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南沙中欧文化论坛专题 > 正文

中国人民大学国际关系学院讲师林崇诚发言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10月06日22:34 新浪财经
中国人民大学国际关系学院讲师林崇诚发言

林崇诚
点击此处查看全部新闻图片


  主席,各位来宾;

  非常高兴今天能有这个机会在本次会议上和大家一起分享有关“欧洲与中国的统一观”的相关信息。我想这个题目包含两个关键词,那就是“欧盟模式”和“中国统一”。因此,我们首先来谈谈“欧盟模式”和 “中国统一”。“中国统一”,我想在香港和澳门相继回归之后,台湾问题就变成中国统一的焦点。至于“欧盟模式”,他先着手于经济合作,进
行功能性的整合,并在这个基础上以外溢(Spillover)的效果,推动从低层政治(Low Politics)到高层政治(High Politics)的影响。参与欧盟的国家,并自愿释出部分主权给予联盟执行机构,但仍然保有各自主权的自主性。欧盟这种蕴含着“包容”、“交流”、“智慧”与“发展”的统合模式与架构,近年来已成为许多学者和政治家探讨两岸统合的思考方向之一。

  有关欧盟经验与两岸关系,究竟欧盟的统合模式,适不适合套用在两岸统合的关系上,目前政治界以及学术领域有些不同的看法,但大体围绕在主权问题、综合实力以及欧盟模式的问题上。

  1.主权问题。从主权的架构上来看,欧盟模式在成员资格的架构上,基本上比较偏向台湾在主权争议问题的利益,因为欧盟模式的本质,是以主权国家为基础的一种区域性的整合,但两岸的关系在大陆看来并非是国与国之间的关系。如果在两岸目前主权仍处于争议的状态下,以欧盟的模式来解决

台湾问题,等于是要求中国承认台湾是一个主权独立的国家,这与大陆“一个中国”的原则是相违背的。

  2.综合实力问题。欧盟的各成员国之间彼此实力相对接近,但大陆与台湾无论在军事力量、土地面积、人口数量、天然资源等,综合实力上相差极为悬殊,这种高度的不对称性,使欧盟的架构运作在解决两岸关系的问题上,增加更大的困难。

  3.欧盟模式问题。欧盟的整合模式基本上是一种功能性的整合,并以逐步外溢的方式解决较高层的政治问题。但问题是欧盟这种功能性的整合,在现阶段是否就能说已成功地诠释欧洲整合的经验,或是已经是一种没有争议的方式,这可能还尚待进一步的考验和证实。

  欧盟功能性整合的模式,从目前两岸各自坚持的论点和主张来看,似乎 并无法完全套用在解决两岸统一的问题上,除非两岸已适度的解决、厘清或是搁置主权争议的问题。但假设主权的争议(包括国家定位和统独立场)不是马上可以解决的问题,那在“合则两利、分则两害”、区域经济整合及全球化不可避免的趋势下,两岸是否还要逆势操作,持续维持僵局,最终导致大家不愿看到或者预期的结果,这是值得我们深思的问题。

  我个人认为,尽管欧盟模式和两岸目前主权争议的状态,存在着本质上的差异,但如果能像“九二共识”一样,先暂时搁置两岸争议性较大的主权问题,那欧盟功能性整合的模式,并不妨碍作为两岸统一的借鉴。

  接下来我想谈谈,有关政治界或学术界对欧盟架构用于两岸关系上的相关论述。一直以来有关欧盟模式到底适不适合套用在两岸统一的问题上,各界有许多不同的看法。有认为适合的,也有认为不适合的,还有人认为虽然不适合,但经过部分修改后是可以套用的。但基本上,认为欧盟模式可以套用在解决两岸问题上,是台湾朝野及学者难得意见较为一致的看法。

  有关欧盟架构适用于两岸关系的论述有许多,如台湾亲民党两岸政策白皮书里就提到,以“准国际关系”界定两岸关系,并建议仿效“欧盟整合模式”,两岸签订二十年至三十年的和平协议,全面进行经济和文化交流。台湾民进党前秘书长张俊宏亦主张两岸关系的发展,可引用欧盟模式。他认为两岸可以由经济整合逐步过渡到政治统一,解决两岸主权归属问题,并逐步使两岸关系正常化,形成一种既可以使两岸统一,又可以各自独立的模式。台湾学者吴钊燮、徐斯俭则认为,透过“逐步在各项功能领域中,由双方成立类似共同体的双边机构,来规范两岸在该领域中对内及对外政策”,利用欧盟功能性整合经验,“在制度面上建构一个超乎主权的整合性机构”,并随着该机构的整合与发展,未来能进一步发展成为一个“某种超主权的共同体”。此外,台湾另一位著名学者张亚中在《美欧季刊》里所发表的〈两岸统合之理论与实践:欧盟经验的启事〉一文,针对有关两岸主权争议的部份提出“主权共储与共享”(Pooled Sovereignty) 的概念。张亚中试图区分两岸“主权权利范围”中,那些具有共享性、独享性和排他性,他认为只要人民透过自由民主程序同意后,国家可以将“主权权利”共同储存在超国家统合机构(两岸共同体)中,“共享”主权权力,然后“两岸共同体”、大陆和台湾在国际法上就形成三个法律主体,但前提是台湾不可以退出“两岸共同体”。 

