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名家十日谈:天后宫里有天街 |
---|
http://www.sina.com.cn 2004年10月10日20:10 城市快报 |
- 魏克晶 天后宫,原名天妃宫,俗称娘娘宫,在南开区东门外,三岔河口西岸。坐西朝东,面向海河。由东向西,有戏楼、幡杆、山门、牌楼、前殿、大殿、藏经阁、启圣祠以及分列两侧的钟鼓楼、配殿和张仙阁等建筑。1985年7月,国家文物局组织全国天后宫史迹调查,有关专家将天津天后宫与福建莆田湄州祖庙、台湾北港朝天宫合称全国三大庙。天后,南方多 称妈祖,是古代传说中的护海女神。宋代以来,在我国沿海城镇以及东南亚地区,相继修建供奉天后妈祖庙宇,多达千余处。天津天后宫能够荣膺全国三大庙,其原因有三:其一,如果说南、北运河与海河交汇的三岔河口是天津聚落形成的摇篮,天后宫则是天津城发展的历史见证。元泰定三年(1326)修建天妃宫,明永乐二年(1404)天津设卫筑城,卫城就设在其西百米之地,这就是民谚“先有娘娘宫,后有天津卫”的由来。明、清以来,宫南、宫北大街作为古代天津的繁华街区和年货市场,一直沿袭至今。 其二,天后宫体现我国天后、妈祖文化特色,具有深厚历史文化底蕴。随着时代的变迁和人们需求的发展,天后娘娘亦由单一的护海保航发展到祛病免灾、求嗣祈福的多元化神灵。在天津卫,则成为道、佛、儒教无所不包的“三津福至”,600多年来世代相传,薪火不断。天后宫的皇会更是名扬海内外。 其三,天后宫建筑特色独具。天后宫大殿不仅是天津市区最古老的建筑,也是全国现存年代最早的天后宫之一,具有很高的文物价值。天后宫院内筑有天街式的甬路,从山门、牌楼到前殿直至大殿,建筑中轴线甬路的路面要高出地面60厘米,由中心石、边石和大青砖砌筑。这种天街甬路的做法,为我国古代庙宇罕见。 这种天街甬路的修建原因可从建筑学和民俗学两个方面解释。从建筑学来讲,天后宫院内水位很高,每逢夏季连雨天,掀开地砖,就可见清水渗出。地坪潮湿,要将甬路地基长高。传说宫内有七眼井,井水清澈,可取井水养鱼。因此,旧时宫内卖金鱼的特多。春节逛娘娘宫,天街上就摆满了金鱼缸和耍货摊。从民俗学讲,人们到天后宫,从天街走进大殿,好像已逐渐步入天界,融入天穹:眼前的天后娘娘是至高无上的,却又近在咫尺,她可望又可及;甚至可以在她的身旁抱一个娃娃大哥,或者默许多种愿望。这是古代津门百姓对家庭幸福美满的追求。 天街注入着天津600年特有的民俗风情,期望得到修复。 相关专题:天津建卫600周年纪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