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时代人物周报专题 > 正文

天才的高敏 苦涩的跳水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7月13日16:52 时代人物周报

  -本报记者许敏 还是那双大眼睛,只是略显憔悴些。圆脸盘不见了,脸庞瘦得有些发尖。短寸头却显得很精神, 笑容也还能找到当年的羞涩——著名的高敏式微笑。

  6月底的北京,气温出奇的高,在位于市区某高档住宅区的高敏家中,见到了这位曾在世界体坛叱咤风云的“跳水皇 后”。当年那个在领奖台上哭成泪人的小姑娘,已经蜕变成一个衣着时尚举止得体的成熟妇人。

  三周前,旅居海外10年的高敏回到了北京,与她同行的是三个男人——先生陈志刚和两个可爱的儿子。这次回国, 陈志刚要参加一个加拿大发展署与中国的合作项目。同时,高敏将推出她的自传《追梦》。

  “我用了两年的时间,回顾了人生中最精彩、最辉煌的22年。”从2003年开始,整整500多页手写稿,高敏 完成了20万字的自传,也圆了一个心愿——给自己往昔的运动生涯做一个总结。今年4月,《追梦》签约于美国最大的经纪 公司,将在全球十几个国家发行。高敏坚持把首发定在了中国,这个她梦想腾飞的地方。

  6月30日,《追梦》在上海出版。和别的名人出书大肆宣传不同,没有记者招待会或任何形式的新闻发布活动,这 跟高敏一贯的低调作风很相符。

  与高敏“在同一城市起飞,同一时段成名”的著名作家魏明伦为此书作序。序中这样开头,“跳水女皇高敏是一个谜 ,谜面是一连串世界冠军称号。”

  书中,高敏以平实细腻的笔触,追忆了那个辉煌的“高敏时代”。也用金牌背后不为人知的辛酸血泪,把“跳水皇后 ”的谜底袒露在众人面前。

  我要成为最好的

  罢练、私逃、每晚做噩梦、“仿佛进入地狱之门”;自嘲自叹,开始厌恶从小喜欢的跳水运动,想抛弃世界冠军的桂 冠,回归故乡做一个平常人,或者消失在永远不见人的地方;恐惧决赛失败的后果,推测父母因此不敢上街,老家门窗被砸烂 ,自己遭到全国人民指责;甚至想到自杀,计划在跳水成功荣获冠军之时,从摩天大楼跳下,粉身碎骨……

  高敏给出的“谜底”,令人意外也心酸。一个天才运动员的真实故事,竟是如此苦涩。

  她从小就被视为跳水天才,4岁学会游泳,就学着别人从三米高的石头往水里跳,当她冒出水面时,围观的人群都在 鼓掌叫好。这些人也许想不到,十年后,这个小女娃居然成就了世界跳水界的一个奇迹。

  9岁那年夏天,高敏从上百名候选者中脱颖而出。入选自贡市跳水队前,家人特别召开家族会议,讨论是否让家里惟 一的掌上明珠练体育,9岁的高敏大声宣告:“我要成为最好的!”

  天分极高的高敏,第二年就被选入四川省队,“从此也告别了玩耍的童年”。在省队的几年很辛苦,高敏训练太拼命 ,先后手臂骨折、摔伤肺吐血、耳膜穿孔……最残酷的还是“上刑”,高敏的脚尖不直,有个绰号叫“锄头脚”,对一个跳水 运动员来说这是致命的。教练找人专门仿照渣滓洞里的刑具“老虎凳”,定做了一张凳子。“老虎凳”坐了两个月,让高敏第 一次体会到了求生不能求死不得的感觉,“只觉得脚背上的骨头好像被人一块块地拆开,我忍不住放声大哭,直喊救命。”

  至今,回忆起这些,高敏还会情不自禁流泪,“我很庆幸当时我的父母对这样的训练细节一点都不知道。”

  1983年,12岁的高敏拿到了全运会选拔赛冠军,成为中国有史以来最年轻的全国冠军。同年参加第四届世界分 龄游泳锦标赛,夺得所在年龄组跳水两项冠军。引起了国际泳联技术委员会一些官员的关注,他们判断:“1988年奥运冠 军非她莫属。”

