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天津建卫600周年纪念专题 > 正文

北宋大师描雪景 津门识家植寒林


http://www.sina.com.cn 2004年10月12日01:06 城市快报

  立刻注册新浪免费邮箱,激活1G空间

  记者 黄卫/城市快报

  《雪景寒林图》,一幅堪称国宝级的书画作品,天津艺术博物馆的“镇馆之宝”。原天津艺术博物馆馆长崔锦先生介绍说:“就是这样一幅国宝级的书画作品,先后两次出现在天津,几经转手,如果不是天津藏家的拼力保护,恐怕早已化为灰烬。”

  坐落在解放北路与承德道交口的天津艺术博物馆,是全国及本市收藏界人士热心向往的地方。馆内藏品丰富,陶瓷、青铜器、古玉、古印玺、书法、绘画、文房用具等稀有的传世艺术品数不胜数。其中,一幅堪称国宝级的书画作品,是被称为“镇馆之宝”的《雪景寒林图》。天津文史馆副馆长、著名文博专家崔锦介绍说:“这一国宝级书画作品,先后两次出现在天津,几经转手,如果不是天津藏家的拼力保护,恐怕早已化为灰烬。”

  安氏父子 寻得古人旷世作

  圈内人对于《雪景寒林图》以及作者范宽的名字早已耳熟能详,而不谙此道的人士或许十分陌生。不过,范宽的名字以及他的作品,却影响了他以后的无数著名画家,把他称为一代宗师,也不足为过。崔锦介绍说:“范宽是陕西华原人,是北宋初(与李成、董源齐名)“三家山水”画家之一。三人都师承荆浩,属北方派系,即描绘的多半是黄河中游一带的崇山峻岭。而范宽的画风更显雄杰、浑厚,尤其独创一种画“雪”的景观,在北宋山水画中成就较为卓著。

  范宽的画,在《宣和画谱》著录御府收藏有58件,米芾记载看过30件,加上公私收藏记载约有一百余件。流传至今的只有极少一部分,但能够证明为范宽所作的,仅《溪山行旅图》与《雪景寒林图》。但是,《溪山行旅图》目前存于台湾,在祖国大陆能见到范宽真迹的,恐怕仅有天津。”

  生于北宋初的范宽可谓惜墨如金,留给后人观瞻的作品万分难得。不要说在当今,即使当年,皇上想看看范宽的画,也要提前预定,所以,藏在宫中范宽的作品,如同宝贝一样被藏了起来,其他人要想看,还真不容易。

  崔锦告诉记者:“明代后,《雪景寒林图》不知流落何处。明末清初,不知何时被天津收藏家安岐父子得到。现在,该画卷上“蕉林”、“蕉林收藏”朱文方印两枚和“观其大略”白文一枚,以及见录于安岐父子编写的《墨缘汇观》上,有“安氏仪周书画之章”、“思源堂”白文方印两枚和“麓印”朱文方印一枚。这些印章证明,这幅画在那段时期,确实在天津收藏家手中保存,安岐称赞这幅画为“华原平生之杰作”。不过,在《墨缘汇观》上,没有表明安家如何得到的这幅画。现在有一个猜测,由于安家来自朝鲜,并不是天津当地的居民,有可能是从朝鲜带回中国的。如果是这样,那就证明,这幅画曾经一段时间流失海外。”

  珍品新现 真假难分尚是谜

  国宝级的《雪景寒林图》已经不能让人随便观赏本来面目,但其复制作品,依然透露出作者高深的笔力。画中雪峰屏立,山势高耸,白雪皑皑。深谷寒林间,萧寺掩映,流水预凝,峰峦沟壑间云气万千。什么叫冬天的肃杀、哪里称霜雪的无情,在图中都能搜索到答案。崔锦先生介绍说:“《雪景寒林图》由三幅条绢拼成,画中群峰耸立,山势嵯峨,苍润雄伟,山头遍作寒柯,深谷寒柯间,萧寺掩映。整幅气势雄浑,境界深远,层次丰富,真实地表现了山川初雪的景象。山间雾气的弥漫和树石的坚实,更强化了画面意境的幽静、雄壮、浩莽。范宽的作品中安排的那些景点人物,使山水的生命力和人的生命力沟通,因而更加强了作品的人情味。”

