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复旦大学百年校庆专题 > 正文

诗社记忆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9月24日15:02 新闻晨报

  文/易耕张元中

  当时校园里的大学生几乎每个人床头都会放着一本诗集,每个人都会朗诵几首诗,诗歌文化是最时尚、最流行的校园文化。

  那些诗意的日子

  我们的生生死死渺小而博大我们的恩恩怨怨可怜而可悲是的,我们活着,就有拥挤,仇恨,困惑,但我们同样拥有音乐、花朵、诗歌……

  20世纪80年代的复旦在一些人看来,是有一种痴狂的气氛的。在这种气氛里,复旦的诗人们像英雄般被爱戴。

  那时候,复旦相辉堂和3108教室经常举办各种诗歌朗诵会和赛诗会,而朗诵会竟然也开成了在沪上各大高校“巡回演出”的方式,华师大、同济、财大等都有诗社,它们与复旦诗社常常互相邀请参加诗歌朗诵会。后来,为了扩大诗歌的影响力,诗社利用广播台为同学们朗诵诗歌,有时还能请到校外的诗人,以及一些作家参加复旦诗社的活动。

  当时复旦诗社在复旦是第一学生社团。想进诗社的同学非常多,每次新生报名都有好几百人。于是还要进行考试,以考察报名者的文学功底,所以当时有很多人报名都没能进入诗社。诗社组织了很多活动,有自己的诗刊、定期举办朗诵会,组织体系也非常健全,每一个系都有自己的诗歌小组。每年学校都会举行一次大型的诗歌朗诵会。这样两个平台,一个是朗诵会的平台,一个是刊物的平台,就把学校里喜好诗歌的同学都集合在了一起。1980年代上半期不光是复旦,其他大学的诗歌活动也非常频繁。当然,最有名、最活跃的就是复旦诗社。

  复旦诗社成立后,发行一本收录诗社成员诗歌的刊物,那就是《诗耕地》。《诗耕地》一共办了14期,在全国来说也是唯一一本出版跨度超过10年的诗歌刊物。最初的《诗耕地》是油印的,后来改成铅字,刊物是同学们自由投稿。费用方面,当时学生会提供了100块钱的经费,这当然是远远不够的。由于缺乏经费,当时的许多诗社成员就去求系里的打字员帮忙,去印刷厂求厂长帮忙。当时爱诗的人实在太多了,《诗耕地》每期发行时,都被一抢而空。而校新华书店进诗集,也从以前的几本,几十本,到后来的几百本,几千本。舒婷的《双桅船》、赵丽宏的《珊瑚》都进了千本以上,现在看来简直不可思议。

  在前不久复旦百年校庆的义拍会上,诗社的社员们捐出了《诗耕地》全集。

  《诗耕地》差一点就成了《诗垦地》

  “想办刊物时我们给老诗人邹荻帆打了个电话,询问他以前在复旦办的那份诗歌刊物的名字,由于他湖北口音的原因,《诗垦地》被我们听成了《诗耕地》……”于是“阴差阳错”,《诗耕地》就诞生了。

  其实1940年时,复旦就已经有了自己的诗歌刊物,就是由著名诗人邹荻帆和其他的几位复旦诗友共同创办的《诗垦地》丛刊,那时正是皖南事变后,《诗垦地》发出了追求光明和要求自由民主的呼声,前后共出版了六期,还在重庆的一家报纸上出了25期副刊,在大后方有较大的影响。后来,在1980年代时,复旦诗社的同学们想创办一本自己的诗歌杂志,邹老应年轻一代的诗人之邀,欣然担任杂志的顾问。

  在崇明岛上印《诗耕地》

  当时复旦诗社要将油印的《诗耕地》改为铅印,于是联系印刷单位的责任就落到了当时的社长、81级中文系学生傅亮的头上。傅亮觉得复旦周围的印刷厂价格都偏高,诗社囊中羞涩,拿不出这么多的钱。他翻遍了上海的大小报纸,终于发现并联系上了一家位于崇明岛上的印刷厂。

  傅亮带着修改后的稿件出发了,他先坐公交车赶到码头,再乘船去崇明,到了岛上之后,遇到印刷厂来接他的车子,车子开了一个多小时才到了厂里。

  傅亮把稿件交给厂里的排字师傅后,就在印刷厂安顿了下来。晚上是要在岛上住一晚上的,傅亮说当时的崇明还没有开发,晚上有各种鸟类奇怪的叫声,有时房间里还会爬进来各种各样的虫子。现在回忆起来,当时为了杂志的出版,的确很需要一往无前的勇气。

