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天津建卫600周年纪念专题 > 正文

天津成就之福利篇(组图)


http://www.sina.com.cn 2004年10月08日19:31 城市快报
天津成就之福利篇(组图)

天津第一老年公寓
点击此处查看全部新闻图片


天津成就之福利篇(组图)

老人安享晚年


  “我在养老院住了45年”

  天津市南开区咸阳路有一处环境优雅的院落,这,就是天津市养老院。院子里,三三两两的老人们坐在一起聊天,午后的阳光斜射在他们幸福的脸上。记者遇见了已经年过八旬的葛敬珍老人。“5年前,我的老伴去世后,我一个人生活很孤单。后来听说天津养老院条件不错,开始我还不愿意来,来这后,发现这里真的不错。从我身上穿的衣服到一日三餐, 院里照顾得非常周到。”老人的脸上露出幸福的笑容。

  全程服务保康乐

  “我们这么多年来一直坚持每月的院长质量查房、业务院长查房和三级医师查房,定期进行医疗质量、病历质量和医技科室质量检查。”李存荣院长告诉记者。从1998年养老院就实行了“全程优质服务”,为住院老人提供24小时全方位的照料,先后开通了八条绿色通道,使老人的生活更舒适、便利,得到了老人、家属和社会的认可。

  在膳食调配上,伙食花样品种不断增多,膳食科设有专门为老人配膳的营养师,根据营养均衡要求制定食谱,同时为患病老人按医嘱提供流质、半流质、软饭等,满足了老人们的不同需求。在文化生活上,1998年建起了图书室、健身房、书画室和活动室,成立了各类兴趣小组,与市老年人综合大学共同建立了养老院分校,配备了各种健身器材和文娱活动器械,定期组织老人进行各种康复健身活动,开展书法、绘画、太极拳、保健知识讲座和培训,丰富了老人们的精神文化生活。每逢节日,院里组织老人进行文艺节目的排练,在自娱自乐中庆祝节日,真正实现了“老有所养、老有所医、老有所乐、老有所学、老有所教、老有所为”。

  过去和现在没法比

  天津养老院已经建院51年,与建院初期相比,这里发生了怎样的变化呢?“我们这里还有一位老大爷,他在我们院建成6年后就在这里生活。”天津养老院一位姓梁的工作人员介绍说。在养老院二楼的一间房子里,记者见到了这位见证了天津养老院变迁的赵鹤宝老人。“我今年78岁,1959年我刚从青海回到天津,就来到了这里。因为自己当时年轻,先后在养老院的伙房等地方工作,有时也到地里劳动。”

  跟老人当年刚刚来到这里时相比,天津养老院的变化非常大。“我刚来的时候,这里条件很简陋,睡的是38人的大通铺,很大的一间屋子。”老人说着,用手比画着,试图告诉记者当时屋子大的程度,“当时住的是平房,跟现在比起来,真是天壤之别。”现在,赵鹤宝老人住的是三人间的楼房,里面配置了有线电视,这样的生活条件让老人感到非常满意。

  花园庭院欢迎老人

  据李存荣院长介绍,天津市养老院是市级国办社会福利事业单位、市一级福利院。养老院里现在有300多位老人居住,有床位320张,收养社会孤老、企业孤老和自费老人及患有各种慢性老年疾病的老人,是一所集养老、医疗、护理、康复、临终关怀为一体的综合性养老机构。1998年市民政局投入资金对南楼进行了装修改造;1999年,市财政投资230万元对主楼进行装修,改造了中厅,增设了二楼老人餐厅,四楼装修了多功能厅,并改建了8间带卫生间的单间、双人间,院里又投资30多万元为老人房间统一添置床、床头柜、衣柜、电视柜,安装了电子呼叫装置,大大改善了老人的居住环境。1999年6月,与装修工程同步,对院容院貌进行了整修。花园式的庭院对社会老人开放,200余位社会老人成为院荣誉院民,每天早晚免费来院锻炼。

