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正文

信息时报:高存款低消费下的居民隐忧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1月17日11:43 信息时报

  姜凌云 大学教师

  据新华社消息,央行的最新数据显示:截至2005年12月,人民币居民储蓄存款余额已经突破14万亿元,创造了历史新高。同时,另一组经济数据却在连年下降——近5年我国居民最终消费率持续走低。10年来,我国最终消费率平均为59.5%,比世界平均消费率低接近20个百分点。

  居民储蓄存款突破14万亿元,面对这一骄人的数字恐怕不少人会倍感欣喜。而且据相关报道,前不久世界银行在第60届联合国首脑峰会期间公布了一份长达190页的全球穷富报告显示中国在多项指标靠前,其中中国内地的真实储蓄率为25.5%,中国在此项目上的排名仅次于第一位的海地,遥遥领先于美国的8.2%。

  居民储蓄存款突破14万亿元,储蓄率高居世界第二;而消费率却持续走低,比世界平均水平低了近20个百分点。这种非常矛盾的数据好似形成了一组悖论,不过稍加梳理却发现悖论并不难理解。

  居民存款多了,简单说可以有两种理解:一种是居民真的富了,富了钱没法花而不得不存入银行;另一种是居民并不富,但是他们把绝大部分的钱挤出来都存入银行,以备后患。从中国高居世界第二的储蓄率不难看出,中国居民存款多的原因绝对不是前者。随着近年来

中国经济持续发展,人们的收入也日渐增多。但是这种收入绝对量的增多同时也伴随着其他物质消费品价格的倍增。换言之,货币绝对量的增加并不能带来更多的物质和服务,也没有相应的转换为消费或通过其他形式投资,而很大的一部份被直接存入了银行,急剧攀升的存款数据造成了徒有其表的虚假繁荣。

  居民处理收入的方式也可以分为两种:储蓄和消费。从数值上看,居民的收入的确增加了,但从消费上看,居民的消费结构并没有发生太大的变化。经济学原理告诉我们,在通常情况下,储蓄率与消费信心成反比。我国居民储蓄率高居世界第二从另一侧面凸显居民的消费信心严重不足。据调查,人们储蓄的目的主要有:子女教育、养老、防病、购买住房、防失业等。就我国目前的消费环境来说,撇下其他不谈,单教育、医疗、住房这三大块的巨额资金需求就可以逼得人不得不把兜中的钱挤出来交给银行。

  在国民总收入变化不大的情况下,居民储蓄越高则意味着用于消费的钱越少。而消费是促进生产、拉动经济增长、推动社会进步的重要驱动力。存款持续增加不是一个国家富强殷实的表现,而消费持续走低则更凸显国民对经济前景、宏观政策的担忧。这一高一低里面所隐藏的问题值得各界深思。


发表评论

爱问(iAsk.com)

 【评论】【收藏此页】【 】 【多种方式看新闻】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6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