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外滩画报专题 > 正文

《秦腔》把我掏空了--专访贾平凹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5月25日11:15 外滩画报

  外滩主笔 俞悦/文 田宇/摄

  5月14日上午,北京国际饭店。时间还不到9点半,当《外滩画报》(以下简称《外滩》)记者陪同贾平凹走进一 楼咖啡厅时,平凹旋即被媒体包围。

  与12年前记者见过的那个贾平凹相比,他几乎没有什么变化,一袭家常装扮,还是操
着浓重的陕西商洛地区口音, 貌拙实秀,只是淡定中多了些自如。

  这次,平凹是携其新著《秦腔》来京参加研讨、签名售书等系列活动的。在中午吃饭的时候,平凹私下对20多年的 朋友、该书的责编张懿翎女士说:“我怕见人。你最好把我关在饭店里,10天以后再开门把我放出来就行了。”

  平凹的日程安排密密匝匝,采访只能在他午餐时见缝插针地进行。

  最推崇苏东坡

  《外滩》:你现在还搞收藏吗?记得12年前,我第一次去你家,家里到处是秦砖汉瓦,宝剑古琴,蔚为壮观。近年 你的收藏有什么新的方向?

  贾平凹:搞。和以前不一样了。以前见啥喜欢的,都收来,现在不同了。现在是趋向于“精”。我最近收藏了许多“ 炕狮”。“炕狮”是流传陕北一带,民间用于镇炕的一种石狮子,从唐代就有了。我收藏的石狮子,大的有一米多高,小的可 以揣到怀里,叫“怀狮”,是妇女回娘家时揣在怀里的一种。到现在,这种藏品我已经收藏了上千件了。

  《外滩》:古人有诗、书、画三绝。你既是小说家、散文家,又是书法家、画家、收藏家,又懂得命理星相,已不止 五六绝。在这诸多方面,你觉得自己成就最高的是什么?

  贾平凹:小说是主业。书法绘画嘛,那是养家的。说到底,还是算命最准,不过这可不能对外人说(大笑)……

  《外滩》:你也算是当代的大才子了。那么,在古人中,你最推崇哪位才子?

  贾平凹:苏东坡。

  《外滩》:为什么?

  贾平凹:他这个人豪放、豁达、多才多艺。从他的作品里,你看不到抱怨。只有胸怀千壑的人,才能写出那样的作品 来,才能那样活着。

  我本质上还是一个“国家干部”

  《外滩》:你认为自己是有钱人吗?你对金钱财富是如何理解的?

  贾平凹:我肯定不是有钱人。在这个社会,钱越来越重要,没有钱,一点办法都没有。对我来说,差不多就行,看和 谁比,日子还过得去吧。财富这个东西,有了更好,但我不刻意去追求它。我现在给人一些书稿和短稿,稿费特别低,我都不 在乎。

  《外滩》:你从来没有讳言你是个农民,我们都知道你体弱多病,这些是否会导致你没有安全感?现在很多都市里的 年轻人感到生活的压力大,没有底气,严重缺乏安全感。你愿意就这个问题谈谈吗?

  贾平凹:愿意。我本质上来说还是一个“国家干部”,每月有工资,养老也有保障。但是我的一些亲属和朋友,确实 存在着生活来源问题,这些都导致他们缺乏安全感。

  但是,我觉得安全感问题,还是来自贫富差异——大家都要饭,大家可能都很快乐自在;但别人吃肉馍你喝面汤,你 心里难免异想惶。我觉得最重要的,一个是面对问题,积极解决问题;还有一个就是心理的调整。后者更重要。

  《秦腔》冲击的是另外一些问题

  《外滩》:客观地说,你出大名,还是因为《废都》。现在你“闭关”21个月,写成了这部50万字的《秦腔》。 在《秦腔》这本书的作者像下面,有你自己写的一段话。从那段话我们可以看出,你显然把这本书看作是自己的“吞虏”“濯 英”之作。那么,《废都》和《秦腔》,你觉得哪个更好些?

  贾平凹:这个不太好评判。

  从写法上,《废都》赶不上《秦腔》。《秦腔》冲击的是另外一些问题。但是《废都》在当时,有它的社会意义,它 引发了当时的“人文精神”大讨论。它关于性的描写,当时争议非常大,但放到现在看来,也已经不是问题了。《废都》是写 城市的变革,而《秦腔》写的是农村的变化。农村的变化比城市更难。农村变了多少年?目前还在变,而且农村的变化是“逼 ”着走的。

  在上海开研讨会的时候,有人说,《秦腔》是《废都》之后的“废乡”。(笑)

  《外滩》:是的。中国的城市化进程,是未来世界三大主题之一。是不是可以这样理解,《秦腔》正是中国城市化进 程的“月亮背面”?

  贾平凹:可以这样理解。毛泽东时代倡导农业机械化,那是把农村生产力调动起来的办法。目前,城市化是真正解决 农民问题的办法。但是“城市化”这个变化,不是说改变就能改变的。我觉得,这个问题可以上升到人类问题的高度。一方面 要正视这个问题,另一方面也要看到,中国的城市化进程,将牺牲一两代的农民的利益。它必然带来很多痛苦和不幸。

  写《秦腔》,是因为我从农村出来——灵魂出来以后,发现“壳子”变了,没有啥寄托了,回不去了。从我来说,我 只能把那农村变化的过程还原,打个包,放到那里。以后,农村变好了或变糟了,都与我没有关系了。

  《外滩》:好多读者都对《秦腔》扉页的作者像感到好奇。那上面你手掩双唇、饱含泪水。当时为什么考虑用这张照 片?

  贾平凹:哦(笑),那是陕西的一个现在已经没有了的报纸的记者偷拍的。那天我感冒了,坐在办公室,眼泪汪汪、 鼻子囔囔的。他从门口经过,抓拍下来的。

  茅盾文学奖:这个就不谈了

  《外滩》:你下半年有什么打算?

  贾平凹:我已经宣布暂时不写长篇。以前写商州,是概念化的故乡,《秦腔》写我自己的村子,家族内部的事情,我 是在写故乡留给我的最后一块宝藏。本来这样的文字,是写给自己的,写给自己的灵魂的,并不打算发表。这个东西把人掏空 了,我也不知道以后会怎么写,也许很长时间里不会再写。

  我计划今年到陕南、陕北跑一年,多积累些知识,到生活中获取创作的灵感和素材。如果没有这些(新书宣传活动) 事情,我早就下去了,路线都已经定下来了。

  《外滩》:前不久,《怀念狼》入围茅盾文学奖,但最终失之交臂。你对这届茅盾文学奖有什么看法?

  贾平凹:这个就不谈了。文坛上的事情,我也说不好。

  关于奖项嘛,我是这样想的——得上最好,是一种鼓励,运动员在场上跑,总希望听到加油声音。得不上嘛,这么大 年龄了,也无所谓了——很平和地对待就对了。

  相关专题:外滩画报


 【评论】【收藏此页】【 】【多种方式看新闻】【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

缤 纷 专 题
国画专题
国之瑰宝水墨风情
Beyond
Beyond激情酷铃
图铃狂搜:
更多专题 缤纷俱乐部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