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健康 > 北京严查福寿螺致病事件专题 > 正文

北京卫生监督所副所长谈查处福寿螺事件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8月22日17:02 新浪嘉宾访谈
北京卫生监督所副所长谈查处福寿螺事件

图为北京卫生监督所副所长郭子侠
点击此处查看全部新闻图片


北京卫生监督所副所长谈查处福寿螺事件

图为北京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传染病与地方病控制所何战英


    【点击此处查看本条新闻视频内容

  8月22日周二15点,北京卫生监督所副所长郭子侠和北京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传染病与地方病控制所何战英女士做客新浪新闻中心健康现场,谈福寿螺事件。以下是聊天实录。

    北京禁止生吃部分水产品还需各方论证

  主持人:各位网友大家好,这里是新浪新闻中心的健康现场,今天我们聊天的话题是关于北京出现福寿螺感染食客的事件,我们有幸请到北京卫生监督副所长郭子侠先生,另外一位嘉宾是北京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传染病与地方病控制所负责寄生虫病工作的何战英女士,欢迎两位。

  我们知道这次北京的福寿螺事件引起了各界的关注,其实象寄生虫病在北京以前出现的非常少,之所以少所以引起了广大民众的关注,首先请何战英女士介绍一下历史上北京寄生虫的发病状况。

  何战英:北京寄生虫病发生的状况椭圆性线虫病发生率是比较低的,现在人们的卫生习惯特别好,但是食源性寄生虫病是主要的,因为食品的流通原来北方吃不到的东西现在运输很方便现在北方也有,而且做法也多种多样,比如福寿螺原来我们不吃,现在不但吃,而且吃半生或者生的这样味道很美,这样就出现了感染了管圆线虫病。

  主持人:请问郭所长出现了这个事件之后北京卫生体系作出了什么样的反应呢?

  郭子侠:我们接到社会的投诉,说怀疑有人吃了餐厅里的凉拌福寿螺就发病了,当天我们就到现场初步了解情况,首先对凉拌福寿螺采取措施禁止它销售,然后我们调查病人,发现病人持续增加,我们初步调查和饭店的饭有关系,我们请示了卫生局的有关领导,卫生局连夜采取了一些措施,其中有卫生监督方面的措施,首先我们向社会公布了发病的情况,提醒消费者不要生吃和半生吃这样的凉水河里的螺,要求餐饮企业停止制售福寿螺,同时我们全市进行重点检查,

川菜、粤菜、湘菜对可能制作福寿螺的餐馆进行检查。两天检查了两千多家,到今天还在检查过程当中,目前还没有发现餐馆制售半生或者生福寿螺。

  主持人:昨天北京举行新闻发布会说北京要出台限制生吃水产品的条例。

  郭子侠:生吃水产品分类别,有淡水还有海产品,目前我们

卫生部也有餐饮业卫生规范,淡水、海水、深海产品是可以吃的,但是有一个条件,得符合一定的条件,来源要清楚,是不是属于深海的产品,保证新鲜,加工过程要保证一定的卫生要求,加工完以后还要在多长时间。

  卫生部还有一个水产品卫生管理办法,水产品卫生管理也是卫生部根据食品卫生法的授权,这就是说有生吃水产品的地区有详细的办法,卫生部门根据当地的特殊需要限制每类食品。通过这件事情目前我们提出来的在餐饮业禁止销售只是生吃或者没有熟透的淡水螺,其他在蚌类当中我们去掉,当然需要有关专家和有关部门,听取餐饮业生产经营人的意见以后通过一定的程序再做决定。

  管圆线虫病的发生主要是由福寿螺引起的,它加热不透引起的。我们从资料上看,也是不要生吃、半生吃,所以我们首先提出了要求,其实北京真正生吃、半生吃的不多甚至没有,北京的餐饮习惯和南方并不一样,有的是凉拌,加热彻底了把螺拿出来再凉拌也叫凉拌,但是这不属于生吃。生吃、半生吃从预防寄生虫病来看,今天我们谈到的是管圆线虫病,还有其他的一些寄生虫疾病,没有寄生虫还有病毒的问题,还会有其他的生物性微生物的危害问题,不管怎么样淡水养殖的螺需要慎重,不是一种非常好的、比较安全的食品。

  主持人:卫生餐饮条例当中要考虑到对生吃和半生吃的限制是吗?

  郭子侠:对,对某些品种也要进行限制,某些品种经过专家的分析,要进行一些评估,在什么条件下才能吃,必须要有严格的条件。比如说上海是南方了,生吃习惯比北京多很多,生吃虾比较多,上海就专门制定了生吃水产品管理办法。

  主持人:以前这种情况我们遇到的比较少,现在发生了,我们通过这种情况再修订我们的餐饮业条例。

  郭子侠:现在我们已经查的很清楚了,原来这两个餐厅都是用的海螺,后来由于原因改成了福寿螺,福寿螺我们了解了它的加工过程,它加热时间很短,把带壳的螺放到水里面加热3到5分钟,这样里面的细菌是杀不死的。

 [1] [2] [3] [4] [5] [下一页]

  相关专题:北京严查福寿螺致病事件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爱问(iAsk.com)

 【评论】【收藏此页】【 】 【多种方式看新闻】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