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观察与思考专题 > 正文

GDP的淡漠化警示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12月15日14:55 观察与思考

  -山东德州 石敬涛

  一方面是GDP一路狂飙,另一方面,国民个体收益与公共福利却严重滞后。

  摩根士丹利首席经济学家史蒂芬•罗奇带来令人吃惊的预测:“2006年中国经济增速将降至6.7%”,这是下半年以来最大胆也是最低的预测结果。上周五,罗奇在北京大
学中国经济研究中心的演讲中,抛出了这个令人吃惊的观点。(11月21日《北京晨报》)

  罗奇先生的这个预测,在“圈内”令人吃惊或者引起争论是肯定的。但是这个预测在大多数民众那里,似乎不怎么受人关注,甚至可能要遭受冷落了。11月21日《中国经济周刊》报道, 2003年在争议,2004年在争议。但到2005年时,中国民众对GDP已经越来越淡漠,GDP的增长数据已越来越提不起人们的兴趣了。

  GDP的增长创造了

中国经济的伟大崛起,全球瞩目。被萨谬尔森称之为“20世纪最伟大的发明之一”的GDP,的确给中国民众带来过无比的自豪感,也确实让中国民众为之牵肠挂肚。因为民众原以为GDP的增长,就意味着经济的发展、国家的富强,以及自然而然惠及和实现“贫嘴张大民的幸福生活”。应该说,民众对于GDP的热情,既有出自心中爱国热情和民族主义的成分,更是对自身个体利益的一种预期期待。

  民众对GDP越来越淡漠的状况,实际上就是这种心理预期的落空而产生的“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心态。说白了就是公众无法从GDP增长中享受预期的福利。一方面是GDP一路狂飙,另一方面,国民个体收益与公共福利却严重滞后。当GDP仅仅成为官员政绩的体现,而不是百姓幸福指数的标志时,民众的一腔热情只能化为淡漠了。

  民众对GDP越来越淡漠的现实状况,很容易使我们想起联合国对全球前十年“有增长无发展”的结论。中国民众从当初的被GDP激励到满腔热情再到现在的淡漠,实际上就是因为我们的GDP增长在某种程度上对绝大多数民众而言,是一种“无工作的增长”、“无声的增长”、“无情的增长”以及“无未来的增长”。贫富差距不断拉大,基尼系数已经超越国际警戒线,飑升的

房价、教育成本以及医疗费用的不堪重负,经济发展名义下大肆排污而出现的“癌症高发村”等等,不都是这无发展的增长的明证吗?

  当民众对这个GDP越来越淡漠,当罗奇先生“最大胆”的预测也已经是“波澜不惊”,或仅仅在一个小圈子内引起关注时,当这个GDP已经不再是属于民众的GDP时,那么这个为民众越来越淡漠的GDP,将会变得缺乏意义。对于这种民意的嬗变,我们应当反思和最大程度地引起警示了。因为我们需要的是一个符合

科学发展观的GDP,一个能“飞入寻常百姓家”的GDP。 -

  相关专题:观察与思考 


发表评论

爱问(iAsk.com)

 【评论】【收藏此页】【 】 【多种方式看新闻】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