  第二天,经过加班加点印刷,《诗耕地》散发着油墨香味装上卡车,傅亮坐上副驾驶座,驶向复旦。时隔二十多年,傅亮依然清晰地记得当时返回复旦时的路线。

  复旦到了,这时,车下是复旦诗社焦急等待新一期《诗耕地》的同学。

  傅亮说,二十多年后的今天,回忆起当时跑到崇明岛上去印刷时的经历,仍然有种充实感。记者没有问傅亮后来有没有带着女儿去崇明岛玩过,有没有再去找寻过那段青春的记忆。

  或许,当初的那个小型的印刷厂已经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倒闭,或许,那些花儿已经伴随着森林公园盛开在印刷厂的地面上,不过,当我们拿着一本岁月漫漶后发黄的《诗耕地》,再到崇明岛上去走一走,看一看,一定会感受到当时复旦诗人的执著……

  是诗歌把人抛弃了

  20世纪80年代末至90年代初,随着社会生活的逐渐物质化,诗社也受到很大影响。90年代末,诗社甚至经历了重新组建的风波。

  谈到复旦诗社的变迁,当时的许多诗人都有很多感慨。他们说,在1980年代的初期,社会上便诞生了“伤痕文学”和“朦胧诗”,也产生了北岛、顾城、舒婷等有名的诗人。在这样的氛围的影响下,复旦的“学院派”诗歌也如火如荼地发展着。

  然而九十年代后期,市场经济的大潮影响了很多人,人们逐渐失去了一种潜心于诗歌的秉赋和心境,失去了与它们交流的能力。人们抛弃了诗歌,诗歌也抛弃了人们。当学生热衷于网络、电影、托福等等新兴的追求时,诗歌也就逐渐被淡忘了。

  正如复旦诗社第四任社长杜立德则所说的:“现在写诗是一种出于对诗歌,对生活的热情,这完全是一种个人的事情,只是当一个人有些感触的时候便动手写一些句子。我现在虽然是一个商人,但是在心情好或者不好的时候总是不由自主地拿出纸和笔,写一些东西,别人看不懂,只是写给自己。”

  诗社诗歌选

  燃烧的夜晚,燃烧的青春———写于一次送别晚餐傅亮(中文系81级)

  一个晚上,蒙蒙细雨中,我们寝室的七个兄弟进行着最后的聚餐。我们从拥挤的食堂匆匆聚到灯下,红肠沉默着,青菜汤没有涟漪。我们中的一个要走了,要离开我们这个集体到远方去了。打开了一瓶殷红的葡萄醇酒我们打开了各自的心扉。

  喝吧。

  一瓶酒斟不满七只大号的茶缸,那么在添进我们所有的离情别意!

  曾经有过这样的时刻每天来来去去把寝室当旅馆;埋头于诗经中的关关雎鸠在河之洲,醉心于沿着波特莱尔沉郁的笔端去寻找巴黎的忧愁。虽然我们在书海中无休止地徜徉,但风与空气呜呜地吹走了所有集体的笑语欢唱,我们为半夜里偶尔的咳嗽吵翻了脸,我们躲在狭小的蚊帐里偷偷地品尝属于自己的那只味美可口的罐头。……

  而现在我们都变得如此慷慨。

  我们中的一个要远走高飞了,不能老是把寝室当作来了又去的旅馆,不能老是躲在狭小的天地里品尝自私的酸果。年轻的生命正需要以青春的名义熊熊燃烧,稚嫩的青春正需要组织成一片广阔的树林。

  但愿我们的离别不是真正的离别!我们的干杯声可以作证,彼此的祝愿可以作证。随着流星般的一闪,我们把离别之夜的团聚和各自的溢于言表的感情,都永远地烙印在那张珍贵又永远的相片上了。啊!集体……

  周末,我们去了女同学宿舍 邵璞(中文系79级)

