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新民周刊专题 > 正文

新民周刊:北京遭遇苦夏(图)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7月06日12:24 新民周刊
新民周刊:北京遭遇苦夏(图)

动物同样难捱苦夏
点击此处查看全部新闻图片


新民周刊:北京遭遇苦夏(图)

游泳池内人满为患


  北京苦夏

  气象报道充斥着“毒辣、狰狞、炽热、疯狂、持久战”这样的字眼。这是夏天还是战争呢?

  撰稿/汪 伟(记者)

  暑假一开始就有人在北京的高校里修学旅行。炎热无可避免,太阳直射。北方高校园林里多有大小荷塘,正值粉色的荷花盛开,然而很多池塘底下一点水都没有。荷塘边大小孩子就排成一队队,在太阳下逶迤而过。出租车司机不理解:这些学校有名归有名,千里迢迢赶来晒大太阳,现如今的孩子如此娇贵,怎么愿意?他自己的孩子整天连撵都撵不出门。

  6月底北京有4天酷热,气温飙升到39度,这是今年夏天给北京人的第一次高温体验。许多人都抱怨气候反常。“往年这要到7月底。”幸好闷热持续的时间不长。此后数日气温略有下降,每天傍晚一气雷雨。晚上睡觉就不用开空调了。有人听说笔者要去北京采访夏季高温,惋惜地打来电话说,你来晚了,北京高温已经过去了。

  老房度夏

  南方的水退去之后,6月21日北京下了一整天大雨。多日的酷热暂时退去。北京防汛办却进入了防汛的准备之中。当时中央气象台发布未来一周内的天气预测称,降水带北移到黄淮一线,南方短期再次出现洪水灾害的可能性比较小,而北方防汛形势将越来越严峻。报纸都提醒市民,北京进入了雷雨频繁的时期,提醒外出市民要注意防雨防雷。

  此后一个星期,北京有云,有风,傍晚有雷雨,气温不超过32℃。到6月28日,报纸气象新闻的标题仍然是:雷雨频做客,高温不敢来。然而第二天上午9点半,在四环路的一个坡顶向车后望去,一辆接一辆的汽车喷出的尾气在空气中缓缓上升。天空无云却看不见太阳,阳光穿过灰蒙蒙的气障晒下来,是南方的懊恼的闷热。

  一天都有风,这是北方的大陆性气候的一点好处。不好的地方在于阳光——阳光明亮到晃眼,四面八方都是,躲无可躲。房子上贴了越来越多的瓷砖,高楼全是玻璃幕墙——别的城市其实也这样,问题是北京的路和街道。

  北京的街道越开越阔,树越来越小,小胡同里还有槐树遮阴,大路上无处躲藏,天热时再堵车,没有空调的车辆苦不堪言。下午4点左右从海淀区到朝阳区,夕照直射,时间一长,司机与乘客如坐水中。

  然而出租车司机漫不经心地说,天热了,收入却没有增长。有车的开车,没车的就尽量不出门了。他怀念1990年代初期北京出租车的黄金时期。而现在这个职业越来越像现代的“骆驼祥子”。很辛苦,竞争激烈,挣钱不容易。夏天就是这个行业最痛苦的时候。中学语文课本上节选了老舍在《骆驼祥子》中对北京夏季气候的经典描写:在烈日和暴雨下。这就是大陆性气候中最常见的多雷雨的夏季场景。祥子在烈日流火和瓢泼大雨下的北京城里拉洋车——这个场景对历史学家来说过去已久,在出租车司机的自嘲里,却可以感觉到文人笔墨的生命力。

  一个南方作家的女儿回忆说,她的父亲很注意北京夏天大杂院里的生活。从她家住的楼上望下去,楼后的大杂院里,女人们也像男人一样光着膀子。这个作家是出生在高邮的汪曾祺。他生前住的蒲黄榆离玉渊潭不远。因为有水,空气里透出一丝凉风的意思。然而转了转,到处是高低楼房。既没有找到作家的故居,也没有大杂院,遑论光膀子的北方妇女——这到底是南方基因的想象有误,还是时过境迁避暑手段得到了迅速变换呢?

