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复旦大学百年校庆专题 > 正文

一级教授:彰显复旦风采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9月24日15:22 东方网-文汇报
一级教授:彰显复旦风采

一级教授
点击此处查看全部新闻图片


  ●陈望道(1891——1977)

  浙江义乌人。一级教授,复旦大学前校长,中国科学院哲学社会科学学部委员。原名参一,又名融。著名的政治活动家,杰出的教育家、语言学家、修辞学家。1915年赴日本留学。1919年底,翻译马克思、恩格斯《共产党宣言》,1920年4月完成译稿,这是该书第一个中文全译本。

  ●周谷城(1898——1996)

  湖南益阳人。一级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农工民主党中央委员会名誉主席,全国人大常务委员会副委员长。1917年考入北京高等师范学院英文系。1921年至1941年,先后在湖南长沙第一师范学校、广东中山大学、暨南大学任教。1942年开始在复旦大学任教直至逝世。共发表论文250多篇,著有《中国通史》、《世界通史》等10余部,此外,译有《文化之出路》、《苏联的新教育》等著作。

  ●苏步青(1902——2004)

  浙江平阳人。一级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科学院院士。1931年获日本东北帝国大学理学博士学位。同年回国,受聘于浙江大学数学系,1933年任教授兼数学系主任。1941年起兼任南京中央研究院数学研究所研究员。1948年任南京中央研究院院士。1952年全国院系调整,到复旦大学任教授兼教务长。1955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数理学部委员,兼任学术委员会常委。1956年任复旦数学研究所所长,1978年被任命为校长,1983年起任复旦大学名誉校长。从1927年开始,发表论文160余篇,出版专著10余部。1935年参与发起成立中国数学会。1979年创办《数学年刊》,任主编。

  ●陈建功(1893——1971)

  浙江绍兴人。一级教授,中国科学院院士。1929年获日本东北帝国大学理学博士学位。同年回国后到浙江大学数学系任教授。曾任台湾大学代理校长兼教务长,前中央研究院院士、数学研究所研究员,美国普林斯顿高等研究院数学研究员。1952年院系调整时,调任复旦大学教授。1958年任杭州大学教授兼副校长,仍兼任复旦大学数学系教授。1955年起,任中国科学院院士(学部委员)。主要从事实变函数论、复变函数论和微分方程等方面的研究工作,著有论文60多篇,专著及译著近10种。

  ●郭绍虞(1893——1984)

  江苏苏州人。一级教授,博士生导师。1919年北京大学肄业。“五四”时期加入“新潮社”。后参与发起成立“文学研究会”。解放后历任复旦大学中文系教授兼系主任、文学研究室主任、图书馆馆长、文学研究所名誉所长。研究领域涉及中国古典文学、中国文学批评史、汉语语法修辞,尤精于中国文学批评史。发表论文100余篇。著有《中国文学批评史》、《汉语语法新探》等20余部。还主编《中国历代文论选》(1——4册)等。

  ●周同庆(1907——1989)

  江苏昆山人。一级教授,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1929年清华大学毕业,后留学美国获普林斯顿大学哲学博士学位。专长光谱学及气体放电光谱学。有译著《原子物理》,合著《受控热核反应》。1955年主持研制成功国内第一只X光管。发表“二氧化硫分子的光谱”等论文。解放后,任上海市物理学会理事长。曾当选第三届全国人大代表。

  ●卢鹤绂(1914——1997)

  山东莱州人。一级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科学院院士。1936年毕业于北平燕京大学理学院物理系。1939年在美国明尼苏达大学研究院获科学硕士学位,1941年获哲学博士学位,同年回国。1980年被选为中国科学院数学物理学部委员。30年代,首创了“时间积分法测量锂6锂7的丰度比”。1945年研究出“估算铀235原子弹及费米型原子堆临界体积的简易方法”,并在国际上第一个公开发表。1950年进行了容变粘滞性理论的研究,推导出的结果被国际上誉为“卢鹤绂不可逆性方程”。

  ●颜福庆(1882——1970)

  一级教授,上海医科大学创始人、中国著名的医学教育家、公共卫生学家、中华医学会创始人之一。1904年毕业于上海圣约翰大学医学院。1909年成为耶鲁大学第一位获得医学博士学位的亚洲人。1910年获英国利物浦热带病学位证书。1914年再次赴美就读哈佛大学公共卫生学院。1914年,任长沙湘雅医学院院长兼公共卫生学教授。1927年任北平协和医学院副院长;同年他创办第四中山大学医学院(1928年改为国立中央大学医学院,皆为上医前身)并任院长。1951年任上海第一医学院副院长。

