去自己想去的地方采访了。

  “现在知道孙老师的人是越来越少了,”烟台大学外语系大二学生何长彪对中国《新闻周刊》表示了他的担心,“我只是通过帮助孙老师复印一些材料才知道他的经历,孙老师自己很少和我们说起自己。我现在担心的是,以后的同学来了,不知道孙老师,连帮助他做点事的人都没有了。孙老师太苦了。”

  身体的价值

  “惟一支撑我的,就是我感觉我现在这个身体还有价值。我现在的精神还不错,就是因为这个认识在支撑着我。”孙渤一直想把自己的身体无偿献给相关的医疗研究部门,他甚至怕等不到那一天,现在已经想好了遗体捐献的事情了。

  孙渤不能拥有一个正常人所拥有的梦,现在的一个不“正常”的梦想,能不能实现?

  孙渤的新梦就是把自己变成实验品:“在中国,我们这些饱受现代武器侵害的人不多,然而,这个群体却有巨大的研究价值。如果能通过研究我们这个群体,得到缓解甚至找到救治‘海湾战争综合症’的方法,那在战略上的价值得有多大?”

  “但是我辗转了很多医院、医疗研究机构,都没能实现我的梦想。我身体这么多年的变化,是多么珍贵的一笔数据,但现在,一点系统的记录也没有。如果就这么死了,一点价值也没有了。我们这个群体对于对治疗这种病是有价值的,存在价值却被忽视了!”

  “王绵之老先生曾经表示,不要漠视我们这个群体出现的新病状,要新事新办,如果漠视,就是失职。在海湾战争中有80%的武器是首次使用的,需要我们国家就此作出研究。但遗憾的是,到现在,我们这个群体仍然没有得到相关部门的重视,甚至在我们治病的过程中,还有一个高级研究部门的领导人说我们没病,不要往‘海湾战争综合症’上靠了,好像我们这个群体在利用这种病,我们感到无比的气愤!我们有很多病历,上面都有非常专业的诊断结果,怎么还会有人这么说呢?我们在海湾地区的时候就有很明显的反应了,难道还要回到中国后才装病吗?”孙渤对他求医路上曾经遭受到的误解一直愤愤不平。

  江亚平则说,“2001年3月我们一起在北京治疗时,孙渤就向中国军事医学科学院表示了他这个想法,2001年3月,中国军事医学科学院给我们这些在海湾战争后身体有明显变化的人——我、孙渤、丁文、曹彭岭及王继雨,做了一次免费的体检,有一个结果很能说明问题:我们五个人全部是染色体变异。染色体变异在普通人中只有千分之二发生率。五个人中丁文和曹彭岭还身患癌症。专家都清楚我有病,但都不能确诊是什么病。正是因为不能确诊,我们这个群体才有被研究的价值,这也是王绵之老先生的观点。”

  “我以前壮如牛,现在却被感冒害得冬天不敢出门。在1995年曾大病一场,就是由感冒引起的,虽然和我以前的体质比很不正常,但还没太注意。1998年,北大医院抽了我的骨髓化验,确定为再生障碍性贫血。现在的身体抵抗能力已经很弱了,很容易得重感冒、肺炎、肝炎等,身体发生这么巨大的变化,和我当时在海湾地区的经历有关。”

  “我比孙渤幸运多了,我现在恢复得不错,不会影响我的具体工作。但孙渤的这种想法很有价值,虽然我们这个群体很小,但的确值得专门进行研究。对待这种现代战争中出现的新情况,应该有前瞻性的眼光。”王继雨说。

  阿富汗去年也受到贫铀弹的打击,贫铀弹的危害就发生在中国的邻国。再有,现在国际恐怖主义肆行,提前研究我们这个群体,也是目前反恐的一个重要课题。谁能说恐怖主义分子就不会使用类似武器呢?孙渤的梦想如果能够实现的话,那就是办了一件好事,一件伟大的事情,对中国前瞻性地介入这个领域的研究有重大的意义。王继雨解释道。

  孙渤:再赴海湾

  孙渤现在正在等签证,他要自费去科威特治疗,同时也是身体力行宣扬和平。

  “中东地区的一些国家,还有美国,对海湾战争综合症的治疗很有心得,但不公开。如果能把我及我们这个群体当作实验对象的话,我觉得我们国家也会在海湾战争综合症上有突破。这个想法2001年3月被拒绝后,我还一直还主动和很多研究机构联系过,但仍然没有任何回应。也有很多朋友正在帮我联系,都希望我的这个想法实现。”孙渤说。