  创立收养新模式

  正如赵鹤宝老人回忆的那样,天津养老院在建院初期,主要收养无劳动能力,无经济来源,无扶持人、赡养人的“三无”孤寡老人。近年来,随着养老工作逐步社会化,天津市区部分街道相继兴办起各种类型的老年公寓,“三无”老人可就近入区、街养老院,社会孤老的数量呈下降趋势,要求自费入住的老年人逐年增加,“我们刚刚兴建了一所专门收养自费入住老人的大楼,这座新楼两人一间,有内线电话、有线电视、独立的卫生间以及淋浴。”

  针对社会需求,该院收养模式实行了三个转变,打破了单纯收养“三无”老人的格局,1988年在院内建立了“天津市民政老年病医院”,面向社会开展医疗服务,成为天津市第一所治疗老年疾病的二级专科医院;1992年又成立了天津市第二老年公寓,面向社会开展自费收养业务。至此该院成为拥有320张床位,集养老、医疗、康复于一体的综合性老年人服务机构。

  1999年5月,养老院与市慈善协会联合开办了慈善医疗服务,对生活困难的老人在门诊和住院费用上实行优惠,为本市特困需救助老年人提供了一个低收费、高质量的医疗服务场所。在天津市养老院旁边,一幢崭新的大楼拔地而起,这里是即将投付使用的1万平方米老年公寓楼。这里面大部分是双人的标准间,配有内线电话、有线电视和独立的卫生间。拥有600张床位的老年公寓将让天津养老院走向一个新的台阶。

  天津儿童村

  “呼叫”幸福

  中国天津SOS儿童村是根据1984年11月民政部与国际SOS儿童村组织签订合作协议书后建立的第一批儿童村,是以家庭形式收养孤儿的社会福利机构,其宗旨是让每一个孩子在成长过程中得到母爱和家庭的温暖,身心健康的发展而自立于社会。1985年3月筹建,1987年5月19日建成投入使用。1991年11月为开展社区妇女和婴幼儿童服务工作,建立了海尔曼格迈纳社交中心,设有多功能活动厅、健身房、活动室、图书阅览室、医疗咨询室和教室等。1995年3月天津SOS儿童村又建立了一所青年公寓。儿童村现有18个家庭、17名妈妈、6名阿姨和12名工作人员。自建村以来,先后收养了天津和邻近省市的孤儿250余名,截止到目前已有82名青年参加了工作,其中34人成立了自己的家庭。现生活在儿童村家庭的孩子有128人,生活在青年公寓的男青年31名。

  天津SOS儿童村作为中国第一个儿童村,从创建初期至今在摸索中走过了既艰难又长远的路程。SOS儿童村的妈妈,除要符合的基本条件和遵守职业道德外,还要经过严格的专业培训和实习。从1986年开始对第一批SOS妈妈培训以来,天津儿童村已举办16期妈妈培训班,其中包括对中国各SOS儿童村妈妈的培训。天津SOS儿童村先后有16名妈妈、5名工作人员被国际SOS儿童村组织主席授予该组织的荣誉奖———SOS儿童村戒指奖。

  面对这些曾经有过不幸经历的孩子们,该村协调儿童村家庭与学校的关系,增进与社区之间的联系,坚持对孩子进行SOS儿童村宗旨和《天津SOS儿童村学生日常行为规范》教育、开展爱国主义系列教育活动、开展回报社会活动、培养自强自立意识、进行普法教育。目前该村有5名孩子先后被评为市级三好学生,39名孩子被评为区级三好学生;5名孩子获得“天津市劳动小能手”的称号,1名孩子被评为“津门好少年”;先后进入市、区重点学校学习的有31名孩子,考入大学的有19名;3名孩子被国际SOS儿童村组织选派到国外学习,其中1名孩子考取了加拿大一所著名大学并获全额奖学金。