  ●黄家驷(1906——1985)

  一级教授,中国胸外科学奠基人之一。1933年毕业于协和医学院,获医学博士学位。1940年考取清华大学庚子赔款出国留学。1945年回国,在国立上海医学院任教授。在中山医院和华山医院建立了胸外科,1951年任上海第一医学院副院长兼中山医院院长。解放后组建中国第一所胸科医院——上海胸科医院,任院长。1958年起任中国医学科学院院长、名誉院长。1951年首先报告了食管胃颈部吻合。1969年首先研究支气管成形术,1957年主编《外科学》,1984年出版了《黄家驷外科学》。

  ●胡懋廉(1899——1971)

  一级教授,中国著名耳鼻喉科专家。18岁考入北京国立医学专门学校,以第一名毕业。后入协和医院研究耳鼻喉科,创制了扁桃体切除术手提喷醚器。1931年去哈佛大学深造,获医学博士学位。1937年代理南京中央医院院长,与华西、齐鲁医学院组成三大联合医院,创建耳鼻喉科专科医院。建国后任公济医院院长,在短期内将其改变为上海市第一人民医院。1957年建成中国第一个眼耳鼻喉科医院。1939年成功地作了中国第一例喉癌全喉切除术。

  ●沈克非(1898——1972)

  一级教授,中国著名的外科学奠基人之一。1916年考取清华大学庚子赔款预备生,1919年至1924年在美国俄亥俄州充利弗兰城西奈大学获博士学位。1926年回国。1958年12月任上海第一医学院副院长,中山医院院长兼大外科主任。沈克非专长普通外科,于骨科、泌尿科和肿瘤外科都有自己的创见。他设计了肠道无菌吻合术,首创直肠折叠术治疗直肠脱垂、大网膜腹膜后固定术及治疗晚期血吸虫病新技术。主编了中国第一部大型外科专业参考书《沈氏外科学》。

  ●荣独山(1901——1988)

  一级教授,中国放射学奠基人之一。1929年毕业于北京协和医学院,获医学博士学位。1933年和1946年两度赴美进修和学习。1949年拒绝随国民党去台湾,于同年9月与夫人林飞卿教授受聘到国立上海医学院任教,分别为放射学和微生物学教研室主任。1952年,他协助上海精密医疗器械厂造出中国第一台200毫米X射线机。同年他与谢志光等人创立中华放射学会和《中华放射学杂志》。他在手术后肺不张的原因、矽肺肺部肿瘤等方面的研究均达到国内外一流水平。主编《X线诊断学》等教科书。

  ●谷镜汧(1896——1968)

  一级教授,中国现代病理学奠基人之一。1922年至1925年就读德国海岱山大学和柏林大学,获医学博士学位。1925年回国任教北平协和医学院,1927年来沪协助颜福庆创办国立第四中山大学医学院(1928年改名“国立中央大学医学院”)并创设病理学科,1936年任病理学教授。1949年以后任中华医学会上海分会理事,病理学会上海分会主任委员,《中华病理学杂志》副总编。编著有《病理学总论》,并身体力行倡导捐献遗体。

  ●王淑贞(1899——1991)

  一级教授,中国妇产科学奠基人之一。1918年考取清华大学,并获庚子赔款留学奖学金赴美留学。1921年毕业于芝加哥大学,1925年在美国约翰斯霍布金斯大学医学院毕业,获医学博士学位。1926年回国。1932年任上海女子医学院院长,1951年末,任新成立的上海第一医学院附属妇产科医院院长。50年代在国内首先开展腹膜外剖腹产的手术和研究。1956年从事产道异常的研究,为研究“难产”奠定基础。主编《妇产科学》等杂志。

  ●钱鰆(1906——)

  一级教授,传染病学专家。1932年中央大学医学院第二届毕业生,获医学博士学位。1946年任国立上海医学院教授,上海中山医院内科主任。1952年任上海第一医学院内科学院副院长、院长。1958年率领部分上医教职员工支援内地,进川创办重庆医学院。建国初领导防治大队治愈感染血吸虫病的驻沪部队官兵达万人。著有《临床症状鉴别诊断学》、《实用血吸虫病学》等书。

  ●苏德隆(1906——1985)

  一级教授,中国著名预防医学专家。1935年毕业于国立上海医学院。1944年美国霍布金斯大学卫生学院毕业,获公共卫生学硕士学位,后在英国牛津大学获医学、哲学博士学位。1963年发表“钉螺的负二项分布”论文,这是世界上第一个全面阐述钉螺分布规律的研究成果。他一生致力于消灭血吸虫病,提出以改善环境的方法降低肝癌发病率。他发现的桑毛虫毒毛,以“桑毛虫皮炎”一词载入医学史册。

