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复旦大学百年校庆专题 > 正文

戏剧人生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9月24日15:01 新闻晨报

  戏剧就是人生。舞台上一幕幕悲欢离合,无不是现实生活波澜之折光。

  ———洪深

  八十年的光阴,弹指一挥间。从剧社成立当年排演的《青春的悲哀》、《一只马蜂》、《压迫》,到左翼戏剧运动时期排演著名的《五奎桥》、《日出》,再到解放战争时期
演出《屈原》、《求婚》……一拨又一拨演员在它的舞台上匆匆走过,而剧社的经历,恐怕比舞台上的戏剧情节更要曲折。八十年前那些因为热爱戏剧而发起成立“复旦新剧团”的年轻人也许不会想到,这样一个演剧组织,会在现代话剧运动史上产生如此重要的影响,会长长远远地存在下去……

  两个西哈诺

  《西哈诺》是法国五幕浪漫主义名剧,1930年,复旦剧社集中精力排演的这部大戏,为“大鼻子情圣”这一形象在中国的传播起了开创性的作用。《西哈诺》前后出场人物有七十位之多,服装皆是按照法国路易时代之风格特制;有些场面气势恢宏,调度上有很大的难度;剑客的角色又要求演员能够舞出漂亮的剑法,一般的剧团都不敢轻易排演。然而,有洪深导演的有力手腕和全体队员的团结协作,复旦剧社决定接受这个挑战。

  经过四个月的紧张排练,《西哈诺》于6月1号在学校体育馆试演。这一天是大考前夜,许多同学竟然带着书本慕名前来看戏!进入上海新中央大戏院进行正式公演前,令人意想不到的事情发生了:扮演西哈诺的马彦祥突然高烧病倒,无法演出。无奈之下,洪深花了两天时间背熟了台词,亲自上场。当戏演到第三幕,根据剧情,西哈诺从阳台上跳下,却不小心跌伤了踝骨。洪深忍痛坚持将最后两幕演完后,脚已经肿得像馒头一样了。眼看第二天的演出不能继续,躺在病床上的“西哈诺”忍不住了,带病上场完成了表演。这次演出的巨大成功为复旦剧社赢得了宝贵的声誉,名震全国。据说鲁迅先生还曾前往观看。

  《委曲求全》进卡尔登

  在话剧演出中,演员的一切表演都必须真实,但在二十世纪三十年代的中国,受社会上封建思想的影响,话剧舞台上也有诸多舞台禁忌,尤其是两性之间的亲昵举动在某些人看来好比“洪水猛兽”。多幕剧《委曲求全》中就有一场戏:王太太为了迷惑住前来调查事情真相的张董事,只好委曲求全在他的脸上亲了一下,留下了鲜艳的唇印。正是这个唇印,成为推动剧情发展的重要力量。《委曲求全》在美国耶鲁大学剧院演出时,这个情节根本不成问题;在中国,却让导演和演员犯了难。最后还是舞台设计解决了这个麻烦事:把一张单人沙发放在左边台口,背对观众,当张董事俯下身子靠近王太太时,王太太就在他的脸上画一个鲜红的唇印———使观众产生演员在亲吻的假象,又解除了演员难以表演的尴尬,可谓一举两得,妙不可言。出这个主意的正是此剧的导演应云卫。

  能登上上海著名的电影放映场卡尔登的舞台是最好不过了,但当时它和大光明、大上海一样,只上映外国电影,不租给中国的话剧团体。卡尔登的经理曾焕堂一向对中国话剧没有兴趣,答应复旦剧社演出只是因为剧院正处于演出淡季,并且提出了“包底拆账”的苛刻条件,只同意演出两场。

  在此之前,复旦剧社的历次演出,许多重要角色都由当时影剧界的著名演员担任,比如袁牧之、王莹等。《委曲求全》中一个名角也没有,对于剧社来说,是担着一定风险的。结果7、8号两日在卡尔登的公演,上座极佳,场场客满,以至于曾焕堂也送来花篮表示祝贺。于是9日又加演了两场,结果除了缴纳卡尔登的租金,竟然还稍有节余,对于这样的业余剧社实属不易。复旦剧社成功打开了卡尔登的大门,为中国话剧进入一流剧场开了先河。

  上海首演《雷雨》

  说到话剧,不能不提标志着中国现代话剧臻于成熟的第一部作品《雷雨》。而在上海这个戏剧运动的中心城市,《雷雨》的演出竟被复旦抢了先!