  1985年11月,高敏入选“国家跳水少年集训组”,师从后来被称为“中国跳水之父”的徐益明,高敏、许艳梅 、熊倪、陈琳、田亮、郭晶晶等都曾是他的学生。在这里,高敏训练更加认真,她仔细研究教练讲的每一个技术,每天第一个 到训练场,最后一个才离开。“那段时间我脑子装的全是跳水、跳水、跳水。跳水把我整个人的身体和灵魂包围了起来。”

  1986年第五届世界游泳锦标赛上,高敏以582.42分夺得跳板跳水冠军,成为世界锦标赛历史上的最高分。 同年还在原民主德国国际跳水赛、加拿大杯国际跳水赛中力挫群雄。海外媒体大幅报道:“这个不到16岁的中国小姑娘将成 为今后世界跳水界的一匹黑马。”

  此后,高敏创造了长达7年的“高敏时代”,在她参加的所有重大赛事中保持全胜,共获得70多枚国际比赛的金牌 、11项世界冠军,并于1988年和1992年蝉联两届奥运会冠军。成为当时世界上惟一突破600分大关的女子跳水运 动员,是“任何一个女板运动员都想战胜的目标。”许多国外选手认定:“与高敏生活在同一时代是个悲剧。”

  1992年,在巴塞罗那奥运会摘取女子跳板冠军后,浑身伤病的高敏宣布退役。

  市长年年给她写感谢信

  对于“高敏时代”的结束,高敏自己没有任何犹豫,“不是因为跳水辛苦,而是压力太大了。这种压力正是来源于我 没有输过,越没有输过就越怕输,越怕输压力就越大,成为一个恶性循环。直到退役几年后,还经常会做梦梦到最后那一跳跳 砸了。”

  “当时公众的关注也给了我特别大的压力,我的性格也许更适合做个普通人,不具备那种做明星的素质,也不是那种 喜欢生活在公众视野里的人。当时真是觉得累了,想要过一种属于自己的生活。我觉得我已经完成了自己的使命。”13年后 ,高敏坐在自家宽敞明亮的客厅里,回忆起当年,已经笑得很释怀,“我这一不练,不是对很多人都是好消息吗?”

  几年后,高敏应邀到加拿大埃德蒙顿KINSMAN跳水俱乐部担任总教练。旺季时,她的队员有100多人,淡季 也有50多人。手下有十几个助理教练,她自己只教全国顶级水平的选手。高敏到俱乐部的第二年,就把这个榜上无名的俱乐 部史无前例地带到全国第二。为此,埃德蒙顿市市长年年给她写感谢信。

  “重回跳水界,是对那个辉煌时代的一种缅怀方式吗?”

  “应该这么说,重新选择跳水事业,可以再次激起我对跳水的热爱。当年退出的时候,跳水已经成为一种工作和任务 ,热情已被消磨了。而再做教练,完全是出于像童年刚开始跳水时的那种喜爱和热情,这是两种不同的状态。那段经历是很辉 煌,它对我的生活乃至人生都有很大影响,但过去就是过去,那些是历史了,它已经跟现在的我离得很远。”

  “为什么选择带业余队?很多著名运动员退役后都去专业队任教,希望自己的弟子能延续自己的辉煌。”

  “如果我真要做专业队教练,只会为中国做。但是要让我去做国家队教练的话,压力太大了。我想要一个比较轻松自 在的生活状态。”

  加拿大是个适合生活的地方,高敏很适应这里放松的状态,每天只需要工作两个多小时,还能有多余时间照顾家庭。

  谈起自己的天才队员,高敏颇感骄傲。目前,她所带的学生有11个在美国的大学拿到了全额奖学金。但她仍认为中 国是不可赶超的,“这些孩子的天分确实是比较好,但加拿大的体制是始终不能赶上中国的。我一直在关注中国跳水队,经常 看他们的比赛,也常和国内的同行们见面交流,中国跳水队实力还是很强,国家在这方面的体制和条件,国外一时半会儿还赶 不上。”