  范宽的山水在北宋就受人推崇,到了南宋更是深入人心。南宋初期的李唐好学范宽,其后的马远、夏跬“又法李唐,故其形模若此”。崔锦介绍说,学术界对《雪景寒林图》是否范宽真迹尚有争议,部分专家认为这是范宽的学生(宋朝)所做。不过,图上之印“御书之宝”方玺的印文和印色都具有宋代特点,可见宋代藏于宫中。“我认为,这幅画属于宋朝的古画绝对不假,但是否范宽本人亲做,学术界的争论可以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从这幅画的笔法看,我认为它就是范宽亲画。”

  支持崔锦下此定义的理由,是他在不经意间的一个新发现。“1981年,全国著名的书画鉴赏家徐邦达先生到艺术博物馆参观这幅画,当时是下午4点钟左右,西坠的阳光照射进大厅,几缕光线照在画卷上。我从远处走进时,突然看到画卷中有个‘东西’一闪,这是我以前从没注意到的。我凑前仔细一看,发现在画卷中大树的枝叶间,有一个淡淡的落款“臣范宽制”,这就相当于现代字画中的签名!因为在宋以前,绘画作品的落款多数落在画中不显眼的地方,到了宋以后(文人画兴起后),落款才逐渐落在明处。通过比对落款的颜色和印法,我觉得这不会是别人的作品,肯定是范宽本人所为了。不过,也有专家提出,为什么在《墨缘汇观》上没有记载这个印章呢,是因为安岐没有发现?现在看来,安岐父子没有发现这个印章的可能性不是没有,毕竟,那个印章是出自宋朝。”

  古画转手 乾隆收藏联军抢

  斗转星移,时光荏苒,曾经富甲一方的安氏一家,到了乾隆年间,已经入不敷出。回想当年安岐父子出资修建天津城墙的辉煌,多少令人感伤。“富贵不过三代”,这句老话,再次得到验证。此时,生活于困境中的安岐后人,想到的办法与其他家道衰落的人一样,只好卖祖宗的遗产度日。这时,《雪景寒林图》又一次易主,不过,这一次它的主人是当时的乾隆皇帝。

  《雪景寒林图》好像故意与帝王家过不去,总不能安安稳稳地在皇宫大内静享清福。1860年,英法联军攻陷北京,在圆明园的一通抢劫,这幅珍贵的字画落入一名普通的英国士兵手中。“幸亏是落在不懂行的普通士兵手里,如果被联军中的高级军官看到,这幅画现在能否留在中国还很难说。这名士兵对于中国画的概念是一片空白,所以在抢无可抢后,就拿着抢来的东西到街头去卖。”崔锦告诉记者。

  也许是天意注定,当这名英国士兵举着画轴在接头叫卖时,天津著名收藏家张叔诚的父亲———张翼先生从街头路过。当时很年轻的张翼壮着胆子凑到跟前一看,立时吓了一跳,从上面的“乾隆御书之宝”,说明此图曾被清宫收藏。尽管当时张翼还不知道这幅画到底有多大的价值,但,皇上收藏的画能有错吗?张翼先生二话没说,掏出几两碎银子递给英国兵,夹起这幅画回了北京的寓所。回到家以后,对谁也没有声张,悄悄地藏进画卷之中。如今,《雪景寒林图》还有“潞河张翼藏书记”朱文方印和“文孚嗣守”白文方印两印。

  子承父志 批斗声中救国宝

  由于工作的关系,当年在天津艺术博物馆工作的崔锦很早就与张叔诚先生结为好友,出于对艺术与收藏的爱好,两人经常在一起探讨心得。“虽然我们两人关系不错,但张先生也没有让我看过这幅画。当时很多收藏界人士知道张先生收藏这幅画,托人求情请张先生允许一观,但都被张先生以‘已经遗失了’,作为借口,密不示人。”

