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郑州晚报《独家责任》专题 > 正文

市民创助学新模式:受助生毕业后5年还清资助款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8月03日10:14 郑州晚报
市民创助学新模式:受助生毕业后5年还清资助款

  对于举动的性质,柳林林认为它是一种资助,是工薪族的慈善尝试,“富人有富人的方式,工薪族有工薪族的方式”。

点击此处查看全部新闻图片


  核心提示:他不是百万富翁,所以选择的助学方式可能不够慷慨,但他并未放弃爱心尝试。他的创举,或许可以为普通工薪族引领一条慈善之路。7月29日,河南省南阳市民柳林林在共青团南阳市委希望工程办公室跟当地考上大学的3位学子签下了一纸协议:他将在4年内每年资助每位学生5000元用于学习与生活,前提是学生成绩必须合格,而且这笔钱并不是无偿赠与,学生需在毕业后5年内按比例还清。柳先生的举动引起公众的关注,有人认为,这一形式既缓解了贫困生燃眉之急,又改变了保姆式的有缺就捐的助学形式,有利于培养孩子
社会责任感与诚信意识,而由捐到借,经济与心理门槛的降低也蕴含着更大范围地扩展爱心人群的可能性。

  一笔意外的资助

  有一点意外,但更多的还是希望,18岁的范红玉犹豫了一下,转过身去,跟老师走到外面商量,得到了肯定答复后,返回希望工程办公室,对柳林林点了点头。

  范红玉是南阳市社旗县一高毕业生,今年高考成绩揭晓,她被郑州大学录取,但这并没有让她高兴起来。范的父母长年在郑州打工,但工资微薄,仅够维持范红玉和弟弟上到高中毕业,大学的几千元学费和生活费让范家望而却步。7月27日,范红玉突然接到了共青团南阳市委希望工程办公室的电话,有位好心人要资助贫困学生,选中了她。

  7月29日下午,范红玉在老师的带领下按照约定的时间赶到团市委与好心人见面。与范红玉同来的,还有另外两位考上大学的南阳市贫困生。“他告诉我们,愿意一年资助我们每人5000元,直到4年后大学毕业,但这笔钱并不是无偿给的,我们需要还。”

  范红玉和老师都感到意外,因为“以前听说扶助学生都是捐款,不需要还的”。但随即,好心人告诉他们,借款不用付利息,可以大学毕业后5年内还清,第一年还10%,以后4年依次是15%、25%、25%、25%。

  范红玉几乎没怎么想就同意了,但好心人一定要让她出去跟老师商量一下再决定。“老师跟我的想法一致,毕竟,现在只是暂时困难,将来我肯定有能力还钱。”范红玉说。

  另一位受助学生周瑛仪的父亲周保安也怀着同样的想法:“咱的目的只有一个,让孩子安心去学校读书,将来有机会参加工作,有恩报恩,不能白占别人的光。而且现在想借钱也不是说借就能借到的,陌生人给无息借款是个好心人,我们很感激他!”

  3位学生给柳先生打了借条,并签署了一张“助学借款协议”,随后,每人从好心人手里领走了第一年的借款5000元。

  工薪阶层的爱心创举

  “我不是百万富翁,事实上我现在还欠有债务。”好心人真名叫柳林林,是南阳市一名普通的

公务员,家庭收入只有他和爱人两人的工资,用他自己的话说,勉强算是“小白领”。柳林林上大学时,家里经济困难,曾经在校外打工,这些经历让他对贫困大学生这一群体格外的关注。

  “我1993年上大学,那时大学的收费还不算高,但已经感觉到如果学生整天忙着打工挣钱对学业是一个大的冲击,所以我一直想找机会帮一下他们。”柳林林说。

  7月26日,柳林林翻开当天的报纸,看到一组关于“爱心献给贫困大学生”的报道,心中怦然一动。当晚,他就决定用什么方式帮助他们一下。但他很犹豫:“我是工薪族,能拿出来的钱十分有限,怎么能帮更多的人呢?”

  摆在柳林林面前的是两种方案,“捐款的话,我最多能拿出3000元,因为自己还需要钱;借款的话,我也许能凑出来6万元”,柳林林几乎没有考虑就选择了后者,他认为,借款可以帮助更多的人。

  但柳林林并不自信,这种方式能否为学生甚至社会所接受,毕竟“通常人家都是捐款”。他把电话打到了报社,出乎意料,大家对他的想法非常赞同。

  “以捐款的形式扶助贫困生上大学在外地也出现过,南京理工大学从2004年新生入学起,有经济困难的学生可以向学校提出申请,领取专用借款条,经学校认可后,凭借款条办理入学手续。但这其实是一种缓交学费,当中不发生现金的流动,而且是单位行为。柳林林使用的是个人资金,以个人的名义跟学生签约,无疑是创举。”7月29日在团市委见证柳先生与贫困学生签订协议过程的南阳日报社记者田巍说。

 [1] [2] [下一页]

  相关专题:郑州晚报《独家责任》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爱问(iAsk.com)

 【评论】【收藏此页】【 】 【多种方式看新闻】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