  聊起中国跳水界的现状,免不了谈及伏明霞和“亮晶晶”。“时代不同,对一个人的要求也不同。他们完全是被你们 新闻界给捧出来的嘛,也不能全怪人家,你们不报道出来不就什么事情都没有了吗?”善解人意的高敏立马给师弟妹们护短, “人跟人不同,我是一个比较向往平淡的人,他们的选择不一样。人家伏明霞现在不是也挺幸福的?也许外界评价不很好,这 是挺可惜的。不过我觉得她这样活一次也没有什么不好,人是多面体的嘛,只是每个人的人生不同,没必要去评价好和坏。”

  幸福有点俗

  如果要在中国体坛的昔日巨星中,找出最具代表性的完美终结者,可能多数人会同时想到两个名字:“跳水皇后”高 敏和“乒乓女皇”邓亚萍。

  这两个女人,同样个子娇小;同样凭着高超技艺,在各自领域里称霸了一个时代;也同样在运动生涯最高峰时激流勇 退,留给世界一个完美的背影。

  不同的是,邓亚萍退役后仍然活跃在世界体育界,从清华到剑桥、从北京奥组委到国际奥委会,几乎没有离开过人们 的视野。而高敏却选择了一种完全不同的生活,远走异国,为人妻为人母,这种“完全属于自己”的幸福,低调平淡,却很真 实。

  1992年退役不久,高敏与国家体育局翻译苏东结婚。1995年去了美国,“在美国的生活很简单,先是读书, 跟任何一个学生一样。完成语言课程后,又攻读体育管理的硕士。”次年,儿子苏子超出生,高敏中止学业照顾家庭,苏东成 为亚洲最大的体育电视网ESPN的王牌解说员。1997年,苏东因工作关系去新加坡发展,长期分居导致婚姻破裂。离婚 后,高敏带着儿子去了加拿大。

  在加拿大,高敏遇到了现在的丈夫陈志刚,一位世贸经济研究专家,曾在联合国工作过,并在多个世界经济组织挂职 ,现任加拿大阿尔伯塔大学教授。陈志刚祖籍浙江温州,曾经是高敏的崇拜者。第一次见面,陈志刚说:“1988年你来加 拿大参加比赛,我就去现场为你加油过,我老早就认识你呢。”高敏回答:“认识我的人多了,我不认识你。”

  婚后,他们定居在加拿大的埃德蒙顿,先生对高敏疼爱有加,“他为我创造了很好的生活环境和条件,给了我一个平 稳的生活,让我可以安心做自己的事。基本上,我要做什么他都由着我。”不久,他们有了一个儿子。

  采访中,高敏的小儿子时常靠上来用英语跟母亲撒娇。哥哥去了爷爷家,不在北京,弟弟独自在家显得有些无聊。他 很听话也很有礼貌,还用啤酒杯倒水给客人。但当妈妈与客人聊天时他就显得有些焦躁,满屋子乱晃,总想引起妈妈的注意。 高敏的目光时时追随着儿子的身影,偶尔停下来柔声安慰几句。只在儿子顽皮地爬在沙发背上往落地窗下张望时,才稍微严厉 些,“我跟你说,要从这里掉下去,你就死定了。”

  儿子是上天给高敏最好的礼物,她甚至不愿意公开孩子们的照片,怕会因此影响了他们的正常生活。大儿子天资聪颖 ,考试科目都拿A,小儿子活泼好动,已经学会跟母亲耍狠了。高敏每周都带着他们游泳、跳水,但她没有想让他们成为世界 冠军,“老大学习比较好,他自己想长大当医生。老二学习不是很好,而且好动,可能会让他练跳水,希望18岁时能在美国 拿一个大学全额奖学金。”

  言谈间,贤妻良母的幸福神情时常浮现在高敏脸上。现在,家庭俨然已成为这位“跳水皇后”的生活中心,每天接送 孩子上学,然后去俱乐部上两个小时的班,周末与先生一起带着孩子出游,她满足于这样的平淡和安逸。

  “幸福其实有点俗,对一个女人而言,幸福就是你能得到自己想要的。对我来说,能永远保持现在这样的生活,安安 稳稳,就是最大的幸福。跟别人相比我很幸运,生活的每一面都体会到了。现在这种生活状态,就是我以前想要追求的那种, 就这样过一辈子,我会很知足的。”

  相关专题:时代人物周报 


新浪友情提醒:看新闻也有“巧”方法! 
 【评论】【收藏此页】【 】 【多种方式看新闻】 【打印】【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