  因为是中午,玉渊潭方向吹来的凉风一点没有缓解中午的日晒。同行的朋友不辞酷热,要带路到小胡同里,看看老北京的夏日生活。

  老胡是朋友的课题采访对象,颓唐地把躺椅架在胡同的树阴下。说了半天,也没有听清楚他退休前干什么工作。他的小院落在背后,堆满了杂物。暗黑的房间里有一台老式台式电扇。他认得随行的朋友,并不阻拦外来者好奇地张望。胡同的另一边一溜汽车,和老胡一起笼罩在槐树的阴凉下面。两个孩子在为槐树上垂下的一只槐蚕惊声尖叫。他们和老胡都不觉得胡同里的夏天有多热。然而老胡下面条做午饭时,小屋里的空气充满了白色的湿气,加重了这间小屋看起来的闷热程度。老胡就在那片白气中问:

  要不要过水?

  大葱丝、青豆、香菜,一碟茄子肉酱,倒在边沿都是缺口的大海碗里,搅一搅拌一拌。午饭也是蹲在门口胡同里吃的。老胡还在含含糊糊地说他上半生时候的事儿,牙齿漏风,一样是听不清楚。

  老胡是社会学上说的“空巢老人”。子女都不在身边。他们的夏天怎么过?热是个问题,然而老胡觉得,有老胡同就什么都不怕。

  “热?老胡同不热。”老胡摇头说。新的建筑和拓宽的街道离老胡所在的老胡同不远,老胡意态安详,视若不见。他最大的问题是没人说话,渐渐地,好像就不会说话了。和住在老胡同里的老胡庶几相类,在北大东门的未名园,主编了数本被引用广泛的西南联大校史和资料的张寄谦先生那里,电话打过去,张先生说,先不要过来,她腿脚不便,保姆不在家,没人开门。在老式的红砖楼房里,张先生两位高龄的邻居在一楼楼道里贴了一张告示,请楼上的不要乱扔杂物,以免堵塞下水道——他们老夫妇都过古稀之年,下水道堵塞无力收拾。告示还特意提到,感谢张寄谦教授让她的保姆帮助收拾房子。

  张先生的保姆回来了。进门看见张先生坐在床上。她的腿脚并没有伤。只是2003年生病卧床过久,病好了,腿却丧失了行走的功能。天热了,问候总是从天气开始。然而张先生的回答与老胡一致:热?还好。话题回到腿脚上。室外骄阳似火,这间堆满旧书的老房里,似乎的确阴凉,进门来的满身大汗很快收敛。小保姆躺在隔壁房间里看电视。小电扇嗡嗡的声音隐隐传来。

  苦夏炎长

  建筑和气温的关系有待研究。一般的说法,中国传统的大屋顶房子比较阴凉,而现代城市的钢筋水泥结构房屋以及玻璃幕墙,还包括水泥或柏油的城市道路,容易形成热岛效应,不利于散热。老房子比较阴凉或许也不仅仅是心理因素在发挥作用。新的房子的确热力逼人,没有空调置身其中似乎无法持久。

  更不耐热的当然是住在工棚中的人们。北京的电视上劝说人们不要跳进昆玉河里游泳,一位主持人说,这可是北京人饮水的水道,另外一位主持人打断说,每年都有人因为游泳溺死在昆玉河里,还有人被经过河面的游船螺旋桨打伤。翻翻过去的报纸,溺死在昆玉河里的多为民工。即使是最热的时候,各种工地,尤其是建筑工地,施工都不会停顿。有的工地上搭了棚子,休息时多少有一块遮挡太阳的所在。然而洗澡是个大问题。想来也是,城市施工不光是气温,还有汽车尾气,还有玻璃反射,无所不在的空调外机在喷出热气……电视台的生活资讯替市民们到处去寻找猪笼草、驱蚊草,寻找专家讨论各类凉席的优缺点,也提供市民想出的种种匪夷所思的防暑绝招,例如有人说,上班前把床单叠起来收进塑料袋放进冰箱,睡觉的时候一铺,那个凉快劲……这个主意真敢实施的人不多,对工地上住工棚的工人来说,冰箱也指望不上,水龙头晒了一天,放出来的热水久久不能变凉。有些年轻人就纵身一跃,跳进了昆玉河。从市民自己拍摄的画面来看,这些小伙子在河沿爬上跳下,兴高采烈,一点都看不出来是在北京城里。用电视节目主持人的话说,天热逼得人什么都干。