  ●吴绍青(1895——1980)

  一级教授,中国著名肺病学专家。1921年毕业于长沙湘雅医学院。1929年去美国哈佛大学,获医学博士学位。1947年在国立上海医学院创立肺病中心诊所。1948年倡议恢复中国防痨协会,任总干事,是我国防痨工作的创始人之一。1951年他与解放军医学科学院协作,最早合成国产抗痨药物异烟肼。1956年开展肺功能测验研究,填补了我国在这方面的空白。在对肺结核及感染性肺疾病的研究和控制方面取得很大的成就,发表论文80余篇。

  ●陈翠贞(1898——1958)

  一级教授,中国儿科学奠基人之一。1916年考取清华公费留学,1924年毕业于美国约翰斯霍布金斯医学院,获医学博士。1951年陈翠贞提出儿科以年龄划分,并创建了我国最早的儿童医院,是上医附属儿科医院首任院长。1955年她首先在上海第一医学院建立儿科系。她与其他儿科医师共同创办了《中华儿科杂志》,任主编。主编《小儿科传染病学》和《实用儿科学》。陈翠贞与沈克非是上海医科大学的一对一级教授伉俪。

  ●林兆耆(1907——1992)

  一级教授,中国著名内科学家。1931年中央大学医学院(国立上海医学院前身)第一届第一名毕业生,1933年考取中英庚款奖学金赴英留学,1936年回国。1961年9月任中山医院院长。1940年他首创用骨髓培养法诊断伤寒、副伤寒、葡萄球菌败血症及其全身性细菌感染。1959年他组织对原发性肝癌进行研究,为中山医院肝癌研究奠定了基础。他主编的《实用内科学》是国内最早的一部大型内科综合性参考书。

  ●郭秉宽(1904——1991)

  一级教授,中国著名的眼科学家。1924年考入协和医学院,1934年毕业于维也纳大学医学院,获眼科医学博士。1952年出任上海眼耳鼻喉科医院眼科主任、副院长。他在指导沙眼防治、角膜移植、眼病理学、眼遗传学及眼病中西医结合等研究中,取得丰硕成果。1950年他编写了第一部中文《眼科学》教材,此后又编译了《眼科学》、《中级眼科学》等专著。他被美国眼科权威C harlesl. Schepens誉为“中国眼科学之父”。

  ●杨国亮(1899——2005)

  一级教授,中国著名的皮肤科专家。1932年国立中央大学医学院(国立上海医学院前身)第二届毕业生。1940年用英文编写了中国第一部《皮肤病学》。他创建了上海医科大学皮肤学研究所并任所长,1956年起为《中华医学杂志》外文版编委。杨国亮在我国发表报道了隐球菌病、孢丝菌病、锑剂皮炎;创造了治疗白癜风、冻疮、系统性红斑狼疮的多种疗法;为防治梅毒、麻风、雅司、疥疮等慢性传染性皮肤病做出了重要贡献;对药物性皮炎的发生发展、临床表现及防治的研究卓有成效。

  ●徐丰彦(1903——1993)

  一级教授,著名生理学家。1923年至1927年就读于复旦大学理科,后转学生理学。1933年获得中华教育文化基金资助,赴英国伦敦大学留学,获哲学博士学位。1936年回国。1945年初在重庆受聘国立上海医学院生理学教授,1946年返回上海,在几乎空白的基础上重建生理学科。50年代末开始以现代科学方法对气功疗法和针刺疗法作生理机制的研究。主编全国高等医学院教科书《生理学》。

  ●张昌绍(1906——1968)

  一级教授,中国药理学奠基人之一。1934年毕业于国立上海医学院,考取英国庚子赔款留学资格,于1937年赴伦敦大学进修,1939年获博士学位,同年被吸收为英国皇家学会会员。1940年在英国牛津和美国哈佛大学进修。1941年回国。1949年主持中国药理学教学大纲,主编全国药理学教材《药理学》。他最早对儿茶酚胺进行研究。在交感神经药物对肾上腺素能神经传导的研究领域,先后6篇论文在英国发表。他和学生对吗啡镇痛机理的研究成果,受国际学术界高度关注。

  相关专题:复旦大学百年校庆 


发表评论

爱问(iAsk.com)

 【评论】【收藏此页】【 】 【多种方式看新闻】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