  “对个体关注我是个突破,中央领导、山东省委领导都对我的事做过特别批示,我非常感谢。指示明确,但落实方面,我是着急的,我现在一直在等那些指示更好地执行。2001年的11月18号就有了批示,但我希望能执行得再快一点。”

  “我也想活命,想好好活着,但现在这种根本就没有确诊的常规性治疗,我感觉我就是在等死,而且等得没有任何价值。如果能有系统的研究,说不定中国对海湾战争综合症的治疗有突破的时候,我也会得到延续生命的机会。”

  “很简单,我想活着,想做事情。”孙渤说。

  美国:不战而屈伊兵?

  1月27日之后,布什随时可能扣动战争的扳机

  文/苏北

  各种战前演习频频在海湾展开。1月27日,联合国武器核查小组负责人布利克斯将向安理会提交对伊拉克武器核查报告。如果萨达姆不能让美国满意,布什随时可能扣动战争的扳机。

  不战屈人的战略筹划

  面对这场自己“买单”的战争,面对国民们心头挥之不去的越战阴影,布什扣动战争扳机是下下之策。

  法国战略学家博福尔先生在《战略入门》中曾断言:“现代化的战争本质是一种战略性的战争;政治权威对它的控制,远比过去任何时代都更严密。”

  “9·11”事件及美国一系列军事行动之后,“战略战争”由此而日显突出,其实质是一种全新的、“无形杀伤”型战争形态。它所遵循的是“融合政治、经济、外交、思想、心理以及军事于一体,以扰乱对方阵营,削弱对方国力,使之孤立,以至于溃灭的战略”,达到“不战而屈人之兵”的目的。

  为此,白宫一是重兵压境,不断给联合国和巴格达当局施压,在国际上挤压巴格达当局的空间,迫使萨达姆严格遵守决议。二是积极开动宣传机器,让阿拉伯人知道“美国不想伤害伊拉克平民”,以“收买中东民心”,取得道义上的支持。三是鼓动伊拉克发生军事政变,或是萨达姆提前退位,或是通过非大规模战争的其他方法迫使萨达姆下台。目前,美国总统布什已经正式批准9200万美元经费,用于训练伊拉克民兵,帮助推翻萨达姆政权。

  种种迹象表明,美国正从军事、外交和舆论等多方面进行实质性的战争准备,而且节奏正在加快。

  非传统的战争模式

  以美国军事打击阿富汗塔利班为标志,传统战争的概念被打破,现代战争形式既包括高精度精确战、信息战,又包括心理战、经济战、金融战等等。未来对伊作战一定是多种方式综合运用的战争模式。其主要有:

  高精度非接触战。如果说海湾战争是读时战争,科索沃战争是读分战争,那么美对伊军事打击可能是一场地地道道的读秒战争。高精度武器带来的是“非接触战争”。美军将在海、空、天作战平台上携带高精度的打击武器,在伊有效防卫范围之外实施远距离攻击,地面部队则退居到保障和配合的位置。以美国战斧式导弹为例,这种多用途巡航导弹,可从海上或空中平台发射,且命中率不断提高,其误差在1米以内。它可由B-2等战略轰炸机在距离目标1000多公里以外发射,被袭击的国家很难对飞机进行报复。

  信息瘫痪战。在现代高科技战争中,没有制信息权就没有一切。有效的打击是使敌军瘫痪,而不是彻底将之摧毁。在对伊作战中,美军可能会动用几乎全部军用卫星系统,甚至还会征用部分在轨的商业卫星,为参战部队提供侦察、监视、通信、预警、导航、定位、气象等重要的作战信息保障,对伊拉克C4I(指挥自动化系统)实施有效瘫痪,使萨达姆“耳聋眼瞎”。

  心理战。在伊拉克向联合国提交大规模杀伤性武器报告后的第五天,美国又开始了自1991年海湾战争结束以来的“倒萨”广播,用其“特种武器”向伊拉克腹地打响了“倒萨”的第一枪。与此同时,美军中央司令部开始向伊拉克南部城市发放480,000张传单,对“倒萨”广播的播出时间和频率及收听方式进行了宣传。去年12月25日消息称,包括美军心理战作战部队的陆军特种作战部队正在准备开赴伊拉克。

  速战速决的外科手术战.

