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试中心副主任:名校招生名额分配改革阻力大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6月12日18:15 新浪嘉宾访谈
考试中心副主任:名校招生名额分配改革阻力大
  《锐话题》主持人马骧(中)特别邀请教育部考试中心副主任应书增(右)和北京理工大学教育科学研究所所长杨东平做客新浪

考试中心副主任:名校招生名额分配改革阻力大
教育部考试中心副主任应书增

考试中心副主任:名校招生名额分配改革阻力大
北京理工大学教育科学研究所所长杨东平

聊天视频
 应书增:分校考试增加考生负担不可行  杨东平:高考制度还有很大改革空间
 杨东平:高考作文规范不是靠创造力  应书增:《考试法》已经进入立法程序
 应书增:高考减负才好改革  杨东平:高考考试应该多轨化多样化

  2007年6月12日15时新浪网原创节目《锐话题》主持人马骧(blog)特别邀请教育部考试中心副主任应书增和北京理工大学教育科学研究所所长杨东平(blog)做客“恢复高考30周年系列访谈”,梳理高考制度30年变革的脉络,分析高考政策未来的动向。以下为聊天实录。

  主持人马骧:各位亲爱的新浪网友,大家下午好!新浪宽频直播间马骧欢迎您,您现在收看的是本周《锐话题》的节目,也是“高考恢复30周年”系列访谈的最后一期。

  为什么这么关注这一期的节目,是因为我们请来两位非常重量级的嘉宾,探讨的话题也是和每一个人的命运都息息相关的——高考。给大家介绍一下我们请来的两位老师,一位是教育部考试中心副主任应书增先生,欢迎您,应主任。另外一位是北京理工大学教育科学研究所所长、21世纪教育发展研究院的院长杨东平教授,欢迎您,杨老师。

  两位在教育方面都是很资深的专家,今天请两位来跟我们谈考试的话题,很多网友肯定会很期待,我看到不少朋友在留言板上已经留下了问题,包括我心中也有很多问题想向两位请教,欢迎手机的用户登录sina.cn,在移动中和应主任和杨老师进行沟通。今年是恢复高考30周年,先问一下两位老师,是否参加过高考,哪一年?

  应书增:我是1978年参加高考,也是恢复高考第二年参加高考。我是

北京师范大学物理系。

  主持人马骧:读到本科毕业?

  应书增:本科毕业到教育部,后来到考试中心。

  主持人马骧:一辈子跟考试打交道?

  应书增:对。对。

  主持人马骧:杨老师呢?

  杨东平:我是“文革”当中上的学,黑龙江下乡后来作为工农兵学员到北京工业学院,现在叫北京理工大学,学的是自动控制,后来80年代以后自学成才,(笑)从事教育研究。

  主持人马骧:那就没有离开过理工大学。

  杨东平:没有离开。

  主持人马骧:一直在那儿。

  杨东平:别人很奇怪,理工大学怎么从事教育研究去了。

  主持人马骧:看了您的简历,曾经策划节目,跟自学成才很有关系。

  杨东平:我的天性比较喜欢文科,但是文革的教育制度中个人没有选择权,学工科,让你学医学什么个人没有选择。

  主持人马骧:杨老师的求学经历挺有代表性,虽然您是文革中上的工农兵大学。为什么这么说?我95年上的学,我是文科生,其实文理科我都差不多,都一般,但是必须选择文科或者是理科,最后读的是法律专业,坦率地说我根本不喜欢这个专业,所以现在干的也不是我所学的。像杨老师和我的这种情况数以亿计,所以高考是不是没有给中国的年轻人或者学生带来自由选择的机会?或者机会太少了,应主任怎么看?

