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正文

改革反思之争:分歧之中寻共识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12月31日17:51 新世纪周刊

  “改革的动力在减少,杂音在增多。”

  2005年12月18日,当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研究会会长高尚全在《2005改革攻坚评估——中国(海南)改革发展研究院形势分析会》上说出这句话时,立即有在座的专家纠正:“应该是争议在增多。”

  不过,高尚全,这位曾经担任过8年国家体改委副主任的学者,在后面的讲话中依然坚持使用“杂音”一词。

  而在他之前,清华大学社会学教授孙立平在发言中认为,2005年改革实质性推动比较少,反思、质疑成为普遍的声音,因此改革下一步要“凝聚新的共识,造就新的动力”。在此前的9月20日,孙立平在接受《经济观察报》采访时认为:“改革的共识在破裂,动力在丧失。”大约一个月后,他又在《21世纪经济报道》撰文:“共识不复存在,暂停改革是当前理性选择。”

  争论,起源于网络上的一篇文章。这篇据称经刘国光授权,长达万言的文章谈到9个方面的问题,核心问题便是中西经济学理论,特别是在意识形态方面的差异化分析。

  刘国光,当代中国最有影响的经济学家之一,被视为“改革宽松学派”的主要代表人物,历任中国社科院经济学所副所长、所长、副院长。今天3月,刘国光获

中国经济学杰出贡献奖。1979年,人们把刘国光叫做“刘市场”。

  此后,高尚全开始发出自己的声音。

  8月,在接受《时代人物周报》专访时,高尚全认为:“不改革中国没有出路,只有死路一条”。

  进入10月,争论更为激烈。 23-24日,第三届中国改革论坛在北京开幕。300名学者、官员、体改系统元老汇聚一堂,“改革”二字不绝于耳。

  11月21日,刘国光接受《商务周刊》专访,他认为,如果改革造成两极分化,改革就失败了。“有人认为,现在尘埃已经落定,市场占了上风,计划不再时兴了。我不完全这样看。”

  西方经济学中的市场化核心精神,与中国一直执行的计划经济的碰撞,15年前曾经让神州大地经历过一番痛苦;然而2005年出现的这种争论,似乎已经不是在改革细节上的争论了,进而上升到了一种难以一言以蔽之的关于经济理论的意识形态领域,这的确让人有些惶恐的感觉。

  无论双方的观点如何,普遍的看法是:改革中的一些负面效应值得注意,现在的争论不宜夹杂过多意识形态的色彩,不能借反思改革否定改革。

  正如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宏观部副部长魏加宁所言:“回头看不能把身子转过去。”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下一页]


发表评论

爱问(iAsk.com)

 【评论】【收藏此页】【 】 【多种方式看新闻】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6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