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新世纪周刊专题 > 正文

北京最后的公社大楼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7月01日14:22 新世纪周刊

  本刊实习记者/方璐 公社大楼--这一人民公社下的时代产物,如今随着城市化进程的脚步也要退出历史舞台。尽管如此,那个曾经久远的年代,仍值得我们追忆。

  “9”在中国人心里是个吉祥的数字,代表着长长久久。九层高的大楼,在上世纪50年代末是人们眼中独领风骚的摩天大厦。北京广渠门的西南侧,就耸立着这样一座高大的建筑,这就是很多老北京人都知道的“公社大楼”——安化楼。

  北京曾经有三座“人民公社”楼,西城区的福绥境大楼、东城区北官厅大楼、还有就是崇文区的安化楼。

  2005年6月,随着西城区福绥境大楼的消失,使得这座被北京市列为重大火灾隐患和案件多发地区的安化楼也加快了启动排险搬迁的脚步。

  “人民公社”楼的诞生

  1958年8月,在全国“人民公社好”,“跑步进入共产主义”的口号声中,全国各地掀起大办人民公社的高潮。北京城的各个城区分别兴建了带有示范试点性质的新型居民楼。“公社大楼”就在这样的历史背景下诞生了。

  安化楼——因建于拆毁的安化寺之上而得名。1960年5月竣工入住,曾经是北京最著名的“楼盘”,也曾被称为中国最早的“酒店式公寓”,还拥有北京最早的社区会所……

  安化楼的主体有9层,附属楼8层,建筑面积近2万平方米,这在50年代,属于相当大规模的建筑物,大楼竣工时曾经轰动一时,那个时候几乎没有人不知道这个公社大楼的。

  曾经的“高干楼”

  刚建成的安化楼中,每层都有5盏大型玻璃吊灯,4扇玻璃大门,把长长的走廊空间进行了有机分割。将近3米宽的楼道,转角处的一些大空间除了用来堆放一些杂物之外,就是晾衣服的好地方,因为宽敞,能直接通风采光。

  楼道里有些暗,转角处的窗户就成了一处很好的采光空间,好几层楼的转角窗台都摆放了很多植物,它们争抢着有限的光明,却都长得枝叶茂盛。

  安化楼当年的结构充分体现了“公社化”的原则,房间里没有厨房等生活设施,所有的服务设施都在大楼的一层,那里是公共大食堂和开水间。平时居民们工作日都在单位就餐,孩子也都送到托儿所,所以很少有人到楼下食堂就餐。

  食堂的工作人员都会在周六晚上挨家询问居民们晚餐和第二天是否订餐。订餐者想吃什么就在食堂准备的小本本上写下来,然后食堂的服务员会把饭菜送上门去,再把各家空的暖水瓶取走,打满开水再送上来。

  入住安化楼,不仅要有身份,还要有足够高的收入。1962年入住大楼的居民中,大部分的月收入都有差不多20 0元,而分给他们的两居室当时的房租是10多元,相当于北京市一个普通工人一个月的工资,也因此被称为当时的“高干楼 ”。

  “摩天大厦”的辉煌

  在北京的历史上,安化楼是第一座安装了电梯的居民楼,在大楼中心的电梯间,有两部电梯,最早的电梯,是有拉手的单开门。在大楼东侧的楼梯旁,原本设计预留了另两部电梯的位置,但是后来为了节约经费,就没再安装。

  那时候附近的孩子都到安化楼乘电梯,电梯内部空间不到3平方米,除去电梯管理员和她的桌椅、电暖气的空间,最多也就能容纳5、6个人。于是远近的大人小孩儿都会来看看,小孩们更是把这儿的电梯当玩具了,刚上了9层,就又跑到8 层等着往下坐。当时,很多人觉得安化楼就像是出差时候住的宾馆一样高级。

  虽然当年在楼的设计中不包括厨房,但都有比较宽敞的卫生间,还设计给家家户户都装上浴缸,虽然后来因为没有钱被放弃了,但还留了浴缸的位置。

  那个时候根本不缺地方,这个完全对称的三段式大楼有着前苏联时期建筑风格的烙印,一个主要的大走道,两侧是南北向的居室,那个时候盖楼也不会太想着缩减成本。安化楼层高都差不多有3.5米。楼中部的楼梯间也有六七十平方米。一楼的入口大厅,后来成了居民们停放自行车的地方。

  安化楼当初的设计强调大楼的娱乐休闲功能,除了一楼,二至八层每层正对电梯间的位置,都有居民活动室和服务部,可以打乒乓球及买一些瓜果零食等日常用品。因为是崇文区最高的建筑,当年还安装了响起来整个北京城都能听到的防空警报器,所以,一直有公安24小时值班。

  每到周末,九楼的活动大厅有舞会或者乒乓球比赛,现在的住户回忆起当初的幸福时光,脸上还焕发着快乐的光彩。回想着在“喀秋莎”动人的歌声中,身穿列宁装、中山装的年轻男女翩翩起舞。那是怎样的一种韵味,可以让人回味40年。

