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法律与生活专题 > 正文

“网络暴民”是不是一个真问题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8月06日10:01 《法律与生活》杂志

  文/童大焕

  一位丈夫在网上发表了一封五千字的长信,慷慨激昂地痛斥了一位怀疑与他妻子有染的学生。随即有数百人在未经事 实验证的前提下,加入攻击的行列,其中一人更建议“以键盘为武器砍下奸夫的头,献给那位丈夫做祭品”。短短几天内,“ 哄客游击队”人数发展到数万人,这些陌生人组队搜寻那名学生的真实身份和地址,把学生逼出大学,更令其家人
躲在家里不 敢出门。为了平息事端,“铜须”用长达六分钟的视频来否认桃色事件,而那位“受害者”丈夫,也承认对其妻红杏出墙的说 法多有不实之处,从而请求网民取消追杀,但还是无法平息这场惊天动地的“网络骚乱”。

  “铜须事件”引发海外媒体的严重关切。《纽约时报》、《国际先驱论坛报》和《南德意志报》等欧美报纸,相继刊 发报道,质疑中国网民的做法是对个人权利(隐私权、情感和生活方式选择权等)的严重侵犯;《国际先驱论坛报》以《以键 盘为武器的中国暴民》为题,激烈抨击中国网民的“暴民现象”。在西方人看来,这场虚拟事件正在演变成大规模群体性暴力 ,并已成为人类文明进程中的不和谐音。有评论说“虽然网络战争随处可见,但这种现象在中国拉响了警报,因为这种行为在 过去会导致暴力事件,使人想起‘文化大革命’时期,学生暴徒殴打老师和民众的那段历史”。

  先要问问中国的“网络暴民”是不是个真问题。据悉,当年美伊战争时也有一些艺人或文人发出过反战声音,但立即 遭到了美国民众大规模的羞辱和威胁。一时间,羞辱和威胁的电话、邮件、信件把当事人的老板、报社或私家电话和邮箱几乎 撑爆了,甚至发出死亡的威胁,与“铜须事件”相比有过之而无不及,而今更多的开始认为当初的判断和行为过于草率。足球 的胜负更不涉及到道德问题和原则问题,但还是经常在各国引起过激言行和大规模骚乱,足球流氓屡禁不止。

  但在“铜须事件”上网民那种“集体施虐”的狂欢的确并不多见,非一般性的攻击性言论可比。国外的那些言论并不 特意针对弱者,而“铜须事件”则是“集体”针对同一个弱者的“施暴”。这种情形,的确逾越了道德和私人隐私的底线。

  对此,著名杂文家鄢烈山先生建议网友们把更多的注意力集中到公共利益上来,“做些与公共安全和利益攸关的事, 比道德围剿某个人有意思得多呀”。建议很中肯,但仍然无法解释这样的事件为何会发生。

  “铜须事件”不过是被外人称为“国际狩猎”中的一个例子。所谓“国际狩猎”,是一些匿名网络用户聚集起来对一 些真实或想象的道德罪行进行调查并执行处罚。主要针对婚外情、网上拍卖欺诈、名人秘密生活和各种怀疑罪行等。最近一名 中国高级电脑科学家涉及模仿美国处理器设计的丑闻得以曝光,也是因为国际狩猎。在2001至2004年间,中国的互联 网一度表现杰出,在孙志刚案中直接推动了立法的进步,即是一例。但是,今天的“铜须事件”,却使其中一些网友在道德和 私域的双双迷失中沦为“网络红卫兵”的角色。其中的转变耐人寻味。

  诚如贪污腐败不是华人政治的特质,新加坡和中国香港就是世界廉洁的榜样,国内“网络红卫兵”在私人领域中的集 体语言暴力和道德迷失,也不是中国网民的特性。我更愿意看成是他们对公共领域的话语空间失去信心和耐心后的一种发泄, 在一种暂时的、局部的“胜利”狂欢中获得快感,同时也自我麻醉。现实的无力感迫使一些人转而从比自己更弱小的人身上发 泄不满、寻求自己力量的“证明”,而“网络暴力”是最能体现这种力量又最无需承担个人责任的渠道。一些人过后会觉得自 己无聊,但过程的快感依然具有持续的吸引力。

  问题就在于,他们在公共领域上的发言,胜利的快感太稀缺了。孙志刚案以生命的代价换来了空前至今绝后的一次胜 利,此后,无论对于权力腐败、MBO、一些部门的行政垄断和权力商品化,互联网上都从来没有停止过呼吁,公共表达已经 习以为常,但他们往往很难得到权力阶层的直接呼应,更难看到积极有效的改进措施。于是,一些人的愤懑得不到释放,反而 在这种“公共表达”中累积了更多的愤懑。这就像一个出气管,越往上,管口越粗(代表着公共事务话题的广泛),但如果上 面的管口出气不畅,它就只能不断向下面的细处(代表着越来越狭窄和狭隘的私人生活空间)挤压,管子一旦被挤爆,不理性 的情绪就覆水难收。这是不甘成为弱者的弱者自然而然的情绪反映——迁怒。社会生活中缺乏公民之间、公民与政府之间平等 的权利表达和利益博弈,将有可能不断催生“网络暴民”。而从“网络暴民”到生活中的现实暴民,并没有什么不可逾越的障 碍,去年9月在北京王府井劫杀的哥连撞9人致3死6伤、制造了轰动一时的“一个人的911”的艾绪强即是一例。

  解决这个问题,一要政府部门和各社会团体、组织,更积极地呼应网民的正当要求,一切手中掌握力量的仁人志士, 当从网络民意中多多吸取智慧和力量,同时培养网民对国家进步民族兴旺人民幸福的信心;二要网民们对社会的变革和进步抱 有恒心,罗马不是一天建成的,需要我们持续不断地努力。这两个方面,是一枚硬币的正反两面,缺一不可。但最主要的主动 权在前者,还不完全在网民。

  (摘自《法律与生活》半月刊2006年7月上半月刊)

  相关专题:法律与生活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爱问(iAsk.com)

 【评论】【收藏此页】【 】 【多种方式看新闻】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