暂住证:打工者心中隐忍的痛 | |||||||||
---|---|---|---|---|---|---|---|---|---|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11月18日12:39 观察与思考 | |||||||||
对于到城市里打工的外地人来讲,一提到暂住证心里就会隐隐作痛。因为长久以来,福利保障、子女入学、买车、买房等都和暂住证捆绑在了一起。 在我们自己的国土上,为什么还要“暂住”?这是人们普遍的质疑。平等地对待每个公民,破除区域限制,真正体现国民价值、利益的平等化,取消暂住证将是必然的趋势……
观察记者 孙艳兰 繁华美丽的杭州城里,也有一些地方,不那么整洁,不那么现代。 那里住着很多从外地来打工的人,对他们来说,生活是艰辛的。要在城市里拥有立足之地,付出的代价远远多于城里人。 在离西湖不远的文三路附近,就有这样一片出租私房集中的地方,多是两三层楼的自建房,一些外墙因历时已久的关系,显出一副斑驳的颜色。而且,周围都是高楼林立的公寓或写字楼,两者看起来似乎不太协调。 关于打工者与暂住证的故事,每天都在这里发生。在这里住了大半辈子的房东老王,他家那些寻常的零碎小事,或许更能让我们走进这些外乡人的真实生活…… “吓唬”着去办证 “你的暂住证办了吗?没有暂住证是不能住的啊。” “我还没来得及办呢!过一段时间我再去办好吧。” “派出所会来抽查的,查到一个就要罚1000块,到时这个钱你出还是我出呢?” 房东老王一边把钥匙递给新搬进来的小姑娘,一边照例交代了办暂住证的“老规矩”。 小姑娘是刚从宁波大学毕业来杭州找工作的,人生地不熟,暂住证从来没办过。一听以后有可能要罚钱,她心里就有些急了。 老王似乎忽然想起了什么,马上从房里拿出来一张办证联系单,写上了自家的门牌号和自己的名字。 “差点忘记了,你去街道办暂住证的时候要带着这张纸,办一年交8块的工本费、36块的卫生费。现在已经便宜了,以前要100多块了呢。”老王仔细地做着“办证指导”。 这时,温岭人陈大妈兴冲冲地跑上楼来,她家也是住在楼下的房客。 “房东啊,你忘记把那个联系单给我了,街道的人硬是不给我续办暂住证,你看我都在你家住了好几年了,跟他们说了很久都没用,还得再跑一趟。” “那你也拿一张单子去,顺便带这个小姑娘一起去办。”老王又撕了一张单子给陈大妈,“你老伴的证也快到期了吧?” “还没呢!我记着日子的,到了就去办。小姑娘,我们走吧。”说着她就和那个大学生一同下楼去了。 老王这个人做事挺认真的,每一个来租房子的人,他都要问清楚对方是干什么的,并把身份证号码也同时记下来。对于街道开会时要求的办暂住证,他更是一点都不马虎,虽然派出所几乎很少过来查,不过罚钱的规定他总是要和房客反复强调,往往“吓唬”一下,大都会比较自觉地去办好证。 对于办暂住证的好处,老王自己也不太说得清楚,他想现在外地人这么多,办个证治安可能会好一点。不过以前住过的那些房客里,有没交房租溜走的,也有偷别人东西的,好像靠暂住证也是不太找得到他们的。 暂住证的悲剧 小婕,老王的女儿,在杭州一家报社工作,上到国家大事,小到街头巷尾,都挺关心。 “爸,你怎么往楼下跑了好几趟啊?”小婕边上网查资料,边对刚进屋来的老王说。 “呶,还不是那几个在电脑城打工的男孩子,每天都这么晚回来,就是拖着不去办暂住证,你说现在办证又花不了多少钱了,肯定是嫌麻烦。”老王翻弄着登记簿,有点不耐烦地嘟囔着。 “他们这些从外地来打工的也挺不容易的,为什么一定要办暂住证呢,有张身份证不是一样的吗?”可能是记者的职业习惯,小婕忽然想起了两年前闹得沸沸扬扬的孙志刚事件。 悲剧的起因就是一张暂住证。当时,大学生孙志刚因刚到广州没办暂住证被治安人员带到广州黄村街派出所。不知何故,警方告知“孙志刚有身份证也不能保释”。 在其后的3天中,孙志刚又经历了两个地方:广州市收容遣送中转站和广州收容人员救治站。最后,孙志刚在救治站死亡。从尸检结果看,孙志刚死前几天内被人殴打并最终导致死亡是不争的事实。 这件事在当时引起了全国各界人士的广泛关注和愤慨,收容遣送制度也因此被废止,但对于暂住证制度的困惑与质疑,至今仍未消除。 “在杭州好像没有发生过这种事,唉,就为了张暂住证,也太可惜了这个大学生啊。”老王还依稀记得这个新闻,现在回忆起来仍然十分感慨。 对于老王这样一个普普通通的房屋出租户来说,时不时地催房客去办暂住证已经成了习惯。 在他家那些“暂住”的外地打工者,少的一两个月,多的住了十几年,他们的暂住证也都是一年接一年地办着。 但是,他有时也隐隐觉得,打了这么多年交道的暂住证,竟然都牵连出人命了,这种制度是不是真的该改一改了呢。 