  风光不再的安化楼

  大楼刚建好的时候,这里基本是北京公检法的家属楼,后来,许多人陆续搬走了。房子有的出租、有的给亲戚朋友住,这使得后来居住的人越来越杂。但是大楼属于完全意义上的公房,这里的居民每个月只交每平米3块钱左右的房租。

  让住户们都在大食堂就餐的构想没能持续很长时间,安化楼的大食堂就不开火了,因为楼刚落成的时候,大食堂的年月就过去了。

  1964年,各楼层尘封已久的食堂被装上了煤气,变成公共大厨房,住户集中在这里做饭。厨房里面靠墙是一排炉灶,可以想象家家户户挨着做饭炒菜,肯定是很热闹的景象。

  现在的安化楼有295户居民,楼体早已失去了昔日的风采,楼道宽但很昏暗,墙壁上满是油污。据说1998年,安化楼进行了一次彻底的大扫除,光楼道里的废弃物和垃圾就拉了100多车。

  著名作家史铁生在其散文《九层大楼》里这样描述了他童年时期对安化楼的追忆。 “但是我从来没进过那座大楼,那样的大楼只建了一座即告结束。到现在我也不知道那楼里是什么样儿,到底有没有俱乐部和放映厅,不知道那种天堂一样的生活是否真的存在。”“真是岁月无情,那座大楼已经显得单薄、丑陋、老态龙钟,很难想象它也曾雄居傲视、辉煌一时。 ”

  如今,安化楼大门上方挂的广告牌子还是老体字,上写“北京龙潭制版厂”,所留电话也是早已过时的6位数;门外种着一株小树,远远望去细细瘦瘦,虽然挺精神,但小树的年轻和弱小映衬着安化楼深沉的资历和年老,一老一少让人揪心。

  而现在,关于这座楼的去留牵动了很多人的目光,有人送行、有人挽留。走进安化楼,一位老人正拄着拐杖慢慢走过昏暗的楼道,那颤颤巍巍的背影和暗黄的灯光融为一体,此情此景让人唏嘘不已……黑暗中发现一盆不知名的绿色盆景,小小的叶子支称着生命力的旺盛,它也许会开花,也许还会香香的并溢满整个安化楼。

  城市人民公社

  1958年8月,毛泽东在河北徐水称赞“人民公社好”之后,全国各地掀起大办人民公社的高潮。人民公社的浪潮席卷了农村,后又涌向城市。

  率先实行农村公社化的河南省,一鼓作气,在城市建立了人民公社。到1958年9月底,河南全省9个城市共建立人民公社482个。

  到1960年7月底,全国190个大中城市就建立了1064个人民公社,参加公社的人口达到5500多万人,占到这些城市人口总数的77%。

  公共食堂是人民公社的一大特征。但是,在1959年和1960年全民供给制期间,因严重缺粮,徐水这个典型在短短三四个月间就夭折了。

  过去与未来

  北京居民的九个时代

  1949年,排子房,“有天没日头”:

  北平解放时,城市居民住宅相当困难,其中还有七成左右是年久失修的危房、破旧房。

  1953年,苏式生活区,“标志性”临街大楼:

  新中国成立初期北京的住宅,最具“标志性”的应该就是景山后街两旁的那一组高楼了。

  1958年,“公社大楼”风光过后无限苦闷:

  当时诞生了多层体的“城市人民公社居民住宅”,西城福绥境大楼、东城北官厅大楼和广渠门内大街的安化楼就是名噪一时的“活样板”。

  1962年,火柴盒单元楼,“关起家门”过日子:

  1962年至1966年春天,一大批设计较为合理、设施较为完善的五六层居民楼,如雨后春笋般出现了。

  1966年“战备楼”,不中看也不中用:

  在“深挖洞,广积粮”的号召下,大量资金、人力都投入到“备战备荒”里去的时候,名副其实的“简易楼”就在北京应运而生了。

  1975年,“前三门”统一开发,救急解难:

  上世纪70年代,北京市民的住宅需求日益加剧,政府在天坛南、东大桥、安定门和燕山石油化工区集中建设住宅区。

  1980年,菊儿胡同四合院立体起来:

  上世纪80年代,菊儿胡同被列为北京危旧房改造项目,菊儿胡同,至此得到了重生,成为北京旧城改造的标志。

  1986年,方庄小区闪亮登场:

  方庄小区,是北京第一个大规模、高标准的综合性住宅区,老百姓口中的“富人区”,也是当时全国最大的居民小区。

  2000年,百花齐放的多样化时代:

  如今北京的居民住宅,再也不是一种面貌一统天下的局面,从建筑造型到居住理念,商业时代的房子花样翻新奇招迭出,让住房的人应接不暇。

  相关专题:新世纪周刊


新浪友情提醒:看新闻也有“巧”方法! 
 【评论】【收藏此页】【 】【多种方式看新闻】【打印】【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