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决策》杂志专题 > 正文

决策杂志对话郭永昌:不发展是最大的腐败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12月13日13:31 决策杂志

  本刊记者 贺海峰

  慎言“新官上任三把火”

  《决策》:郭书记,很多人都有一个疑问:您这些行之有效的施政理念从何而来?

  郭永昌:到固始来之前,我一直在河南省漯河市工作。漯河素有“内陆特区”之称,“漯河模式”曾被誉为中国改革的五种模式之一。这期间,我先后做过律师、法学教师、乡党委书记、市司法局局长、团市委书记、市经贸局局长。1997年我任源汇区区长,2001年任源汇区委书记。担任的职位多了,处理的问题多了,办法自然就多。

  我的很多理念其实在那时就形成了。我在漯河当区长时,提出要抓好“三个经营”:把政府当作企业来经营;把一产当作三产来经营;把城市当作商品来经营。我做过一个实验,搞了个千亩森林公园,把老百姓的土地全部收归集体,然后围绕公园搞开发。现在,那里变成了漯河最漂亮的地方,农民全部拿工资和退休金。

  2004年年初,河南省委决定我任信阳市委常委、固始县委书记。在这之前,我从没到过这里。所以,我根本想不通,甚至一度闹过情绪。我妈妈、我太太、我女儿以及我的亲戚都觉得我“遭贬”了,我太太当时哭了好几天,坚决不让我到固始来。但是,组织上决定的事,是无法更改的。到了固始,让我始料未及的是,固始人谋发展、求发展的愿望竟然这样强烈,我的工作激情很快就被“点燃”了。

  《决策》:接下来,您就开始“新官上任三把火”?

  郭永昌:不,我从来都不认同“新官上任三把火”这种传统的说法。更何况,我在区长、区委书记的位置上已经干了七八年,驾轻就熟,更不需要烧这三把火。

  “新官上任三把火”,看似能显示一个领导的魄力与谋略,其实贻害无穷。为什么这样讲?一个新官来到一个新地方,总是踌躇满志,各种思路、各项举措一股脑出台了。没有包袱,没有成见,没有矛盾,想怎么干就怎么干,一开始成效非常明显。但一段时间之后,矛盾出来了,问题出来了,干着干着觉得没有方向了,没有动力了,最后不知道怎么干了。原因何在?没有核心价值观。

  我到了固始,发现了两大问题:一是人情味太重,整天陷于迎来送往的繁杂应酬中;二是意识形态的东西过重,陷于历史的恩恩怨怨中不能自拔。所以,我最先着手解决的,就是人的观念问题。

  钱不重要,人最重要。只要有人,就会有钱。最后结束战斗的,不是武器,不是技术,还是人。只要更新了人的观念,激发了人的潜能,就不愁没有钱和项目。当初,我们提出,固始的发展战略是“民风淳朴、文化浓郁、山川秀美、经济发达”,发展内涵是建设“物流和产业中心、文化教育卫生中心、娱乐休闲旅游中心、融资中心”,发展目标是“平安、和谐、文明、富裕”。现在回过头来看,这些是怎么一步一步成为现实的?无非是把固始人的潜能激发出来了,变成了强大的生产力,变成了热气腾腾的局面。

  在固始,一些重点工程都让人大、政协的同志牵头。这些老同志不想得到提拔或者其他好处,只是想体现自己的人生价值,我们给他们创造了平台。为什么固始干部这样有信心,有这样强的斗志?因为我们不是为了政绩,也不是为了出风头,而是把各项工作落到实处。

  “无私者无畏”

  《决策》:您曾说过:“豁出命,跟周围的城市拼;咬紧牙关,一步一步超过周围的城市”?

