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代人物周报:女省长宋秀岩的成长轨迹 | ||||||||
---|---|---|---|---|---|---|---|---|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3月28日15:21 时代人物周报 | ||||||||
2005,西宁,早春,青海省十届人大三次会议第四次全体会议。会议应到代表388名,实到代表359名,符合法定人数。 当投票结束,大会主持人宣布代省长宋秀岩当选青海省人民政府省长时,掌声随即响起,宋秀岩起身致意。
时光倒流到1983年,江苏也出过一位女省长,名字叫顾秀莲。 宋秀岩是继顾秀莲之后中国第二位女省长,也是中国目前惟一一位女省长。引起人们注意的不仅仅是性别,还有年龄。宋秀岩1955年出生,只有49岁。 3月16日上午,青海省政府大门口,一群步履匆匆的官员在赶去上班。星期三,正是政府节奏紧张的时候。 青海省省长宋秀岩也在这群行色匆忙的官员中间。14日全国“两会”结束,15日坐飞机回西宁,16日就上班了。在接下来的几天里,她要下乡,召开省政府全体会议,日程排得满满的。 “两会”新星 在今年的“两会”期间,宋秀岩成了媒体关注的焦点。在“两会”召开的第二天,新华社用较长的篇幅报道了这位女省长,并强调说“作为我国目前惟一的女省长,此次是宋秀岩当选全国人大代表以后首次在‘两会’上正式亮相”。 紧跟着中国新闻社发表题为《与中国惟一女省长“谈情说爱”》的署名文章,全面介绍身兼省长、女儿、妻子、母亲四重身份的宋秀岩。文章中对宋秀岩的描述是“秀丽的短发,挺拔的身材,优雅的举止,一袭得体的黑色职业装配上红色衬衣”。 她先后在中央电视台的“东方之子”和“新闻会客厅”栏目中亮相,介绍青海现状和前景。在互联网上搜索一下宋秀岩的名字,查询结果就有3万多项。在所有报道中,媒体无一例外地对这位新当选的女省长充满好感。 新加坡《联合早报》发表文章说,宋秀岩在政治精英云集的“两会”上成为媒体的宠儿,在给全中国观众留下了良好印象的同时,也使自己成为中国政坛上的又一颗新星。文章分析说,在中国现任省部级干部中,宋秀岩拥有年龄和性别优势。按惯例,中国“党和国家领导人”的序列中女性应该占有一定的比例,而宋秀岩在今年“两会”中知名度大幅提升,使她在中国为数不多的女性政治家中处于优势地位。 跨越:从副科到副厅 1955年10月出生的宋秀岩祖籍天津。父亲曾当过沈阳铁路局辽阳分局的助理站长,随后调到兰州铁路局西宁分局做一个小站的站长。 初中时的宋秀岩就表现出相当的政治天分。据西宁铁路一中的数学老师卫莲回忆,宋秀岩是68级2班的班长,而且是同年级6个班中惟一的女班长,“口才很好,写的一笔好字”。时值文革,学校经常组织学生学工、学农、学军,每次出发前学生们都要准备好粮票和伙食费,由班长统一集中管理。晚上到了驻地,宋秀岩还要陪老师挨家挨户检查同学的住宿情况,“一个班50多个人,管理起来很不容易”。 宋秀岩是全校公认的好学生,学习优秀,“人很听话,老师布置的任务总能很快完成”。毛主席号召“深挖洞,广积粮”,学校也在挖防空洞,宋秀岩“晚上吃完了饭就早早的点着蜡烛去挖”。 1971年,“毛主席语录背的很好”的宋秀岩初中毕业,和大多数铁路职工子女一样,参加了西宁铁路分局的招工,被选中做电务段的报务员。宋秀岩当时的主管领导,电务段电报电话主任石宏博说,能分到学报务员的都是“脑袋聪明的人”,还要经过审查再审查,政治合格。 在领导的眼中,宋秀岩“听话,稳当,有涵养,挑不出什么毛病”。因为“总能千方百计完成”任务,而且在同所的6个报务员中业务最好,年轻的宋秀岩很快被提名为报务领班,不久又被任命为电务段兼职团支部书记。 1976年6月,宋秀岩进入分局机关,任分局宣传部干事,没几天就升为副部长。据宋秀岩曾经的邻居,西宁铁路一中老师高长生回忆,她是毛泽东思想学习积极分子,据说在一次大型演讲中,良好的口才和理论水平给省领导留下了很好的印象。 这个初步的良好印象成为宋秀岩政治生涯的契机。后来有一次到省里开会,她的发言再次收到了良好的反应。