  复旦剧社原本要排演的是奥斯特洛夫斯基的《雷雨罚呛樯钕蛩谴罅ν萍霾茇淖髌贰>缟缬谑翘匮酥肪缂遗费粲栀坏H蔚佳荩⑶胨亩备纠罾隽窝莘变簟U馐且怀龉婺F奈甏蟮南罚帕肥奔涮乇鸪ぁ!耙欢ぞ拧痹硕诒逼奖⒑螅虾Q不煊Γ案吹┚缟纭辈簧俪稍倍疾渭恿烁熬┣朐竿牛帕芬欢戎卸希敝?935年底才算完成。

  第一场演出时,饰四凤的凤子和饰鲁妈的黄蒂都完全沉浸到剧情当中,尤其第三幕四凤跪在鲁妈面前发誓时,两人都哭得说不出话,以至不得不临时拉幕。她们这种极度真实的“体验派”表演深深打动了观众,许多人也因此泪下。但两人下场后,却遭到欧阳予倩的痛斥。导演训示她们:演戏要有感情,但要能控制感情!然而陷入剧情不能自拔的凤子谢幕后还是在后台哭了很久。

  在《雷雨》中还值得一提的是它的舞台效果。由于是学校剧团,很多成员有着理工科背景,对于电光的使用颇为拿手。第三幕鲁贵家那场戏,和第四幕四凤触电而死,闪电、炸雷、暴雨,四凤跪在鲁妈前发誓,繁漪在四凤窗前鬼影般的一现,舞台效果扣人心弦。

  《雷雨》一剧自被复旦演出后即受到广泛关注,上演次数打破一切剧本的纪录。此部剧在1946年重新登上夏坝复旦“登辉堂”的舞台,当时全校师生蜂拥而至,周谷城教授也“合第光临”,反响极好。可惜,只演了一场。

  剧社人物志

  洪深:1923年到复旦任教。复旦新剧团成立,请洪深作指导,他欣然允诺。中国话剧舞台上,曾有男女不同台的习惯。1927年复旦大学开始招收女生后,剧社才有了第一个女演员陈瑛(即后来的小说家沉樱)。在洪深的领导下,复旦剧社开始实行男女合演。此后,他专门为复旦剧社选择了《女店主》、《寄生草》、《西哈诺》等众多有女角色的多幕剧,就是为了能够锻炼剧社里的女演员,使她们的表演更加娴熟自如。不仅如此,他还积极利用自己在戏剧界和电影界的广泛联系和影响,帮助复旦剧社走出校门。能得到中国话剧运动奠基人的指导,是复旦剧社的荣幸。

  凤子:1934年,复旦剧社排演《委曲求全》,向全校征招女主角。中文系女生封季壬主动要求担纲。封季壬在中学时就有一些演剧经验,洪深曾点名要她参加《五奎桥》演出,扮演一个村姑。但由于要男女同台、抛头露面,她便迫于家庭压力拒绝了。《五奎桥》的巨大成功使她既惭愧又悔恨,于是鼓起勇气接受排演《委曲求全》的挑战。不愿意公开姓名的封季壬特地为自己起了个艺名:凤子。复旦剧社的磨炼,使这个当初没有勇气上台的女孩子最终成为了专业话剧表演艺术家。

  复旦剧社与当代话剧

  《于无声处》:这是文革结束后各大剧团的必演之作。由于在校内的公演获得了极大的成功,复旦大学话剧团还被推荐至上海市工人文化宫剧场演出,共演七场,场场爆满。台上演至激动处,台下亦愤慨万分。

  《托起明天的太阳》:这部由复旦师生自编自演的大型话剧讲述了三位复旦研究生到宁夏支教的感人故事。在复旦演出后,受兄弟院校之邀演十几场,校友陈至立还亲自接见了剧团。复旦剧社再一次在全国产生广泛的影响。

  相关专题:复旦大学百年校庆 


评论

爱问(iAsk.com)

 【评论】【收藏此页】【 】 【多种方式看新闻】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