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媒体观点专题 > 正文

国际金融报:“豆腐预算”是怎么产生的?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10月14日20:24 国际金融报

  作者:林金芳

  政府某部门在花钱时,他的负责人当然会预期得到国家的财政支持。“没钱再向上面要”,这种观念与其说它生根发芽的土壤是现行不严谨的预算制度,还不如说是脱胎于计划体制下的“预算软约束”

  9月28日国家审计署发布的长达7万字的审计公告就揭示了一些预算执行中“屡审屡犯”的违规问题,比如,违规转移、挪用和挤占财政资金,虚报冒领预算资金,未细化预算编制和按规定及时批复预算资金等。预算成了豆腐式的软预算。

  说到“豆腐预算”,不得不提到另外一个财政学概念:预算软约束。这个概念是匈牙利经济学家科尔奈在1980年分析社会主义企业行为时首先提出的,它是指当社会主义经济中的国有企业一旦发生亏损或面临破产时,国有企业的经理会预期得到国家财政支持,而国家或政府常常通过追加投资、减税、提供补贴等方式,以保证其生存下去。

  现在的“豆腐预算”与我国计划经济体制下的那种“预算软约束”,虽说在主体上存在差异,但本质上却很相似,笔者甚至认为他们之间存在前后联系。政府某部门在花钱时,他的负责人当然会预期得到国家的财政支持。“没钱再向上面要”,这种观念与其说它生根发芽的土壤是现行不严谨的预算制度,还不如说是脱胎于计划体制下的“预算软约束”。

  虽说现在市场经济搞得热火朝天,但预算体制却仍然是过去的那一套。“死人仍在领工资”的新闻,似乎常常看到,这种不正常的现象为何屡次发生?长期以来,工资发放采取的是“列入单位预算、资金层层下拨、单位发放到人”的松散管理方式。这还只是预算体制问题中的一方面。预算刚性不足,不仅使得一些政府部门编制预算过于随意、造成大量浪费,也使得预算部门一年到头“追加牵着工作走”,为此耗费了大量精力。

  科尔奈认为“预算软约束”直接原因是国家的父爱主义。笔者以为,“豆腐预算”何尝不是源于预算部门的父爱主义。这边的预算安排,刚刚获得人民代表大会的批准,那边很多单位要求追加经费的申请报告就上来了,两个字,“叫穷”,你总不能眼睁睁地看着挨饿吧。这种方法不能说不管用,儿子向老子要钱,不给也得给。

  这种父爱主义也有其根源,那就是“信息不对称”,信息不对称与信息不公开又联系在一起。一般来说,一个单位用了多少钱,怎么用的,在现行的体制下,预算部门似乎很难了解到。有时候,即使预算部门了解到其中存在大量“沉淀成本”,但政府为了使正在办的事继续办下去,也会继续追加预算,因为此时,追加预算的边际效益可能大于终止追加预算的边际成本。由此,豆腐式的“预算软约束”就产生了。

  相关专题:媒体观点 

  手机上新浪随时了解神六进展 短信看世界与航天员一起翱翔


发表评论

爱问(iAsk.com)

 【评论】【收藏此页】【 】 【多种方式看新闻】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