  军事分析人士认为,如果美国最终打响伊拉克战争,美国的科技和武器优势,将保证这是一场“一周左右”结束的速战速决式的“外科手术式”战争。

  预计战术运用上仍是“三步走”脉络,即先进行战略轰炸,摧毁伊拉克交通、通信、供水、供电等基础设施、瘫痪伊拉克防空系统;然后进行战术轰炸,打击地面部队进攻方向上之伊军部队;最后进入地面战斗。

  美军专家预计,战争开始几个小时内出动的飞机数量将达到500架至1000架。其中B-2隐形轰炸机尤其引人关注,据称16架该型轰炸机可在战争首夜炸毁200多个目标。与此同时,特种部队将深入伊拉克南部、北部和西部,以夺取伊军空军基地。战斗机、轰炸机、无人侦察机、加油机、救援直升机等美军飞机将“倾巢而出”。

  美军可能争取在10天甚至更短的时间内进行空袭,地面进攻甚至将与空袭几乎同时进行,以便让美军在最短的时间内完成对巴格达的合围。

  1991年海湾战争,美投入军力近55万,此外还有20多万盟军。目前美军认为战端一开,除巴格达周围的十几万共和国卫队会拼死抵抗外,伊军不会有效抵抗。对于美军出动多少地面部队目前还有争议。国防部长拉姆斯菲尔德主张先投入7万兵力,必要时再增兵;军方认为这是冒险,主张一次投入20多万兵力,从气势上压倒对方。

  南部将是主攻方向。科威特、卡塔尔已同意为美提供空军基地,沙特虽然不会向美提供空军基地,但会默许美军战机飞越其领空;在西路,美军可能通过约旦进入伊拉克,叙利亚则会态度谨慎,与美保持距离;在北路,美军将利用土耳其空军基地,进攻伊北部。年前,据土耳其《国民报》报道,一旦美国发动了打击伊拉克的战争,安卡拉当局将会开放5个空军基地作为援助,其中包括1991年海湾战争期间提供给美国的南部一空军基地。

  生死萨达姆

  

  伊拉克战争能否打起来,迄今仍是个未知数。萨达姆的命运结局却充满了悬念

  本刊记者/胡奎 孙亚菲

  “我们有信心采取军事手段解决伊拉克问题,但这是最后的手段。”新年年初,布什在得克萨斯州一个军营演讲时这样说。

  据1月1日出版的沙特《祖国报》报道,布什在给英国首相布莱尔的一封信中说,为了避免发生军事对抗,可以通过外交途径解决伊拉克问题。布什在信中称,美国保证萨达姆以及萨达姆选择的人安全离开伊拉克,他们并不会受到任何虐待;美国还保证,萨达姆和他的亲信在流亡地不会受到法律、政治和财务方面的惩处。

  美国大兵压境之际,一些阿拉伯国家的人士仍对和平前景抱一线希望。据报道,卡塔尔曾主张萨达姆带上新婚的、年方27岁的第四任妻子伊曼去摩洛哥流亡,沙特等阿拉伯国家都支持这一“合理化建议”。

  而据美国的消息灵通人士透露,某一个阿拉伯国家目前正在加紧修建5座宫殿,这是为萨达姆和他的随从人员准备的。

  迫使萨达姆主动放弃政权出国流亡,被认为是最符合美国人期望的结局。此外,美国人为萨达姆设计了“投降、被暗杀、被武力推翻”等命运结局。

  萨达姆会选择流亡吗?

  萨达姆会接受美国及阿拉伯国家的流亡安排吗?北京广播学院当代国际问题研究中心主任刘洪潮教授的分析是,从目前来看,可能性不大。

  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副院长贾庆国教授,把萨达姆自动下台称作是“自杀性选择,搞不好,他会被审判甚至有杀身之祸”。

  “狗尾巴永远不会直。”伊拉克一位官员如此回应布什在得州军营的讲话,其言外之意是,美国的险恶用心不会改变。2002年8月,卡塔尔外交大臣哈马德·阿勒萨尼向萨达姆提出流亡建议时,萨达姆甚至生气地让他“滚出伊拉克”。

