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移民调查:移民对山外充满渴望 | ||||||||
---|---|---|---|---|---|---|---|---|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5月31日10:57 郑州晚报 | ||||||||
现在的丹江口水库风貌。 晚报记者 廖谦/图 现在的丹江口水库风貌。 晚报记者 廖谦/图 如今生活在南阳淅川的农户,将要离开他们自己的家园。晚报记者 廖谦/图 如今生活在南阳淅川的农户,将要离开他们自己的家园。晚报记者 廖谦/图 引子:作为仅次于三峡113万移民工程的南水北调需要搬迁近40万移民,4月5日,国务院南水北调工程建设委员会办公室主任张基尧分别与南水北调东、中线一期工程沿线北京、天津、河北、河南、湖北、江苏、山东等7省市人民政府有关负责同志签订了《南水北调主体工程建设征地补偿和移民安置责任书》,进一步落实省(市)有关部门和省级以下各级人民政府责任。
5月16日,郑州市南水北调工程建设管理领导小组办公室和郑州市移民局正式挂牌成立,标志着郑州市南水北调工程的建设和移民工作正式拉开序幕,将接收丹江口库区淅川县移民1.75万人,分别安置在郑州辖区的新郑、中牟、荥阳三个县市的13个乡镇和1个农场。5月18日起,《郑州晚报》派出多路记者,分赴淅川移民区和郑州迁入县市,对淅川移民的历史、信仰、民风民俗、文化、古建筑以及生存状态等进行探脉调查,同时对迁入地的准备、对接、融合与发展等情况进行了探访。从今日起,《郑州晚报》、新浪网联合推出“南水北调中线渠首淅川移民大型系列调查”。 淅川,郑州 一江碧水向北流,渠首名城分外娇。 这一句描述家乡的漂亮诗句曾让所有的淅川人为之自豪,如今却要暗淡了。 因为南水北调的实质性进展,在中线工程渠首淅川,穿境而过的干渠两旁所有水位线在172米以下的村落,从2005年下半年开始,都将逐步踏上迁徙之旅,从家乡前往一个此前没有到过的地方。前期的统计是,15万余人需要迁移。 伏牛山、秦岭两大山系交汇下的独特风光,楚文化、汉文化、佛文化交相荟萃的悠久历史文化;云岭峡、太白峡、雁口峡被称之丹江的“小三峡”,都曾是淅川人对家乡的记忆,还有那头站在门前的老黄牛,那辆蹲在炕头的老纺车,那缕温热乡情的炊烟,那株结满汗滴的麦穗......忽然间,这些都开始变得诗情画意缠缠绵绵。 那个充满大山、江河、古树和神灵的家乡,那些伴随了他们千百年的传说、庙堂、抗争与汗水,所有的一切,在不久之后都要在平静的丹江水中沉入河底,被山河尘封。这一切都将在这15万淅川人的生活中逐渐模糊,不复存在。 自然是伟大的,改造自然显然甚于伟大,然而代价却有些令人难以割舍,譬如数百年的生生死死履历,譬如上千年的世代沿袭脉络,它们显然无法拷贝。 基于这种万古不复的改变,故乡村落的风土人情、民风民俗和祖辈先民的足迹尤显珍贵。2005年5月18日起,《郑州晚报》派出多路记者奔赴淅川等地,在崎岖的山路上四处奔波,寻找每一处能打动我们思维的东西,亲眼目睹这些珍贵内容的最后颜容,并试图去记录它们,为15万淅川移民以及他们的子孙保留一份最后的记忆。 淅川,郑州。 在此之前,没有人会想到这两个相距甚远的地理概念之间会有什么直接的联系。而现在,这个常识将要被改变。 还是因为南水北调中线工程, 这一条在河南境内南北长达731公里的人工渠,将贯穿河南省的11个大中城市和33个县(市),淅川和郑州因此结成血脉之缘. 从今年下半年开始,位于中线渠首的淅川将有17500人从下半年开始移进郑州的新郑、中牟、荥阳三地的13个乡(镇)的40个安置点,而前往这些安置点的则是淅川县上集镇和金河镇的居民。 与此同时,我们又奔赴郑州三地,对迎纳移民的一切工作进行探访。 显然,郑州人古道热肠,胸怀博大,对移民的前来充满热情。新郑安排移民与原驻居民集中居住,并提出了“开发式移民”的长远计谋;中牟县将把移民安置在景色秀丽的雁鸣湖风景区,“把最好的留给移民”;荥阳市则安置点规划在高速公路两侧,却把帮助移民致富脱贫放在了当局者的心上。 洪水无情人有情。霎那间,这句流传甚广的话语就在这里得到了充分的诠释。 我们启程,我们努力,在结束与开始之间奔走呼号,把大山的秉性和碧水的清澈加入淅川人的血脉之中,与郑州的脉搏一起跳动。 劳作依然在继续 在淅川县的移民草案里,上集镇将有4743人迁往郑州市新郑市,上集镇魏营村将整村移民。 5月20日,我们探寻的脚步首先踏进了上集镇魏营村,这里具有了淅川特有的风光美景,四周群山连绵,河流纵横交错。 即将到来的移民工作没有改变魏营的时令,也没有改变村民的耕作。在农忙正盛的五月,人们忙着收割油菜和麦子,收工之后,闲谈着移民后的畅想。 在县城拜访民间风俗研究者、78岁的张子亮老人时,他向我们特意提到了魏营,问及原因时老人却卖了个关子,“那需要你们自己去发现”。 一片相对平整的开阔地上,绵延200多米的村落紧临通往县城的公路,而藏在村后的则是大片大片的麦田和溪流,如果从公路上呼啸而过,村后的风景则完全会被错过。在村头劳作的魏仁河老人告诉我们,他已经74岁了,还坚持在田地里劳作,身体一直很硬朗。谈起村子的历史,祖辈几代人都在这里生活,“村子有270多年的历史了”。 魏营村世代靠种地谋生,每人的耕地仅有4分多,主要种植小麦、玉米和红薯,经济作物是油菜和烟叶。 在离村子约800米的地方,老灌河静静地流淌着,魏仁河对我们说,以前的村子就在河的旁边,后来涨水村民往高处迁了一次。“这一次要搬到更远的地方去了。” 小雨不知何时开始下了,59岁的彭仁华在自家的田地里还在忙着锄草,直到我们走近和他打招呼,他才停了下来。 “我家的水位线是170,所以也要搬迁走的,但现在也没人给说什么时候能搬啊?”彭仁华见到陌生的来访者,以为是来测量的工作人员,反而打听起村子搬迁的时间和地点。 红薯地里的杂草并不是很多,彭仁华却仔细地锄着,我们和他开玩笑说:“干脆别锄了,万一水一下子淹上来,不是浪费了嘛!” 彭仁华笑着回应,哪怕是水漫到了地里,也要把荒草锄掉。“一辈子的感情了,咋说也要留下点念想,心里踏实。” 移民工作人员给村民透露,迁到地会有更多的田地,彭仁华却不以为然:“别看咱们这点地少,但是养人啊,地劲厚实。”彭说,虽然整个村子的土地只有300多亩,但是却一直养活着全村近千口人,旱涝保收,一直被魏营人视为风水宝地。 相关专题:郑州晚报《独家责任》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