  儿童村注重孩子的身心健康发展,每年定期为孩子进行体检,并为每个孩子建立了健康档案;还定期将心理医生请到村里来对青春期的孩子进行青春期教育,开展心理咨询活动。儿童村还注重培养孩子多方面的情趣,掌握各种技能,先后参加各种特长班的孩子达100多人。目前儿童村有12名孩子参加市级以上的书法、绘画、围棋、乐器演奏等竞赛并获得名次;1名孩子于1997年获得国际SOS儿童村组织颁发的“海尔曼格迈纳学院奖”(音乐奖),是中国SOS儿童村惟一获此殊荣的孩子,作为中国SOS儿童村孩子代表到欧洲为SOS儿童村做筹集募捐款的巡回演出,还参加了中央电视台春节文艺联欢晚会的演出;1名孩子分别获得1999年“全国少儿电脑动画比赛”一等奖和2000年“第四届全国少儿计算机应用比赛”二等奖。

  福利事业 关爱社会

  从清代牛痘局、育婴堂、广仁堂的出现,天津出现了最早的社会福利事业。但那还只是一部分的善举而已。直到新中国成立后,天津开始出现了正规的国办社会福利事业。建国初期的福利单位基础设施简陋,室内空间小,布局不合理,硬件设施较为落后。经过55年的发展,今天的天津社会福利事业已经步入了现代化管理、服务设施齐备高速发展的快车道。

  天津有市级国办社会福利事业单位9个,分别收容收养“三无”和自费托养入院的老年人、未成年人、精神病人、智力残疾人以及流浪乞讨人员。1994年以来,随着社会福利社会化进入大发展时期,在办院模式上经历了机制转型———特色办院———科技兴院三个发展阶段。

  在机制转型阶段,国办福利事业单位突破了原有封闭式办院模式,在完成“三无”对象供养前提下,充分发挥自身优势,创办了老年公寓、老年病医院、残疾儿童康复中心等新型福利设施,实行收养、医疗、康复、特教等多功能一体化的有偿服务,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并重,在办院方针、服务内容和经营方式等方面发生了转变。逐步实现了由封闭型向开放型、由单纯供养型向供养康复型、由福利型向福利经营型转变。现共收养各类人员1867人,其中“三无”对象约占60%;自费托养约占40%。服务范围由过去单纯救济对象扩大到全社会,实现了服务对象公众化。

  在特色办院阶段,深挖潜力、盘活存量、扩充床源;同时开辟新的服务领域,积极开展了托养、助养、家庭寄养、临终关怀、慈善医疗、家庭病床、老年大学、志愿者服务基地、康复训练基地、心理行为矫治中心等多种服务形式和多档次服务项目,收养床位使用率达到98%以上,逐步建立了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新型福利服务体系。

  在科技兴院阶段,国办社会福利单位利用医技人才和医疗设备优势开展新技术科研项目研究,为发挥国办单位“三个作用”、为立足市场参与竞争打造单位品牌。经过几年的实践和探索,1998年儿童福利院脑瘫手术和安宁医院提高精神病人免疫机能两项新技术,获得天津市医药卫生填补市空白新技术项目证书;2000年儿童福利院和收养大龄智残人的社会福利院,结合收养对象和民政工作特色成功编撰了特教教材;2001年,安宁医院引进了CT心理诊断技术,填补了市引进应用技术的空白。

  在此基础上,天津市社会福利事业单位还积极探索科学化管理阶段,2000年就全面引入了ISO9001全面质量管理体系,以系统的质控标准在单位内部建立了条块结合的制度和监督网络,形成了环环相扣的管理监督体系;开展了QC小组活动,解决质量攻关和质量改进课题。实践证明,实施全面质量管理是转变服务模式、实现国办福利机构科学化管理质飞跃的新尝试,是中国入世后福利机构服务管理与世界接轨的重要途径。2002年初,安宁医院通过了GB/T19001-2000-ISO9001:2000质量认证,是全国民政系统医疗单位中率先完成ISO9001质量认证单位,也是全国精神病院第一家通过ISO9001质量认证单位。

  相关专题:天津建卫600周年纪念


 【评论】【推荐】【 】【打印】【下载点点通】【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一
关键词二


热 点 专 题
国青闯入亚青赛决赛
2004诺贝尔奖
雅尔北京音乐会
最新汽车降价信息
2004中华小姐环球大赛
中国高官参加七国会议
海军音乐剧《赤道雨》
你最喜爱大学校徽评选
全国万家餐馆网友热评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4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