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新周刊专题 > 正文

中国十大城市评论家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11月21日14:36 新周刊

  城市是人居之地也是文化的容器,是经济体也是艺术品。今天,市长在读城,市民在读城,驴友在读城。近10年来,中国读城读得最专业、最有影响力、最大限度地把城市发挥光大的,是这10位城市评论家——杨东平、余秋雨、易中天、王鲁湘、王志纲、倪鹏飞、龙应台、陈逸飞、阮仪三和《新周刊》。(文/何树青 图/新周刊图片库)

  杨东平

  职业:北京理工大学高等教育研究所研究员

  代表作:《城市季风——北京和上海的文化精神》

  1994年出版的《城市季风》影响了一代中国人对城市的认知,它突破了“国家”的笼统观念,开启了地域文化和城际文化个性及特质比较的话语空间,10年之后它还名列“新闻传播学院学生必读的100本书”,而写出老北京命运《城记》一书的新华社记者王军也自认受到杨东平的启发。研究中国高等教育是杨东平的专业,而作为“自然之友”的创办者之一并担任副会长也许能说明他在环境保护方面的用力。但许多人还是期待杨东平关于城市的见解,因为他小到能从乘公交排队看出京派、京味与海派的差异,大到能解剖面临规划变动的北京、南京、上海等“文化容器”的城市空间处境。幸好,他还会出《城市季风》修订版和续集,汇入他近10年对城市再思考和观察的精华。

  余秋雨

  职业:多媒体文化人

  代表作:《文化苦旅》、《行者无疆》、《千年一叹》

  所有攻击《文化苦旅》的人,都没能写出超越它的文章。余秋雨以戏剧学者之身,走出书斋寻找文化现场,引燃历史灰烬中的余温,重新解读城市的文脉及基因,并于其后在千年之交随香港凤凰卫视的“千禧之旅”中得到延续,纵横4万里,把千年城市置于当下的同一平台考量,堪称把考据态度引入读城的第一人。

  他与台北、香港、深圳、新加坡的中华学人们讨论亚洲文化中心的“候选人”。在他眼里,新加坡没有资格成为亚洲文化的中心,但是有资格成为亚洲文化的一个流通码头;东京因为未能与亚洲地区的其他文化建立亲和关系,所以也没可能成为亚洲文化交汇的中心;他对香港文化的前景抱乐观的态度,那就是以东方文化、特别是中华文化为背景的国际文化交汇点;作为深圳市的文化顾问,余秋雨认为深圳已经发展成为中国最具文化竞争力的城市之一,他期待深圳成为中国青春文化的实验地和中国文化的“桥头堡”。

  易中天

  职业:厦门大学教授

  代表作:《读城记》

  《读城记》一书奠定了易中天的“江湖地位”,使他成为中国最著名的知道分子之一,也展示了在读城潮当中开放型综合性学者的优势。

  他理解的城市文化是由三个产品组成的,生活方式、交往方式和发展方式,而城市的个性、魅力及名片也由此而来。他对城市抱着享受、欣赏的态度,能兼容“进得来、住得下、不想走”的成都,也能欣赏和对面的俄罗斯人用“绥语”交往的绥芬河小城。他努力分辨着中国城市中城与市、南与北、大和小、远与近、新与老、异与同的关系,又总结出古都、历史文化名城、圣地、边关、濒江濒水城市、重镇、商埠和特区等8种类型的中国魅力城市品牌。

  王鲁湘

  职业:清华大学教授、博导,凤凰卫视《纵横中国》总策划

  代表作:《纵横中国》

  既有湖南人的鬼才与辩才,又有山东血统中的持正与自在,把四面八方的思想与观察角度带入电视界,以电视文化人立言,举目四望,穿州过省,这就是王鲁湘。2003年,他被《新周刊》评为“年度知道分子”。

  在电视荧屏上,王鲁湘动用历史、经济、文化、天文、地理、美学、哲学、卦象、民俗、方言、民间传说以及你想到想不到的全部话语,像精通炼丹术的术士一样解析着中国列省与诸城的全息影像。他的读城主战场是中国,以省为单位,以城市为支点,以文化开化史为源头,以名人特产为点缀,以地理生态为沙盘,游走古今,再加入城市比较的阅历强势,造就了独一无二的电视读城话语场。

  在某种意义上,可以称王鲁湘为大众城市视野的启蒙者,他带给了公众一种更富内涵的“私家地理”和还原城市品格生成的“深度旅游”。

  王志纲

  职业:策划人、10多个城市的城市顾问

  代表作:碧桂园、广州华南地产板块、昆明世博会、丽江项目

  在城市策划界,王志纲属于国产“土著”,却屡建奇功,几乎成了传奇。他身在广东,但对广东没有归属感,只有登陆感、靠岸感。十年新华社记者的经历令他有机会访谈列省诸侯,积蓄的思想素养首先在市场经济先行一步的广东释放出来。成功营造了房地产开发及大盘模式之后,他以民间思想家和商业策划的独特身份叠加,以区域发展战略的高度,与全国各城市的政府及民间资本合作展开城市经营的宏大叙事,既造城市品牌,名列10多个城市的城市顾问,也接商业地产开发的单,成为“食脑一族”,纵横南北,大小通吃。很少有商人具备他的政策性通盘思维,也少有城市首脑具备他对全国区域市场的体验认知。在城市运营、城市品牌、房地产开发、区域经济竞争、城市商帮等诸多城市发展面上,王志纲纵论中国经济版图,指点城市江山。