永远的“外地人” 去年的时候,老王在报纸上看到这样消息,说是杭州市人大常委会分组审议了修改《杭州市外来暂住人员管理条例》的决定(草案),而且修改以后,外地人来杭州可能就不用再办暂住证了。 “这倒是个好事情,楼下赵树家十几年的暂住证可算是办到头了。”老王摘下老花眼镜后就忙跑到楼下去广播消息了,随后楼下便传来一阵笑声。 赵树一家算是在老王这儿待得最久的房客了,粗粗算一下也快十几二十年了,靠在市场里摆个卖鱼的摊子营生。他们夫妻俩有时也会说两句杭州话,常常和老王聊得很开心。 赵树有个儿子小名叫中中,因为户口在老家,在杭州读书要多花很多钱,还要走后门,所以只能在老家读书,每年寒暑假才能到杭州来和父母团聚。如今,中中已经上高中了,父母一心希望他能考上杭州的大学,那样一家人就能生活在一起了。 然而,两夫妻这么多年来一直办着暂住证在杭州生活,一年到期再接着办一年;就算以后儿子来杭州读书,一家三口依旧无法成为真正的杭州人。对于在异乡为生活打拼的外地人来说,一张暂住证似乎让他们觉得与这个城市永远是有隔阂的,无法得到与本地人一样的公平对待,归属感也无从而来。 当时,暂住证有可能被取消的消息一传开,打工者们都纷纷称道,不过也有不同意见者。那时杭州网论坛上的讨论就颇为热闹: “在杭州生活了20年,每年都要去办,你说烦不烦。强烈要求取消,要么几年办一次!” “天大的笑话。中国人‘暂住’在中国。” “我是杭州人,但我觉得还是要取消暂住证好,这样才能真正体现人与人之间的平等啊,毕竟我们都是中国人啊,只要有身份证就行了。” “暂住证办还是该办,卫生费也该交,但我的感觉是派出所啊联防队啊来查这个证的时候不要那么嚣张,不要以为没办证的人犯了多大的法一样!” “狂郁闷,国家说是为了维护秩序,我看啊还不如不办,不如在第二代身份证的磁卡里输进去好了,省得花那么多钱。” “不好取消的,现在外来人员治安案件太多了,取消了更乱的。” 小婕把网上的上百条网友评论翻给老王看,有诉苦的,有讲道理的,还有开骂的。看来这暂住证虽小,却是和那么多普通老百姓的生活密不可分。 不过,当时报道出来时是挺热闹的,后来渐渐就没了消息。直到现在,在杭州的外地人还是照例办着暂住证。 暂住证消失的那天 北京市政府法制办主任周继东在年初接受采访时曾表示,暂住证涉及整个国家的户籍制度问题,从现在的城市化和工业化进程来看,他个人觉得取消这项制度是早晚的事,不过恐怕还要在一段时间内进行保留。 暂住证制度是较早时为保护当地社会治安和便于管理流动人员而实行的一项“地方性”制度,长期以来起到了一定的管理作用。 然而,暂住证也是表征和区分“本地人与外地人”的符号—持有暂住证,意味着是城市外来人口;持有城市户口,意味着是城市这块领地的永久居民。 暂住证属于一种强行确认制度,反映了执证人与本地市民截然不同的身份,是有异于市民的“另类人群”,这显然带有歧视的色彩。试想,城里人到乡下“务农”,农村何曾要他们办过什么“务农证”? 如今一些地方开始增加暂住证的服务功能,这当然是件值得开心的事情。不过,反过来看,增加暂住证的服务功能恰恰暗示着,现在的外来人员还基本没有享受到什么城市化服务。证据比比皆是,比如入学高门槛,没有最低生活保障,不能买经济适用房,没有城市医疗保险,等等。甚至连装部电话、买辆汽车,都有城市户口与外来人员之分。 这种权利差异的最直接后果是,人们对城市户口趋之若鹜,对暂住证则时有抱怨之声,暂住证也始终蒙着一层阴影。 此外,暂住证制度也与身份证制度相左。我国有“公民身份证法”,凡具有身份证的人都表明他拥有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国籍,也就是享有公民的权利,其中就包括在国内自由往来和居住的权利。 如果持有身份证的公民在自己的国土上都没有自由行走、学习、访友、工作、经商和居住等权利,这就将身份证的地位下降到暂住证之下了,这显然不合适。 暂住证真的还有必要继续办下去吗? 正如一位网友所说:“都是地球人,都是国家公民,凭什么要办暂住证?航天员上太空要不要办暂住证?” 其实,各地正在制发第二代身份证,暂住证的内容除了暂住和期限外几乎与身份证一致。既然暂住证将逐步代替就业证明、婚姻证明等一系列的针对民工的证件,暂住证的功能又与身份证一样,何必要多此一举办理暂住证?何不用身份证“一证通天下”? 用身份证备份登记取代暂住证,不仅能减少外来打工者不必要的麻烦,也让他们少负担一笔费用,这应该是一件好事,也是一件实事。 - 相关专题:观察与思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