它们是巴金最好的三部小说 | |||||||||
---|---|---|---|---|---|---|---|---|---|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10月18日15:37 成都晚报 | |||||||||
《第四病室》跟《憩园》和《寒夜》不同。它没有《憩园》的那种挽歌的调子,也没有《寒夜》的那种悲愤的哭诉。 然而它的“一线光明”也只是那个同情贫苦病人、想减少他们痛苦的“善良热情的女医生”,再没有别的了。但是在那个环境 里她能够做什么呢?她也只好让那些本来可以不死的贫苦病人一个跟一个呻吟、哀号着死亡。——巴金 ○叶兆言
巴金先生在记忆中,首先是一长串的书名。我20岁时,有个女孩是巴金的崇拜者,喜欢没完没了地谈论他。巴金小 说并不以故事取胜,为了讨好爱好文学的美丽女孩,我牢牢地记住一些篇目。记得有一阵自己真被搞糊涂了,譬如有两篇小说 的名字差不多,一篇《秋天里的春天》,是翻译,另一篇《秋天里的春天》,是创作。那个女孩常用巴金小说来为难人,动不 动玩点智力测验的小游戏,我不想让她太得意,又不愿意她太失望,在回答问题时故意犯些小错误。 因为有了电影《家》,有那么一批优秀的好演员捧场,上岁数的人提起巴金如数家珍。我的父亲一生以读书多自豪。 他总结巴金小说,得出的结论是能知道几个三部曲就行了,譬如《激流三部曲》,譬如《爱情三部曲》,譬如《抗战三部曲》 。与前面那个坚决不肯放过巴金的女孩不一样,父亲的兴趣是外国小说,他的结论属于删繁就简,该偷懒就偷懒。父亲认为, 巴金作品看过一本《家》就足够。这样的观点我后来也经常遇到,听上去十分内行,课堂上老师这么说,论文中这么写,大致 意思都是,巴金的代表作是《家》,放大一点再加上《春》《秋》,其他便不重要了,起码不那么著名。曾经听到一位研究专 家言之凿凿,说巴金写完《家》以后,再也没有什么重要作品。这位专家的观点是《激流三部曲》一本不如一本,巴金不过是 个走下坡路的作家,《家》让他达到了荣誉顶峰,然后一蹶不振,靠吃老本过日子。很长一段时间,我也相信这样的观点,熟 悉的巴金只是一些书名和一本《家》。 老实说,我不是特别欣赏《家》,或许名气太大的缘故,或许故事简单而且概念化,说出来颇有些煞风景,我只是为 写研究生论文才系统地阅读巴金。要研究这一段文学史,这样的重要作家自然绕不过去。我曾经有过一段认真阅读中国现代文 学作品的经历,那是一种地道的板凳功夫,狼吞虎咽了一大堆作品。有个朋友不理解为什么要这样花功夫阅读,他拿起一本早 已发黄的书籍,轻轻拍了一下,说你像一个书虫似的,在这堆旧书上爬来爬去有什么乐趣。真说不清楚乐趣在哪里,如今回想 起来,只能说自己不后悔这段经历。我一向读书很杂,有机会集中读些作品也是人生的一种造化,事实上,只有经过认真阅读 ,通过比较鉴别,才可能纠正以往约定俗成的一些错误观点。在我的阅读印象中,整体的现代文学似乎并不怎么样。这个历史 时期的文学特色不在于成熟,而在于它的不断成长。 把中国现代文学说得如何成熟显然不恰当,更不恰当的是忽视了它的不断成长。研究一个作家,研究一个文学时代, 忽视这种进步是不对的,也不公平。评价过高或者忽视进步,都是不可取的态度。某些流行观点根本经受不起检验,譬如武断 地认定巴金在《家》之后便没有成功的作品。平心而论,仅仅是《激流三部曲》的后两部《春》《秋》,无论思想还是艺术, 都明显要比《家》进了一步。为此,我曾和父亲展开讨论,也和读过巴金小说的朋友进行对话,结果发现包括父亲在内的不少 人,对《家》之后的很多小说其实都没有认真拜读。大家的结论不谋而合,竟然都相信作者不可能再写出比《家》更出色的作 品。这是非常有趣的现象,一个作家早期作品的成功,掩盖或损害了其他作品的光辉,阅读因为一些想当然的简单否定而不幸 中断。我们自以为是下了结论,轻易相信了这个结论,大家议论某些作品的时候,并不意味着一定真正熟悉它。 沈从文先生谈起创作经验,曾说过一个人只要努力写作,越写越好很正常。这观点用来形容巴金的小说最恰当不过。 巴金早期的作品中,艺术上有些粗糙之外,阶级斗争成了重要元素,社会问题是首要问题。譬如《家》是一部典型的反封建教 科书,所有道理都显而易见,高老太爷象征什么,觉新和觉慧代表什么,留下的是一种标准答案。标准答案会把很复杂的事情 简单化甚至庸俗化,既然根源出在封建社会和封建意识上,社会革命便可以轻松解决一切问题。长期以来,巴金越写越好的真 相始终处于被忽视状态,文学成就被片面理解,艺术探索被人为割断。由于众所周知的原因,巴金常被文学之外的话题所包围 ,小说家巴金代替了巴金的小说。虽然曾经拥有过广泛的读者,巴金的作品并非一直畅销,读者总是有意无意忽视他后期的努 力。事实上,巴金从来没有放弃过创作上的追求,他一直在努力写作,在不断探索,而他个人的每前进一步,都与现代文学的 发展轨迹相吻合。换句话说,巴金的文学道路,也是中国现代文学进步的真实写照。纵观他的创作生涯,《家》是一个不错的 起点,《秋》是进步的转折点,从《憩园》开始,他进入了一个崭新境界。中国现代文学经历了一个主题从简单到复杂的发展 ,在这个过程中,小说变得越来越好看,越来越专业,越来越深刻。 为了让读者更完整更准确认识巴金,浙江文艺出版社决定重新出版《憩园》,出版《第四病室》,出版《寒夜》,巴 金小说如高山大海,用不着后辈跑出来胡说八道。好的艺术作品永远也不可能被埋没,巴金最后的这三部小说,不仅是个人的 绝唱,也是一个文学繁荣时期骤然停止的标本,不仅代表着他的最高创作成就,也代表着整体的中国现代文学的最高艺术水准 。忽视它们,对后来的写作者,对年轻一代的读者,都会是个不小的损失。 “我甚至说艺术的最高境界,是真实,是自然,是无技巧。我还说,生得很美的人并不需要浓妆艳抹,而我的文章就 像生得奇丑的人,不打扮,看起来倒顺眼些。”——巴金语录之文学之路 相关专题:巴金逝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