  倪鹏飞

  职业:中国社会科学院财贸经济研究所博士

  代表作:《中国城市竞争力报告》

  倪鹏飞读城的特色,在于首次大张旗鼓地把自成系统的量化指标带入了中国城市评价体系,并统一归结为城市竞争力。

  他首先确定了“21世纪的国际竞争突出地表现为城市层面的竞争”的思维,然后设置了硬、软两类城市竞争力解释性指标体系,由劳动力、资本力、科技力、结构力、设施力、环境力、区位力、聚集力、秩序力、文化力、制度力、管理力、开放力等13个具体指标体系下的70多个指标构成。另一套城市竞争力显示性指标体系由城市产品市场占有率、城市国内生产总值年均增长率、城市劳动生产率、城市居民人均年收入等4个指标构成。接下来,他便在中国设定样本城市进行扫描。倪鹏飞不谈古只论今,视野由城市竞争力顺延到城市定位和城市品牌,他注意到上海和成都的城市品牌营造的相对成功,但“许多城市定位过于超前,结果‘欲速则不达’”。

  龙应台

  职业:作家

  代表作:《野火集》、《在紫藤庐与Starbucks之间》、《百年大计,请从文化始》、《思索香港愿景》

  愤怒,一度是龙应台的标签。她那文化批判的“野火”烧在中国人身上、中国城市身上,使保守而自得的人胆战心惊。在欧洲多年旅居的阅历令她反思“全球化了的我在哪里?”;担任台北市文化局局长的3年零3个月零3天中,她进行了城市文化生成的官方实验,在香港城市大学中文、翻译及语言学系客座教授的角色里,她深入新的城市现场观察中华文化圈内不同城市的文化体系及发展得失,比如与文化遗产处置方式有关的北京规划和上海规划,比如香港“西九龙计划”。她提倡“新市民主义”,坚持认为“城市属于市民”,而文化“是社会教育,是身份认同”,她对成都市副市长孙平直言“我失去了理想中的成都!”。

  陈逸飞

  职业:画家、电影人、出版人

  代表作:周庄、《海上旧梦》、《人约黄昏》、《青年视觉》、《逸飞的选择·视觉都市》系列出版物

  陈逸飞对城市的见解完全溶在了他的艺术创作、电影拍摄、传媒出版和景观创作之中。在1984年夏与周庄相遇,1年后以周庄最有特色的“双桥”为题材的油画被阿曼德·哈默收购后转赠邓小平,再1年后这幅油画被选为联合国邮票图案,之后周庄成了“中国江南第一水乡”和世界文化遗产。1990年代,他以画家的唯美、电影的形式为上海造出绮丽、华美之境。21世纪,他一度执掌《青年视觉》杂志深入欧美报道西方城市的创意力量,并领导出版了《视觉都市》系列,报道伦敦、东京、米兰和布鲁塞尔。中国美术学院院长许江把陈逸飞称为“老城市的守望者”,事实上,他更担任了一系列上海新景观工程的艺术总监,参与了五角场彩蛋、院士风采馆、浦东张家浜创意街、海港新城主题公园主题雕塑等项目的方案设计。摄影家尔冬强说:“陈逸飞一直为改善上海的城市品质努力工作着,现在他走了,我不知道还会有谁继续他的事业。”

  阮仪三

  职业:国家历史文化名城研究中心主任、同济大学建筑城市规划学院教授

  代表作:平遥、丽江、江南六大古镇

  与“妙手著文章”相比,阮仪三更在乎“铁肩担道义”。他曾说:“我投身古城保护工作的起点就是扬州城!”之后,救平遥、救周庄、救丽江,他到处灭拆迁与开发的火,点申遗与保护的灯。如果说陈逸飞是“老城市的守望者”,那么阮仪三绝对是“老城市的守护神”,在首批“全国十大历史文化名镇”中,他做了5个镇的保护规划。他以城市文脉的道,力抗市场逻辑的利。面对申遗和房地产复古的不纯粹动机,他哀城之不幸、怒官之不争,视中国2000多个具有2000年以上历史的古城的保护不利为“我们中国人的失败”。他为中国古城和古镇、古建筑和古文化的遗存奔走呼吁30余年,认为建新不必拆旧,留旧不妨碍发展,要“整旧如故,以存其真”,其理念泽惠了身处急行军中的中国城市中的许多人。

  《新周刊》

  职业:传媒

  代表作:《中国城市魅力榜》、《城市败笔》、《第四城》、《住得像个人样》、《消逝的京广线》、《上海不是榜样》、《老外设计中国》、《体验之都》、《城市肖像》、《香港回到香港》、《广东方式》、《第N城》

  《新周刊》顺应上行中的中国时势而生的,报道过的中国城市不下两三百个,几乎所有有独到见解的城市评论家,包括杨东平、余秋雨、易中天、王鲁湘、王志纲、龙应台、陈逸飞、阮仪三在内,都在《新周刊》上发表过文章、接受过采访、展示过城市观点。而国内自发的、民间兴趣的城市研究者,不同城市的城市Fans和城市论坛,都被《新周刊》网罗报道,以令《新周刊》成为更宽广、更多元的城市话语平台。如果说《中国城市魅力榜》开启了中国的“人性化”读城话语,《城市败笔》开启了城市的人居反思,那么《第四城》、《体验之都》、《第N城》则是它着眼于具体城市品牌的主动营造与建构。“发现城市之美”只是《新周刊》的一面,它还是中国城市最热情的拥趸、最贴身的监测者、最有创见的品牌营造者和最严厉的批评者。

  点击此处进入《新周刊》论坛

  相关专题:新周刊 


发表评论

爱问(iAsk.com)

 【评论】【收藏此页】【 】 【多种方式看新闻】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