  郭永昌:对。我当固始县委书记有好几种干法。一个干法就是,我好好当我的市委常委,每周我在市里上一天班,在固始上四天班,周末休息,轻轻松松,四平八稳,但我没有这样做。一个干法就是现在这样,拼上命干。我内心热爱固始,我是有一点可能就不离开固始,在固始就不会让自己休息下来,每天都处在亢奋之中。我刚到固始时,没有一根白发;一年多过去了,白发成片成片的。

  发展是硬道理,任何时候,这个认识都不能含糊。过去,小平同志讲“摸着石头过河”,什么路都能闯,什么办法都能试。但现在,改革已经进入深水区,既要照顾弱势群体,还要防止国有资产流失,更要保持社会稳定。一句话:我们已经摸不到石头了。

  怎么办?我把干事创业分为四种类型:一是干成事不出事。这是每一级领导所盼望看到的,能做到吗?能!极少!要么是侥幸,要么是水平太高。二是干成事出事了。这是常态。三是没干事也没出事。这也是常态。第四种是没干事也出事了。在这四种价值取向中,我们县委、县政府就取向第二种:干成事出事了。我们没有取向“干成事不出事”,就是圣人也做不到,圣人也会出事。出了事怎么办?还要用干事的办法去处理,继续干事。所以,我常借用TCL董事局主席李东升的话说,不做先驱,就做先烈。

  当然,我们也不提倡蛮干。我们的办法是“吃透两头,把握中间”。什么是“吃透两头”?一方面,要吃透中央政策的走向。上级不让拆迁,不让征地,但我们力度最大。这叫“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与中央“发展是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高度一致。当然,前提是决不能牺牲群众利益。什么叫抓机遇?这就叫抓机遇!另一方面,要吃透基层的情况。干部心理能不能承受得了?老百姓心理能不能承受得了?我们的经济支撑能力能不能承受得了?都要心里有数。剩下的工作,就是“把握中间”,这就靠决策能力与执行能力了。

  《决策》:怎样理解这里的“决策能力”与“执行能力”呢?

  郭永昌:处理问题一定要有辩证的思维,一定要大气魄、大手笔。其实,触及问题越多的事、矛盾越集中的事,困难越小;越是胆小怕事,从小事一点一点试探着来,困难就越大。史河路拆迁涉及到610户群众,如果从10户拆起,一户都拆不掉,他们会问:“为什么600户不拆,却来拆我们这10户?”粮食体制改革涉及到6300多人,如果先改300人,一年时间也改不到位。

  “我崇尚简单、真实”

  《决策》:您如何评价自己?

  郭永昌:我喜欢简单、真实。我喜欢小吃就一个人到街头去买,喜欢洗澡就跟老百姓一起泡澡堂子,喜欢开玩笑就和大家开玩笑,包括省委书记。不伪装自己,真真实实的,有啥事处理啥事,一天不闲着,勤勤恳恳,认认真真。我没想过跟谁搞好关系,跟谁不搞好关系。我不会说好话,也不会批评人。

  我从没想过要做一个什么样的人。不是说你定了什么目标,就能做个什么样的人。我给自己定的目标就是,来的时候开个四大班子座谈会、领导干部见面会,我走的时候,给四大班子开个座谈会,给老干部开个告别会,离开固始以后还能回来,光明正大地回来。

  《决策》:因为简单、真实,所以您“敢”和老板们打成一片。难道您不害怕别人议论您“腐败”?

  郭永昌:其实我觉得这是两个问题。第一,一个人腐败不腐败不是看跟什么人在一起。大部分落马的腐败分子都不是因为企业家,而是因为买官卖官。决定自己腐败不腐败的是个人的内心世界,而不是别人。我教育我们的干部,要想人不知,除非己莫为。有了问题永远都不要心存侥幸,早晚都会出事!第二,我反对搞那些形式上的东西,好像你离企业家越远就越清正廉洁。不是这样的,不发展才是最大的腐败!一个地方党委的第一要务就是发展,发展抓不好,就是最大的腐败,枉吃“皇粮”。

  让企业家感到政府没把他们当外人,这才是最好的发展环境。如果宁愿不发展,也不靠近企业家,那要比腐败可恶100倍!

  《决策》:谢谢您接受我们的采访。

  (本文原标题为“不发展是最大的腐败”——对话郭永昌)

  独家声明:《决策》杂志独家供新浪网稿件,如需转载请获口头授权(包括已经签约的合作单位)

  相关专题:《决策》杂志 


发表评论

爱问(iAsk.com)

 【评论】【收藏此页】【 】 【多种方式看新闻】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