  至于有关欧盟架构不适用于两岸关系的论述,学者黄伟峰认为在大陆“一个中国”的原则下,由于两岸对主权的争议,欧盟功能性整合经验根本无法使用。他认为,除非大陆放弃对台湾的“法定主权”,或者台湾接受大陆“一个中国”的原则,否则以欧盟功能性整合的方式,无法套用在两岸关系上。另外,就如前所述,部分学者认为,大陆与台湾的综合实力相差较为悬殊,大陆没有必要以欧盟的模式及架构来解决两岸问题。

  基于我们对欧盟模式的了解以及这两天在研讨会上所得到欧盟整合的经验,针对欧盟统合以及中国统一观上,我们可以得到一些值得思考的地方:

  首先,欧盟的模式是一种以区域经济整合、和平共存的方式,取代民族主义争执的一种整合及解决纷争的模式。他与两岸统一问题的根本差异在于欧盟的整合过程,是会员国为追求国家或欧洲的长久和平而愿意释放出部分主权所形成的一个联盟,而两岸目前的问题,是两岸为了争取各自的主权而愿意冒着牺牲长久和平,甚至发生战争的风险。

  再者,在全球化的时代,两岸是不是应超越极端的民族主义或族群对立的思维,参考欧盟的模式,结合区域经济整合的概念,走出两岸特殊统合的新模式。特别是自大陆改革开放及台湾废除戒严法以来,两岸经济整合主要是市场力量自发形成的,这种区域性的经济整合,已成为不可抵挡或改变的趋势。

  此外,两岸和平解决统一问题,不但对两岸政治及经济的发展有高度的利益,对于区域经济与和平的发展,亦将有极大的贡献,再加上大陆经济快速的成长,综合实力亦不断的加强,面对两岸统一已经是台湾一个不可避免的课题。台湾当局是不是应考虑放弃台独的主张,而大陆或许也应该跳开过去旧有的思维,用新的想法来解决或面对两岸在台湾政党轮替后,新的统合课题。

  另外还值得思考的是,英、法、徳、意等国,特别是法、徳两国从拿破仑、普鲁士时代,到第一次及第二次世界大战,这种历史上互为世仇的国家,都能化干戈为玉帛组成欧盟,两岸这种本有着同根生的文化背景与血缘关系,为何不能以欧盟整合的精神为借鉴,使中国重归统一。

  最后,在我们思考两岸问题的时候,是不是我们都太考虑到本位或自我的问题,如果我们把焦点纯粹集中在两岸的统合问题上,那两岸目前面临主权争议的问题,的确是一个难以解决的僵局,特别两岸关系还包含一些大国的利益夹杂其中。但如果像欧洲经济整合的经验一样,我们把视野提高到亚洲区域经济整合或全球化趋势的高度,那我们目前面临的问题,是否就是在相对低层或相对容易解决的状态。他的难度我想不会高于当时包括法、德在内的“欧洲煤钢共同体”成立时的历史背景。

  因此,从欧洲的整合看中国的统一,我个人有几点看法和大家分享:

  首先,在中国统一的问题上,台湾今天面对的不完全是来自大陆的压力,事实上,也来自自发行性区域经济整合的趋势,与全球化的挑战。而这个结果,相对地,也使得两岸的统合,成为一个不可避免的趋势。

  再者,如果两岸的统合是一个不可避免的趋势,那么欧盟的统合,有什么可以值得我们作借鉴的呢? 我们昨天有提到很多欧盟整合中“交流”及“相互了解”的概念。我个人认为,从欧盟的整合,我们应该得到一个启示,那就是中国的统一观,应该是包括“包容”、“交流”“智慧”和“发展”的一种体现。各位来宾,从欧盟的经验我们看到,当我们有“包容”的心,我们就能产生“协调”的机制,而“九二共识”就是一种暂时搁置主权争议的相互协调方法;当我们有“交流”的渠道,就能产生对对方的“理解”,而透过“三通”就是一种增加双方“理解”的最好方式;当我们有“智慧”的时候,就能产生“创新”的思维,而用一种“经济体去架构一个经济联盟体”的概念,也就是我们常提到“一个领导班子,两块招牌的方式”,是不是就是一种跳脱两岸历史的包袱,取代过去主权争议,一种创新的思维方式。而当我们有“发展”的梦想或企图心,是不是就有落实“执行”的能力,进一步将这个区域性的经济联盟,推广到亚洲其它的国家,变成更大范围的亚洲区域经济联盟。

  在全球化与类似欧洲统合这种功能性经济整合的趋势下,中国的统一已变成一个不可避免的趋势。就如同日本著名的经济学家大前研一在他知名的著作《中华联邦》里所提到的:“在中国大陆的“磁吸效应”下,周边国家如不善用机会,与中国大陆形成合作伙伴的关系,势必会被边缘化,并走上衰退之路。连日本也不例外。”依大前研一的看法,经济实力强大的日本况且是这样,更何况与大陆有着血缘关系,及中国大陆(包括港、澳在内),已成为他最大贸易伙伴的台湾,更不可能避免这种区域经济整合的趋势。

  各位来宾,欧洲统合的背后,是一个“求同存异”、“资源共享”以及“能力互补”的动力和概念,这也正是欧洲统合由“包容”、“交流”“智慧”和“发展”所带给我们最大的启示,让我们都用最开阔的视野和心态来感受,欧洲统合所带给我们的借鉴。

  相关专题:南沙中欧文化论坛 


发表评论

爱问(iAsk.com)

 【评论】【收藏此页】【 】 【多种方式看新闻】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