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外滩画报专题 > 正文

冬日怀扇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2月01日12:08 外滩画报

  多多东华大学教师,现居上海

  俗话说:“腊七腊八冻掉下巴”。此刻下巴虽然健在,但天气着实是冷。这天气写到扇子,容易让人想起吃食店门上 忘了撕去的“冷气开放”,看着就先让人心里凉了半截。其实若真要联想,想想三伏天惠罗公司的羽绒服特卖,那倒还不坏。 至于此番“怀扇”,也权当是一回冬行夏令的“反季销售”吧。

  中国是最早发明扇子的国家。虽然扇子一度被我们用作惟一的引风纳凉之具,但它本非一件简单的实用之物,与它结 缘最深的,当数文人墨客与红粉佳人。一部扇文化史,就像一出《桃花扇》,绚丽灿烂的折枝桃花虽多由能诗善画的文人墨客 点染而成,真正赋予它生命的却是他们身后那班亦诗亦画的红粉佳人。“银烛秋光冷画屏,轻罗小扇扑流萤”的活泼,“御热 和风细,临秋带月明”的雅静,“团扇经秋似败荷,丹青仿佛旧松萝”、“非关秋节至,讵是恩情改”的悲愁和感叹,无一不 是物我合一的生命写照。扇子会成为后世美女们的怀袖雅物也就一点不奇怪了。

  民初的画报、二三十年代白领杂志《良友》乃至月份牌的广告画中,仍经常见到玉手执扇的漂亮女子。羽毛扇出风缓 软、不入腠理,是盛夏纳凉的首选。而此时美人轻摇羽扇,多不为纳凉,为的是多一种“不胜凉风的娇羞”。折扇有舒卷自如 的优势,这使它最适合在小坤包里栖身,供出门女子展用。曾经最有女人缘的团扇却大有被冷落之势。其实若不十分计较形神 兼备,新式女子以羽扇折扇掩面的姿势和唐人王建《调笑令》“团扇,团扇,美人病来遮面”的古典意境仍有七分相似。

  扇在变,人也在变。执扇之人已从中式袄裤换到马甲旗袍再到西式衣裙;清脆的高跟鞋也从寻春踏青的园中草地响进 了装饰洋派的居室客厅。不期而至的西风从扇底穿梭而过,吹动悠长的静谧,让古典与现代来了一次混响。施蛰存先生的伤感 是硬币的一面,硬币的另一面是,洋人的电风扇虽然流行,能有资格和美女合影的还是我们自己的扇子。更有技术含量更适用 的东西,却未必更美丽更值得欣赏。这曾经并不是什么难懂的道理。

  前几天是吃腊八粥的日子。想起煤气没有普及时,这粥常常是下班回家的妈妈们煽着煤火熬成的。那时她们都铁扇公 主似的,一把夏天给孩子赶过蚊子、送过凉风、败过心火的蒲扇到了冬天常常又能派作引火的用场。如今城市之中已经很少有 人用扇子了。即便是大热天不幸错过空调车的公车族,闷在车厢里狂汗,能找得出的也只有皱巴巴的面巾纸,心里巴望着早点 到空调间里把自己收干。有一次,在这样的车厢里看到一女生手持电动剃须刀对着下颚猛转。大为吃惊。趁着下车,近看才知 是一微型电风扇,人家正对着领口吹凉呢。

  相关专题:外滩画报


 【评论】【推荐】【 】【打印】【下载点点通】【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


彩 信 专 题
新酷铃选
最新最HOT铃声推荐
双响炮
经典四格漫画
请输入歌曲/歌手名:
更多专题   更多彩信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