  美国国防部长拉姆斯菲尔德等人在谈及萨达姆出国流亡的可能性时,曾列举伊朗前国王巴列维、海地前总统杜瓦利埃,还有菲律宾前总统马科斯、尼加拉瓜前总统索摩查等先例。刘洪潮指出,虽然这些都是名声不佳的独裁者,但又都是美国的朋友,所以美国为他们的流亡提供了安全保证。

  可供萨达姆参照的例子,是前南斯拉夫领导人米诺舍维奇,他最终被美国人以战争罪送上了海牙国际法庭。还有柬埔寨的红色高棉组织,早在上个世纪80年代初就被搞下台了,但美国人直到上个世纪90年代,在其有关领导人已经死去的情况下,仍主导联合国通过对其进行审判的决定。萨达姆当然无法幻想自己的结果会比他们好。

  事实上,尽管布什曾表示若萨达姆选择流亡可放其一马,但他并没有保证萨达姆将来不会受到任何形式的追究。相反,人们听到了很多美国策划如何将萨达姆送上审判台;一些美国人还认为,只有对萨达姆等人进行彻底“清除”,才能“解心头之恨”。

  美国助理国务卿约翰·博尔顿就是持这种观点的人之一。他把“清算”萨达姆等人与“二战”后清算德国纳粹相提并论,称“不根除萨达姆及其心腹,一个新的伊拉克就无法诞生”。他指出,这些人的存在将使“伊拉克问题”无法得到彻底解决。

  刘洪潮教授认为,萨达姆的个性也决定了他不会选择流亡。中国人民大学国际关系学院美国研究中心主任时殷弘教授也表达了相同的看法:“对萨达姆这样的独裁者来说,要他自动下台,只有一种情况,就是他确信这场战争最后将带来他掌握的政权的完全毁灭,否则决不会主动下台。”

  1月6日,萨达姆发表措辞强硬的电视讲话,指责联合国核查人员目前在伊境内所从事的是“纯粹的情报工作”,还称“人民已经做好了抵抗任何侵略的准备”。之前一天,他的共和国卫队还进行了一场保卫巴格达的军事演习。

  各种迹象显示,流放萨达姆或让他自动下台的计划不得不面临流产结局。

  萨达姆为自己备好子弹?

  布什曾多次强调,解除伊拉克大规模杀伤性武器的惟一办法是除掉萨达姆。

  白宫发言人弗莱舍则明确表示过,希望“伊拉克人民”暗杀萨达姆。他说:“如果伊拉克人民自己动手,一颗子弹的花费要比这场战争便宜许多,不管采取何种形式,政权变更都是受欢迎的。”

  弗莱舍如此公开鼓动伊拉克人暗杀萨达姆,是白宫对实现伊拉克政权更迭目标的非军事方案最露骨的表白,在朝野各界引起震动。因为1975年,当时的美国总统福特曾颁布行政命令,禁止美国从事或图谋从事暗杀活动。因此,至少目前在美国,以暗杀方式对付萨达姆是非法的。

  虽然美国政府没有明确表示要废除这一禁令,但据报道,中央情报局等部门自海湾战争之后就从未停止过暗杀萨达姆的行动。这其中,既包括中情局谍报人员的直接行动,也包括其“亲密伙伴”以色列情报组织“摩萨德”的行动,还包括中情局资助的伊拉克反对派的暗杀活动。在美国人千方百计试图以一颗子弹结束萨达姆的同时,有报道说,萨达姆自己也早已备好一颗子弹。

  刘洪潮教授认为,若战争开打,就不排除萨达姆被打死的可能性。而萨达姆的个性决定了他是不可能允许自己被捕受辱的,他可能像当年的希特勒一样绝望地自杀。

  郭震远研究员认为,若美军事行动进展不力,美伊军队陷入胶着状态,则萨达姆能否在短期内被推翻或被从肉体上消灭,仍将是个问号。他也有可能像拉登一样神秘地消失。

  沙特《祖国报》说,现在不要把问题看死,“在最后时刻,什么事情都有可能发生”。

  相关专题:中国新闻周刊第200期庆典


 【评论】【推荐】【 】【打印】【下载点点通】【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一
关键词二


热 点 专 题
F1中国大奖赛
《2046》公映
法国特技飞行队访华
网游天堂2新增服务器
2005新浪考研大讲堂
国庆出游宝典
“十一”缤纷车世界
全国万家餐馆网友热评
《性感文化的解析》

 

 发表评论:  匿名发表  新浪会员代号:   密码: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4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