  电话打到中央气象台,预报专家杨贵名高级工程师说,北京热归热,可没有什么异常——这两年哪年不热呢?有人听了这话一想,颇不高兴。小杨夫妻俩在海淀区一个菜场的角落里卖鸡,一天要卖掉五六十只鸡,每一只都要宰好、脱毛、收拾干净内脏。小杨卖,妻子在后面宰杀,忙不过来的时候,小杨的父母也要来帮忙。小杨担心,天太热了他的鸡会有什么不测。鸡比人还要不耐热。在早上最忙的时候,开笼抓鸡,小杨的眼神还要留意着,笼里有没有哪只鸡眼神不对。小杨的妻子在宰杀间里只能用疲于奔命来形容,满身溅的都是水。她像北方的男人那样脖子里围着一条毛巾,不时揩揩脸上的汗。这条湿嗒嗒的毛巾没有什么机会更换。小杨的爸爸老杨想帮儿媳妇搭个手,然而用剪刀开膛显然不是他力所能及,他面色羞惭地放下了剪刀。小杨全家都反对这两年天气差不多的说法。

  “差得多”,老杨说,“往年没有这么热。”他想了想,又说,“北京太热了。没有风。”他刚刚在老家收完麦子,在地里收麦子的时候似乎还没有北京这么热。

  北方的麦收刚刚结束。回家麦收的民工又纷纷返回了打工的城市。今年的麦收期间几乎没有雨水,算得上好天气。然而,他们踏出火车车门的一刹那,遭遇了北方的高温和南方的大水。

  6月22日凌晨,国家防汛抗旱总指挥部启动了救灾二级响应机制。按照当时的统计,全国已有22个省份发生了不同程度的洪涝灾害,4437.61万人口和3100.30万公顷农作物受灾。6月16日以来强暴雨天气的影响,福建、广东、广西等地受灾较为严重。前两地都是麦收后民工们的主要流动方向。和大水相比,高温显得要幸运一些。然而老杨的儿媳妇杀了一天鸡后,对天气充满了抱怨之情。炎热和工作影响了她的胃口和睡眠,显然这个夏天没有什么办法缓解。而且夏天显然正在变得越来越长。至少在感觉上如此。北方短暂的春天和秋天正变得越来越无足轻重。这让小杨媳妇怅然若失。

  中央气象台长期预测的专家则说,越来越热是个趋势。他还安慰说,人们的身体和心理最终会适应这一点。刚到7月,关于北京防雷防雨的消息不见了。7月3日,气温攀升到35℃,天气预报还警告说,高温天气将一直持续到8日。紫外线指数当天上升到了强烈的4级,天气预报提醒外出的市民注意防晒。而小雨也仅下在北京北部的山区,对市区的炎热没有任何缓解之效。上午11时,北京市气象台发布了高温橙色预警,预计在未来2到3天里,北京的最高气温将达到37至39℃。报纸将这一轮高温称作“热浪……发起7月的第一波冲击!”

  6月底的高温继之以“有云、有风、有雷雨”的日子要结束了。气象报道充斥着“毒辣、狰狞、炽热、疯狂”和“持久战”这样的字眼。这是夏天还是战争呢?-

 [1] [2] [3] [下一页]

  相关专题:新民周刊


新浪友情提醒:看新闻也有“巧”方法! 
 【评论】【收藏此页】【 】【多种方式看新闻】【打印】【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