石宏博说,当时青海省委常务副书记马万里对宋秀岩的表现很满意,马上就问“这个小孩是那个单位的”? 1983年1月,年仅28岁的宋秀岩被调到共青团青海省委任副书记,从副科级一次提到副厅级。 突然落选,仕途遇挫 在青海省委党校副教授李广斌看来,宋秀岩的破格提拔和当时的时代背景关系很大:文革动乱刚结束,干部正处于青黄不接的阶段;改革开放风气已开,领导在用人上更大胆一些。 无论如何,从副科直接提升到副厅,在一些人看来还是有些匪夷所思。据宋秀岩在团省委工作时的司机杜玉光说,一些老同志就对宋秀岩持怀疑态度,而且从企业团委直接到团省委,她没有任何宏观管理经验。 宋秀岩就在这种情况下来到了青海团省委。据当时的团省委干部李洪蔼说,团省委当时没有书记,副书记宋秀岩就是负责人。她到任之后并没有着急抓工作,而是先在各个处室转了一圈,了解一下情况。 良好的口才再次帮她树立了威望。原青海团校校长裴瑾霖回忆说,宋秀岩上任不久就召开了一次团省委大会,会上她讲话头脑清晰敏捷,谈工作很有条理,“给我的印象是人比较精干,口才非常好”。此后,宋秀岩迅速熟悉了工作,很快“就能领导我们这些比她大的同志”。 宋秀岩连续组织了一系列活动。“能下乡,能说,作风泼辣”,李洪蔼说宋秀岩和上下级的关系都不错,也善于和其他部门沟通,她曾举办过一个“学科学爱青海”展览,联合了青海十几个单位,还请了省委书记来参观。 1985年9月,只有初中学历的宋秀岩考上了中国青年政治学院(原中央团校)首届成人大专班,专业是青少年思想教育。当时共青团中央第一书记是胡锦涛。在入中国青年政治学院学习之前宋秀岩就已经和胡锦涛接触过:1985年4月14日,胡锦涛曾到青海考察,并和西宁地区团干部合影留念,照片上宋秀岩坐在胡锦涛的右边。 两年全脱产的大学教育除了让宋秀岩有了大学学历之外,也增强了她的理论分析能力。然而学成归来的宋秀岩仕途却遇到波折,1989年初,适逢共青团青海省第8次代表大会,团省委书记宋秀岩兼大会主席团主席。在差额选常委的时候,宋秀岩意外落选了。最后大会只选出三个副书记,团省委书记暂缺。 “结果出来了田成平就问宋秀岩,说‘小宋啊,你现在还能不能主持会议啊?’宋秀岩当时的情绪可想而知,主持不下去了。”裴瑾霖说。宋秀岩随后被送回家。 这是宋秀岩职业生涯中最灰暗的时刻:突然落选,而且原因不明。几个月后,宋被任命为海东地委副书记,级别由正厅降为副厅,工资也降了一级。同当年从科级一跃到厅级一样,据说在青海,这种情况同样是没有过的。 到基层成女中豪杰 宋秀岩到海东时的心情我们无法确知,据她当时的秘书、现海东地委秘书长吴庆生说,她并没有表现出悲观情绪。“她当时说自己这么年轻就能做副书记,已经相当不错了,这要在基层就了不得了,所以她没有什么抱怨的。” 不过宋秀岩面临的局面并不乐观:没有地方工作经验,对海东的农牧情况几乎一无所知;年轻,是所有副书记中年龄最小的,排名在最后,而且是惟一的女干部。吴庆生说,当时地委的几个秘书都不愿意跟她,“我说没人跟,那就我跟吧”。 履新不久,机遇来了。海东下辖的化隆县支扎乡遭受了严重的雹灾,打掉了将近2000多亩庄稼。“很多群众痛哭流涕,就在这个关键时刻,宋书记给我打电话调查灾情,随后到基层调查受灾群众,当场自己掏钱给他们。然后跟县上座谈制订了三条救灾措施,给我们现场办公解决了30多万元的救灾资金。”时任化隆县县委书记芦玉林说。 这次救灾工作展示了宋秀岩处理紧急情况的能力,也为她赢得了当地的人心。时隔十多年,芦玉林谈起时仍激动得说不出话来。 当时宋秀岩主管宣传、医疗卫生和教育。吴庆生说,宋秀岩树起了和平乡小高陵村做典型,搞山水农田的综合治理。计划生育和教育更是海东的软肋,全区推行二胎政策都推不下去,宋秀岩根据在团省委的经验,先解决“钉子户”,然后推广。至于教育工作,海东的小学入学率两年间从70%上升到了88%。宋秀岩随后升任常务副书记,主管农业。 在吴庆生看来,海东的工作经历对宋秀岩影响巨大,“她曾说真需要到海东锻炼”。青海省委党校副教授李广斌也认为,基层经历是干部提拔过程中必不可少的阶段,“现在提拔厅级干部都要求有基层工作经验”。 在当统计局长时,有关农民收入的数字报上去,她马上知道其中几个是假的,“她说我熟悉地方工作,老百姓根本不可能有那么高的收入”。