  周末,我们去了女同学宿舍我们没有理所当然的借口就是想去坐坐那天大家说了很多、很多尤其那位玻璃似的女同学平时老像一股羞涩的风匆匆地一闪而过那天却像仲夏的雷阵雨下得狠开始讨论黑格尔和马克思主义哲学后来扯到“飞碟”一样的世界最后终于谈到借书比读书更难的图书馆老少给打菜的胖乎乎的服务员形形色色人的性格和弗洛依德我们感觉有一大堆的为什么那飘摆的长裙和瀑布般的长发不是女同学的美吗怎么像红色信号灯男同学见了就要躲不然大家就要议论他有点那个我们常常一样夜不能寐一样常常躲进盥洗室把烦恼打在脏衣服上一样天天忘不了对照巴掌大的小镜子和路旁的窗户玻璃常常一样散步到深夜可好不容易碰到目光却暗暗回避擦肩而过我们是一双双像海一样的眼睛需要世界注视发现我们也需要认识跑向世界的一切我们能看透一本本历史书怎么就识不破一个抽象的性别等什么怕什么呢两道深情的目光凝视在一起又有什么不能理解周末我们去了女同学宿舍下一周我们还要去我敢说我们纯洁但那不像一块空白不像一年级小学生的方格本我们得到了很多、很多真的,即使没有苏小明没有《大众电影》《大篷车》我们也不会感觉时间像个包袱像一大堆作业我们开始珍惜每一分钟热爱这独身的集体生活因为它不再是一、两本书二十几节课朦朦胧胧地跟着读、背诵和默写

  致敬,世界(杜立德,哲学系82级)

  我向你乞求生长于是你就给我日子,直到永远对我们决不会永生永生的人是没有的而永恒的心是有的它是秋天它是时节的期待它的期待不是惆怅和悲切是一个太阳和月亮的姣好永远运动着从此岸到达彼岸没有桥的河和没有河的桥连着你和我们的空间永远的流逝如果心是近的那么路不再会遥远

  周末圆舞曲 游梦华(哲学系82级)

  周末舞曲在晚风中奏响霞光五彩斑斓竖琴奏着迷人的小夜曲喜悦和欢畅弥扬校园一周的辛勤一周的烦恼就总是在飘荡的周末舞曲中悄无声息地漫入多瑙河之波所以灯火辉煌的宿舍楼和宿舍楼所有的主人就将所有珍藏一周的礼物———啤酒、小吉他、“黑桃皇后”山歌、迪斯科、诗、信、趣谈在一片干杯祝福声中慷慨地奉献所有以小组为单位的群体所有北方大汉和南方淑女所有总在一起闹别扭而又总在一起的烈性脾气也不约而同聚集在一台收录机,一盒奶油蛋糕前……我们旋转起舞姿尽情舒展二十岁的丰富内涵“我的太阳”,“我的美丽的梭罗河”那些跳动着的情弦凝结成又一个忙碌的黎明前的露珠

  相会在明天 丁纯(外文系82级)

  五月的暖风还在吹拂夹着南国温润的细雨我坚信,每棵树,又都增加了四圈年轮要告别了纪念册,篝火晚会,沙龙恳谈将成为一卷未显彰和冲洗的全色胶卷随着褪色、泛黄的纸墨和朦胧的印象定影成为愈发瑰丽的一帧帧路牌永远矗立在人生闪烁的旅途上还记得四年前的金秋吗一样金黄的樟树,一样火红的枫叶一样携着纯朴的憧憬,一样无知的好奇我们开始了寻觅和攀援迎新会上几个南腔北调的嗓音荡漾起欢快的涟漪中秋的草坪上,大家围坐一圈分发月饼,就像分发一颗颗心关于萨特和存在主义,还有“精神污染”我们曾经争论了很长时间有很多人首肯《男人的一半是女人》也有很多人嘟囔出了一艘孤零零的《双桅船》外诗坛太朦胧了还想絮叨乔姆斯基,莎士比亚戏剧节,青春奖赛诗会自然还有中外电影回顾展和侃侃而谈的研究生我们都赶上了———见过里根,近在咫尺也曾在上海罕见的地震中惊慌失措去过新疆,携一路雄风开垦过《诗耕地》,欢呼过《复旦风》拾到过紫色的《海星星》,还看着我们的《帆》徐徐上升还有,那个第一个穿上裙子的红衣少女到今天,我还不知道你的名字据说,有人还想去小桥流水看看虽然那地方每晚电视里总有要告别了,但我坚信在今晚的梦中大家一起相聚让我们拥抱,一起约定明天再相会我们永远是蓬勃的八二级

  相关专题:复旦大学百年校庆 


评论

爱问(iAsk.com)

 【评论】【收藏此页】【 】 【多种方式看新闻】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