  圈内人当然知道张先生的脾气,既然不愿意让人观看,后来也就没人再提这件事。但是,进入1966年以后,全国范围内掀起的文化大革命将张叔诚先生推向了不幸的一面。崔锦说:“文革期间的一天,一群红卫兵冲进张叔诚先生的家,要对张先生进行全面清算。看到无法躲过批斗,张先生和老伴儿就乖乖地站在屋子当中,等候发落。谁想到,红卫兵们嫌批斗不过瘾,又在屋内寻找各种可供查抄的物品。别忘了,张叔诚先生可是天津著名的收藏家,家里能没有珍贵的文物吗?看到红卫兵们抄出《雪景寒林图》,并且准备要把它付之一炬时,老实的张先生再也忍不住了,大声地和红卫兵们争辩,一面向他们讲述这幅古画的珍贵性,一面用刚刚学会的“革命语言”反戈一击。或许是被老头声嘶力竭的样子吓坏了,红卫兵们放下东西就离开了。随后的几天,张先生带着家中最好的几件藏品,找到我所在的博物馆,以寄存的形式保存了起来。文革结束后,1981年,张先生正式将这些藏品捐献给了国家。这也是《雪景寒林图》第二次躲过劫难。后来,张先生和我提到这件事时,心里久久还不能平静。他曾偷偷告诉我‘过后想起来还真害怕’!”

  专家点评———

  绝伦古画这样看

  天津博物馆正在进行开馆前的筹备,一个大型展览将随新馆的投入使用而展开。据悉,展览会上将展出我市博物馆界许多重量级珍品。“如果《雪景寒林图》被展出,市民朋友千万不要错过这个机会。”

  如果普通观众看到这幅《雪景寒林图》,应当怎样欣赏呢,毕竟,普通的观众不是专家,看名画,没有名家指点怎么行。崔锦介绍说:“古人评范宽用笔多为‘抢笔’。抢笔,在书法艺术上是指用笔由蹲而斜上急出。‘人屋皆质’是古人追求体积感、质感的效果。范宽的画历来都有‘铁屋石人’之喻,有‘界画如铁线’的评论,可见其用笔之刚劲。关于范宽所用的皴法,山石下笔均直,先用粗笔重墨侧锋勾勒出山岩峻峭刻削的边沿,然后反复地用坚劲沉雄的中锋雨点皴(俗名‘芝麻皴’,有时拉长成‘括铁皴’)塑出山石岩体的向、背纹和质量感。在轮廓和内侧加皴笔时,沿边留出少许空白,近似于‘高光面’,以表现山形凹凸,如此入骨地刻画出北方山石如铁打钢铸的风骨。”

  范宽在画界对后人的影响颇为深远,据崔锦介绍,直至当今,我们从北方山水画家的许多作品中,还能发现范宽的影响,无论在气势上,还是“雨点皴”的运用上,都受益于范宽。

  人无完人,就是这样的一位大画家,在他的作品中也有难掩之瑕疵。范宽之画以沉着雄厚著称于世,但墨笔过处,却极易出现“土石不分”的情况。其原因,一是自然界中确有此种现象存在,他只是对景写生而已。二是与画家画风转变有关,范宽从中年到老年,画风必然要随着性情的变化而有所变化。进入老年,性格上可能会更加沉稳和更加醇厚些。三是或与眼力退化有关。

  当然,“土石不分”只是小毛病,并不影响画风及画面的整体效果。当您有机会看到这幅珍品时,一定要仔细地看一看,因为它可不是每年都能看到的。

  相关专题:天津建卫600周年纪念


 【评论】【推荐】【 】【打印】【下载点点通】【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一
关键词二


热 点 专 题
国青闯入亚青赛决赛
2004诺贝尔奖
雅尔北京音乐会
最新汽车降价信息
2004中华小姐环球大赛
中国高官参加七国会议
海军音乐剧《赤道雨》
你最喜爱大学校徽评选
全国万家餐馆网友热评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4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