  应书增:考生是有选择机会的。因为不管是文科还是理科,因为大学是分文理的,专业是分文理的,不可能又读文科专业,又读理科专业,只能选一门,选上以后是他自己选的。学校也可以选择,现在有很多志愿,他在选择学校的时候可以填很多志愿,包括他的专业,这是有选择余地的。当然在新课标实验以后,有些省学习内容也可以选择,新课标的特点就是多样性、选择性、探索性,我认为主要是这三个方面。这样他在学习内容方面可以根据自己的特长去选择,除了必修课之外,可以选择一些选修课。根据他选修,肯定选的是比较有兴趣的,考试的时候根据考生的兴趣,有不同的时间给你考试。

  我觉得从高考改革来讲,选择性、多样性也是将来考试改革的一个方向,包括3+X也是这样,X可以是1,可以是2,可以是物理,可以是化学,可以是生物,都体现了改革方面多样性和选择性的思路和探索。

  主持人马骧:这个问题问一下各位网友,您如果参加了高考,上过大学的话,你所学的专业是不是你所喜欢的,你在选择它的时候是不是有一定的自主性或者是自由行,请把你的答案告诉我们。

  其实从实际情况来说应主任我是这样的观点,我的意思是说我可能根本不了解某个专业。

  杨东平:高中生选择专业的时候还是对专业几乎一无所知,对学校也不了解。

  主持人马骧:不懂,所以出现了金融业好的话大家都学金融,当医生能赚钱,大家都学医学,学医生和学金融的学生非常多,50年代,我父亲那代大学生都是学理工,去东北上大学,因为东北是半个共产主义,当时的说法。

  杨东平:那时叫男学工,女学医,

花花公子学文艺,调皮捣蛋学体育(笑)。

  主持人马骧:这个有意思。还有一句话叫学好数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这都是过去的说法,挺流行的。杨老师对考生的选择,专业选择方面有什么看法?

  杨东平:我们现在考生在填志愿的时候有一次选择,但是是盲目的,因为对高等学校缺乏了解,受社会风气和舆论的影响。上大学之后不能选择,没有转系和转专业的自由,而这在国外大学是基本的制度,非常重要。一个人如果学习自己不喜欢的东西,很难想象能够成就大的事业,对个人来说很痛苦。所以,考试制度我认为,也有改革的可能性,使大家选择更丰富。现在只有两种选择,要么选文,要么选理,我觉得我们的跑道可以多开,可以开到十条八条,比如考高职的没有必要跟考清华、北大用一道考题,理科、工科、文科考的是不一样的,包括语言类,包括文史哲,多套考卷可能识别不同的人才更准确一些,更有效一些。

  主持人马骧:从这个方面我看到一个网友提出来。也有人建议过是不是真的像国外一样,我可以选择学校去考试,而不是全国统一的考试,这对现有的高考制度是一个很大的挑战吗?我想读北大就参加北大的考试,通过就可以读,有没有这种可能性?

  应书增:我觉得目前的中国社会是不可能的。1952年之前,我们采取学校单独招生制度,北大、清华,包括理工大学都可以。

  有几个特点:一个,考生得多次考试、多次奔波。北京大学不可能在所有全国31个省都设立考点。

  主持人马骧:对。

  应书增:可能是集中,比如南方广州设一个考点,云南的考生要到广州去考,路费就非常受不了。考多次,学校的负担也很重,出题、评卷、录取。考生的考试负担也很重,因为考了清华以后,不知道清华能不能录取我,还要考北师大,还要考理工大学,多次考试,穷人的孩子是做不到这一点的,在当时考生很少的情况下,学校名额很少的情况下,可能做到。现在我们一千万考生,这是做不到的。做了以后,弊病要更多,多次考试。如果一个学生有可能被北大录取,北大不录取不可能转到北师大,北师大不认,所以还得参加北师大的考试。这样重复的考试,考生更累,效益也不好。所以,现在的情况下,我再举一个例子,前苏联,实行计划经济国家就需要单独招生,现在的俄罗斯采取开始统一考试的办法。像西方国家都采取统一考试的办法。统一考试是比较现代的、比较经济有效、科学公正的选拔人才的一个世界公认的办法。

  所以,回到学校单独招生,如果小规模的实验是可能的,但是大规模推行我觉得是不可行的。

 [1] [2] [3] [4] [5] [下一页]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爱问(iAsk.com)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