而在海东地区和少数民族打交道的经验,也使她后来在当统战部长时更加得心应手。 1992年4月,宋秀岩被调回西宁,任劳动人事厅副厅长。吴庆生说宋秀岩走的时候地委办公室很多女同志都痛哭流涕,当时的老书记对她说:“你是女中豪杰。” 厅局经验 回到省城,宋秀岩37岁,在厅级官员中相当年轻,工作也从党务转到了政府部门。 劳动人事对宋来说是一个陌生的工作,正值中国人事改革的关口,谁也不知具体方向,用现人事厅副厅长马继双的话说“是一个有些冒险的工作”。 这位37岁的副厅长开始大胆革新。她打破了计划体制下劳动人事部门权力过大的传统,放弃指令性管理,宣布取消调配,“不要干部每天拿着介绍信跑人事厅”。 宋秀岩受到了官员和普通职工两方面的压力:劳动人事厅的官员们认为这个女厅长剥夺了他们的权力,“除了上级外,劳人厅大部分的干部都不理解”,马继双说。普通职工也不理解,说“她把劳动力推向市场就把铁饭碗打破了”。 马继双说当时宋的性格“很有棱角”,在遭遇了暂时的阻力后,改革计划很快让人们看到了长处。“接着国家《劳动法》一出台,市场经济逐渐成熟,劳动力管理就走向市场化了。” 现任劳动和社会保障厅副厅长纪仁凤说,这项改革对青海此后的发展很关键,“继续抓住权力不放的话,青海整个的改革就要推迟,因为人事制度很重要。” 推行完改革的宋秀岩不久又被调到了一个更专业的部门——青海省统计局。宋秀岩这次扮演的依然是一个救火队员的角色:据当时统计局办公室主任邢子琴说,之前的一位局长和三个副局长不和,“副局长还不如局长相信的主任,主任还不如局长相信的干事。想提谁就提拔谁,人和人之间防不胜防,派系严重。” 宋秀岩理顺了干部关系,让统计局的人心重新振作起来。随即切实解决这个“清水衙门”的实际困难:新盖了办公楼和宿舍楼,让大部分职工有房子住;改革干部制度,用考试的方法选拔年轻人才。稳定人心之后,宋秀岩开始抓业务工作,“为了弄清楚一个数字经常要下乡好几天”,而且组织专家对相关数字进行论证,“这在从前是没有过的”。 “原来省里对我们统计局不怎么重视,宋局长来了以后省里就经常叫她过去了解统计情况。”邢子琴说,宋秀岩是她共事过的最好的局长。 当统计局工作稳定后,宋秀岩再一次被调走,并先后担任省委统战部部长和组织部部长,回归党务工作。 省长宋秀岩 1998年4月,宋秀岩当选为中共青海省第九届省委常委,副书记,4年后再次当选第十届中共青海省委常委、副书记。也是这一年,宋秀岩参加了中央党校第33期省部级干部进修班,任学员党支部书记,并在十六大上当选为中央候补委员。 随着在省委地位的提高,宋秀岩的主管方向从文教转为农牧工作,任农村牧区工作领导小组组长,在海东积累的农业经验得到了充分的发挥。 此后宋秀岩的工作逐步向经济工作靠拢,外出考察也频繁起来。她参与了青海和山东的经贸合作项目,引进了8个合作项目,总投资达14.95亿元。 2004年12月23日,在中国省级官员大调整的浪潮中,宋秀岩当选为青海省代省长,和辽宁省委书记李克强一起成为最年轻的正省级干部。 2005年元旦的时候,宋代表青海省政府发表了新年献辞。在献辞中她说青海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坚持走新型工业化、农牧业产业化、城镇化的道路。” 21天后,在青海省十届人大三次会议第四次全体会议上,宋秀岩正式成为青海省人民政府省长,并当选为青海省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 回顾宋秀岩的履历会发现,这是一个相对完整的政治成长过程:铁路工人出身,曾任基层宣传干部,随后调进团省委。有过地方工作经验,也曾历任厅局、统战部、组织部领导。从政府职能部门到党务工作都很熟悉,然后顺利进入省委成为副书记,直到当选青海省省长。 青海省委党校副教授李广斌说,“象她这样很年轻就达到很高级别的干部在省里是比较稀少的,所以我相信省委会有意去培养她。她从团省委到地方基层,然后经历了如此跳跃的工作单位,实际上就体现了省委的培养意图。” 相关专题:时代人物周报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