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家十日谈:中国现代戏剧的第一位导演张彭春 | ||||||||
---|---|---|---|---|---|---|---|---|
http://www.sina.com.cn 2004年11月21日19:22 城市快报 | ||||||||
- 崔国良 中国戏剧向无导演制。南开学校率先在我国实行了导演制。南开学校新剧团的第一位导演,也是我国的第一位导演,就是张彭春。 张彭春在美国留学期间,虽然所学专业是文学与教育,却钟情于戏剧。其间,他不
回国以后,他立即被推举为南开新剧团副团长兼导演。从1916年起他就导排本校剧团和他自创的剧本《一念差》、《醒》和《新村正》;1920年他在美国与洪深共同编导了《木兰》,并在百老汇克尔特剧院上演;1924年在清华期间为泰戈尔祝寿,导演了泰戈尔的英文剧《齐德拉》等剧目;1927年起在南开又导演了一批中国名剧,有丁西林的《压迫》、田汉的《获虎之夜》,世界名著《少奶奶的扇子》、《国民公敌》、《娜拉》等,其中许多名剧在国内都是首演。从中也培养了一批胜任导演任务的人才,如伉乃如、吕仰平、陆善忱、严仁颖等骨干力量。 张彭春在导演中坚持既严肃又民主的风格,取得了丰富的导演经验,这在他的《关于演剧应注意的几点原则和精神》等文章中都有哲理性的阐述: 张彭春说,艺术生活具有三大要素:一、是伟大的热情。有了伟大的热情,而后才有创造,才有真正的艺术品。二、是精密的构造。他强调,一件好的艺术品在内容方面必须有充实的意义,在形式方面必须有精密的构造。三、是静淡的动律。他认为一件艺术品,不论多么热烈的感情,要用某一种形式表现出来成为艺术品,其动律总是静的淡的,把无限的热情表现在有限制的形式中加以凝练、净化,然后才能成为精美的艺术品。 在导演了《财狂》以后,他更提出演剧的二原则:一是“一”和“多”的原则。特别是戏剧,一定要在“多”中求“一”,“一”中求“多”。如果我们只做到了“多”,忘掉了“一”,就会失掉逻辑的连锁,发生松散的弊病……在舞台上,无论多少句话,若干动作,几许线条,凡灯光、表情、化妆等,都要含“一”和“多”的原则。二是“动韵”的原则。他说,凡是生长的必不死板,必有动韵。舞台上的缓急、大小、高低、动静、显略、虚实等都应该有生动的意味。这种“味儿”就是由“动韵”得来。 张彭春总结说:得到“多”中的“一”的成绩要靠理智力;求得“一”中的“多”的收获,却凭想象力。如果把握“动韵”,须有敏感。理智力、想象力和敏感是从事戏剧的主要条件,也是一切艺术的根本。 张彭春的这些对戏剧艺术哲理性的思想,是他多年从事戏剧艺术实践的升华,是对中国戏剧史、对艺术理论的贡献。 相关专题:天津建卫600周年纪念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